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锌 药补不如食补/身材矮小与一岁内饮食有关

时间:2022-10-19 07:57:56

缺锌 药补不如食补/身材矮小与一岁内饮食有关

缺锌 药补不如食补

文/周一明

何女士的女儿今年4岁,这半年来经常性地感冒,三天两头跑医院,并且食欲明显降低,什么都不爱吃。医生让她带宝宝抽血查了个微量元素,结果一出来,才发现宝宝是缺锌。

不少父母可能对此感到困惑,“现在生活水平不低,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怎么会缺锌呢?”这与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关。在我国,大多数人主食吃米、吃面已经是一种习惯,但实际上,在米面中存在一种叫做植酸的物质,它能够与锌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影响锌的正常吸收,少年儿童缺锌就会影响正常发育。

不过,存在于主食中的植酸也有一个特点,如果把它发酵,植酸就会减少,不再对锌的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吃馒头、面包就比吃米饭更有利于锌的吸收。在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就能看到很明显的对比:习惯吃馒头的北方人长得比较高,而习惯吃米饭的南方人则相对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跟锌的摄入量有关。所以建议一些家中习惯吃米的,可以定期让孩子吃些面食。

市面上有不少关于补锌的保健品、药品,不要随便买来给孩子吃。当孩子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最好的方法是多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肉、动物肝脏、干果和谷类胚芽等富含锌的食物,例如生蚝,每百克含锌71.2毫克,动物肝的锌含量约为每百克11.25毫克,都可补充每日所需。只有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明显缺锌的宝宝,方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硫酸锌糖浆或葡萄糖酸锌等制剂。一般用药限定时间,不可超过2~4个月,复查正常后应及时停药。锌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小,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过量,诱发缺铁、缺铜、贫血等一系列病症。

身材矮小与一岁内饮食有关

文/苏惠

据儿童保健专家介绍,身材矮小始于出生后第一年并持续到第二年,母乳喂养、母亲文盲率、母亲照料、腹泻与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身高的相关因素,而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对儿童最佳营养物质的摄取发挥极重要作用。

婴儿出生后4~6个月完全纯母乳喂养,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此阶段如果添加一口水或其它饮食,婴儿就会少吃一口母乳,还增加了婴儿患腹泻的可能性。1998年一份万名儿童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危险性是纯母乳喂养婴儿的2.2倍,同时发生腹泻的危险性也增加了2.7倍。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发生率比混有水分或添加其他食物尤其是粮食类食物的母乳喂养婴儿降低了25%。

当婴儿4~6个月以后,婴儿必须开始添加辅食。有些年轻父母给孩子的辅食主要以米、面为主,蛋、瘦肉和豆类食品的摄入不足。由于婴儿胃的容量很小,这米、面等食物很容易使婴儿有饱感,但能量及营养素含量却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要求。研究与实践已证实,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与营养素加锌、铁等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及蔬菜。18个月至24个月的婴幼儿如在食物中添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10%,其身材矮小的发生率则下降2.6%,添加蔬菜水果类食物也可得出相似结果。

专家提出,要建立婴幼儿的科学饮食结构,改善孩子在18个月内的营养状况。

上一篇:吃牛初乳并非不安全而是没必要/小儿春季须慎补... 下一篇:“毒舌妇”其实想交流/九句口头禅催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