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及施工探讨

时间:2022-10-19 06:10:07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及施工探讨

【摘要】房屋建筑是现代工程建设的常见类型,也是施工范围最大的一种建筑类型,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房屋工程施工。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讲,地基基础施工是重中之重,也是其施工的基础性工程。接下来,本文就将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和施工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地基基础施工的特点以及施工技术要点,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护建筑周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特点;技术要点

地基基础是房屋建筑的“双脚”,“双脚”不稳,房屋便难以“立足”。在实际的房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都被视作难度较大的一个施工环节。地基基础施工效果直接作用于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与上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的目的就是要稳保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维护业主居住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一、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升高,其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观赏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房屋上层建筑的载体,地基基础施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无论是在施工过程、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技艺方面都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地基结构设计复杂

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不同地方的房屋建筑,其地基结构设计也会大不相同。加之现代住户的居住要求不断上涨,不同类型的上层建筑也需要不同结构和不同承载能力的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综合所有条件和实际设计施工,笔者分析,我国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具有复杂性特点。例如:在云贵川地区,存在黏性黄土和花岗岩一类的地层结构,且该地段处于地震带,这就需要设计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地基基础结构,另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设计、流程设计、各施工环节所用的工艺也会大有差异,既需要它能够冲破黏性黄土的粘黏性,又需要其可以应对花岗岩等硬质基质。

(二)多变性特点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本身来讲,就具有较多的变化因素。原本设计好的施工方案,可能因地理环境问题或其它问题而改变。其多变性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在资金和安全方面,实际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在房屋修建过程中以及完工以后,很可能因为地基不稳固引发房屋坍塌、开裂等问题,给建筑公司造成损失。

(三)地基基础施工具有一定隐蔽性

地基基础施工属于地下施工,而且会被上层建筑所覆盖,这给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型的房屋建筑施工需要进行深基坑施工,每一个项目的施工,都会对上一阶段的施工体进行覆盖,要进行返工或扩建等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说地基基础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四)地基基础施工的因果关系网络特点

上文提到:地基基础施工效果直接作用于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与上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它作为整个房屋建筑的“双脚”,那么就承载着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势必会引发整个建筑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对房屋建筑的后期施工带来损失,细小的地基基础施工问题未被发现和解决,其产生的影响将是永久性的,给房屋的后期施工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房屋遭受了巨大的撼动(地震、洪水、火灾、泥石流),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将被无限的扩大,造成房屋严重损毁,因而地基基础施工具有因果关系网络特点。

(五)施工难度较大,但机械、人才较为先进

地基基础施工受到外部因素干扰非常强烈,由于它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也引起了它的困难性。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地基施工以及问题修复常易受到诸多的干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加之住户需求不断提升的催化,地基基础施工机械与人才也得到了发展,在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机械、技术、人才和理论都非常的先进,能够解决多种复杂、高端的施工问题。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最为重要的三项技术有:勘察技术、支护与开挖技术、地下水处理技术,这三项技术是任何地基基础施工都必须要使用到的,而且与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有着紧密的关联。下文,笔者将对这三项技术要点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勘察技术分析

勘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地基基础施工的结构设计和技术设计。现代的勘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以先进仪器作为载体、先进分析理论作为指导、先进人才作为主体的勘察技术。在进行地基现场勘察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先进仪器、先进理论系统以及先进人才的优势作用,科学客观的对地基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地基勘察的内容包括:现场土层状况、有无地下水、地基基质评价等,地基勘察必须要做到全面、真实、准确,确保未施工设计提供完善的参考资料和设计资料。在勘察的土样抽取环节,需要做到抽样点设置科学、具有代表性;土样保存完整,不受外界环境与其它条件干扰,水分、湿度等含量与抽样点大致一致;土样运输密闭,不影响土样颗粒及性状;及时对土样进行检测。

(二)支护与开挖技术

支护技术是地基技术施工安全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支护与开挖前,需要对施工地段周围的杂草、无关建筑材料等杂物进行清理,达到洁净要求后,撤离现场的电缆与管道,避免对市政管线和其它居民管线造成损伤,根据现场情况,客观制作平面图,为开挖设计提供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创新了虚拟现实技术,因此,可以省略掉平面图制作这一步骤,直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1:1的现场立体图,这样更有利直接、全面的观察现场情况,设计开挖方案。支护与开挖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对现场积水进行处理,并合理控制水准点、轴线以及准线,根据地基基质的地质勘察结果,选择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方式。

(三)地下水处理技术

地下水是对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影响最大的施工因素。地下水处理不当,造成地基积水、渗透,会对支护钢筋、施工材料的造成浸泡和腐蚀,或冲刷地基,造成积水冲刷裂缝,影响地基安全和质量。一般,人们会采用建设降水井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其深度和含水层渗透水量成正比,并超过一定标准时,含水层的出水量就会下降,在设置降水井深度时,一般会比基坑高出六米左右。如果基坑底部为岩石、卵石层等透水性较好的土层,则可以将降水井深度延伸至与基岩底部,利用其基岩的特点提升降水井的性能。在设置降水井时,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合理布置降水井范围与位置。

结束语: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是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业内一直在研究的技术。现代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已然进入了新的高度和局面,人们在利用创新技术的时候,要灵活进行调整,使之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红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21):139-141.

[2]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288-289.

[3]张海鹏.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315-316.

[4]魏祥,程志欣.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219-221.

上一篇:浅谈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铁路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