平阴县孝直镇中小学生龋齿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9 09:08:37

平阴县孝直镇中小学生龋齿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R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53-01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直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与学习。2010年我们对2所学校2398名学生做了调查,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平阴县孝直镇的中学、小学各一所,共调查2398名学生,其中男生1283人,女生1115人。

1.2 方法 按口腔疾病检查常规要求,专人负责,用口镜、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逐个视诊、探查。凡齿的点隙、裂、沟或光滑面有形、色、质3方面的改变,或已经充填恢复功能,均视为龋齿患者,并记录龋齿所在的牙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学习阶段龋患及龋均的变化:在调查的2398名中小学生龋患率26.70%,中学生13.31%,经统计学处理,中、小学生的龋患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小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中学生(x2=173.80,P

2.2 年龄与龋齿患病率的关系:乳齿龋患率7―10岁达高峰(38.42―42.12%),以后迅速下降,13―14岁接近尾声,恒齿龋患率从8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13岁以后波动在18―29%的范围。

2.3 各学习阶段龋患率与性别关系:在受检的中、小学生中,男生龋患率为26.96%(346/1283),女生龋患率为26.37%(294/1115),小学生男生龋患率为28.68%(253/882),女生龋患率为28.97%(215/742),初中生男生龋患率为23.19%(93/401),女生龋患率为21.18%(79/373).在龋患率男、女生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5.84,P

2.4 不同部位龋患的分布:不同部位龋患的构成比: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阶段,下颌龋患比(54.04%和81.84%)都明显高于上颌(45.96%和18.53%),而左右两侧龋患比重差别不大,这可能因牙体解剖形态和下颌牙齿萌出较早,位置不正,食物多易嵌塞而导致下颌牙发病比上颌牙高。

2.5 龋齿好发牙:学习阶段乳牙龋齿中,好发牙为Ⅳ、Ⅴ颗,其中第一位好发乳牙为Ⅴ颗,第二位好发乳牙为Ⅳ颗,其次是Ⅰ、Ⅱ、Ⅲ颗。在乳牙阶段第Ⅳ、第Ⅴ颗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但下颌明显高于上颌,而上颌Ⅰ、Ⅱ、Ⅲ龋患率明显高于下颌。

在恒牙龋齿中,上下颌好发牙为第6、7颗,而由于第6颗牙萌出时间较早,6岁左右即开始萌出,又负有繁重的咀嚼任务,又以第6颗(第一恒牙即六龄齿)为第一位好发牙。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成对称性的4颗“六龄齿”全部形成龋洞,有的只剩下残冠、残根,甚至因龋齿拔去,造成失牙。

2.6 龋齿充填情况:龋齿充填率不理想,尤其小学阶段龋齿充填率很低。为2.18%;中学龋齿充填率为4.43%;由此可见在我县孝直镇,学生及家长对龋齿的危害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特别在龋齿阶段,如不进行治疗和修复,破坏将不断进行,龋洞逐渐加深,可进一步引起更为严重的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槽脓肿,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等继发疾病。因此应早期做好预防工作,早期发现,早期充填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的。

3 小结

本文对平阴县孝直镇两所学校2398名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总患龋率为79.15%,患者龋均为2.16,小学生患龋率明显高于中学生,但在小学阶段患龋率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到中学阶段患龋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龋齿的好发牙在乳龋为第ⅤⅥ,以第Ⅴ颗为第一好发牙,恒牙则为第6、7颗,以第6颗(即六龄齿)的第一位好发牙。龋齿填充率很低,小学生只有2.18%,中学生为4.34%,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做好口腔卫生宣传,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250400 平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 下一篇:常吃面食可望减少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BDI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