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神港股“假外资”兴风作浪

时间:2022-10-19 07:29:31

留神港股“假外资”兴风作浪

在2008年以前,中国港股是颇受欧美资金影响的。一个明显例子是,每天下午3时许,市场或会受到来自欧洲(伦敦)的买卖盘影响而有所波动,市场称之为“越洲飞弹”;翌日则会受到美股升跌的影响。

但在2008年之后,欧美资金因为自己水源枯竭,哪里还会在港搞这些动作?代之而起的,应是不少扮“鬼佬”的内资、港资,其中尤以港资为主,假“鬼佬”之名来行奸计。不过这些事,都是推测出来的,要知钱的来龙去脉,要查银行走账纪录,除了警察商业罪案调查科,怕连证监会、港交所都无权去查,我们一介市民又如何查?

目前真正影响港股的欧美主要因素自然是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这两个债务危机都是前所未见,或起码是近几十年未见的。在二、三百年前一定出现过,只不过我辈命无如斯长,未见过此等大场面,也因此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怎样处理。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美国方面的经济学都是以产业发展为主的,讲的都是公司起落、公司破产与兴起,在国家层面上,即国家兴衰、灭亡所涉及的货币消失是很少谈及的。反之,欧洲历史厚,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讲的就是国家财政问题,而不是企业管治问题。奥地利经济学派讲的负责任政府、小政府、少福利、金本位等等,因为整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国(Harpsburg Empire)经历过不少次的国家兴亡,这是文化、历史浅的美国没有经历过的。夏虫不可语冰,美国佬不会明白此中玄机,因此在处理债务问题上,欧美的应对手法迥异。美国人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欧洲不可以像美国一样,光印钞票便成,可以免除不少政治争拗。而欧洲人明白,印钞票最终是要还的,自己不还子孙还,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当下节约还钱开始。

另外,美国和欧洲的债务结构是不大一样的。美国是政府有问题,加上银行出事(次贷)而生成。欧洲则各国情况迥异,比如希腊是政府有问题,而西班牙是银行出了问题,政府财政基本无问题,但政府要为银行埋单而使自己也有问题。欧洲的政府债务问题在2012年是最大件事,有天量债额要滚借,但只要能过得了9月,则2012年余下来的负担就轻,2013年起这个滚借额是会逐年减少至2018年。在这6年里,相信欧洲会尽力去收拾烂摊子。

今年7月,欧盟已达成了财政联盟协议,在10月18、19日又达成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两者预计在2013年会陆续推行,目的是重建欧元区。推行的过程道路是漫长的,但方向亦是明确的。欧债危机虽不易解决,但起码看到欧洲人正努力在解决。

美国又如何?对不起,奥巴马、罗姆尼还在为总统宝座而争,没有时间处理“财政悬崖”之事。如果只是继续争不处理问题就可以解决“财政悬崖”之事,就真是无天理了。

港股处在内地和欧美的夹缝中,只能仰人鼻息,但只要内地好,香港就应好,再加上欧洲好时,就可以不理美国,而独自上路了。至今为止,港股还是会受到欧美牵扯,但力度应是愈来愈弱,因为欧美太穷了。由此可见,所谓来的外资,恐怕是假外资而已!

因此在讲欧美对港股的影响时,首先要留心假“鬼佬”借外资之名来炒高出货。那么什么是真外资,哪些又是假外资?真的外资每次来买卖港股应有一年乃至三、五年的投资期,他们是要捕捉周期浪,不是炒一两个月,他们期望的升幅是以倍计,来的资金可以几百亿港元。而假的外资(或港资扮外资)都是投机客,炒一、两个月就出货,动用资金一百几十亿港元。就算是无盈利的股,只要是恒指成份股,可以用来推动恒指上升的,都可能被买,他们主要是在衍生工具上赚大钱,在正股上只赚小钱。

上一篇:让企业“老人”焕发活力 下一篇:在衰退风险中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