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05:27:22

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eutaneous transatlan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曾在该院就诊的患有高危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5例患者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无死亡病例。65例病例中,64例一次性治愈,1例由于置管堵塞,进行二次性置管,最终情况和其余64例相同。65例患者在1.5,2及3年进行随访,患者无症状出现。并且在1~4个月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或经窦道胆道镜胆囊结石液电碎石取石术等手术,并成功完成。结论 对于高龄高危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先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然后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是一项安全可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

[中图分类号] R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b)-00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eutaneous transatlan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in the senile and high-risk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5 cases of senile and high-risk acute cholecystitis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6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ne-time inserting success rate of 65 cases was 100.00%, and there were no death cases, in the 65 cases, 64 cases were cured by one-time and 1 case was with tube obstruction, and the second tube showed the same results, and the patients had no symptoms after 1.5-year, 2-year and 3-year follow up,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pen surgery or cholecystolithiasis 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by sinus tract biliary tract endoscope and the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finished. Conclusion For senile and high-risk acute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e should firstly conduct the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and then conduct th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hich is a safe, reliable, simp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 Senile high-risk; Acute cholecystitis; Pereutaneous transatlan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高危急性囊炎(AC)是指由于胆囊管腔阻塞并且伴随细菌入侵而引发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急性胆囊炎症疾病,它是胆囊切除手术的绝对手术指征,这种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腹肌强直以及强烈的触痛症状[1]。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数逐渐增多,高龄的人群中患有急性胆囊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今,更令人不愿意看到的是,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常伴随其他的合并症状同时出现,如由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原因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有的还伴有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呼吸衰竭等并发症[2]。更有甚者,有的老年胆石症患者还伴随着化脓性胆囊炎和化脓性胆管炎等症状,病变发展迅速。如果伴有细菌入血产生毒素,会引起感染性休克,或者败血症等严重症状,危及人们生命[3-4]。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方法如使用腹腔镜切除术疗法进行的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效果不明显,治愈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该医院提出了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该研究方便选取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在该院就诊的高危急性胆囊炎高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现对以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的该组6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在75~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3岁。急性胆囊炎疾病具有病变迅速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可观察到白细胞增多,胆囊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指压有疼痛感,高热。全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进行B超检查,观察到胆囊肿大,囊腔中可见化脓性液体,胆囊壁增厚,胆总管正常。同时伴有一些并发症,如其中急性肺气肿有23例,恶性高血压22例,门静脉高压性肝硬化伴有多次大出血5例,心律失常1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器材准备 术前对一些手术器材进行消毒准备,防止手术过程中有细菌等异物感染。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穿刺导管针,引导丝等器械在器械消毒液中浸泡,时长为40 min以上。在使用前,请护士人员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器械,超声探针,放在保护套中用碘酒,酒精反复进行消毒,并且将手术使用的橡胶手套等一切手术用具进行酒精消毒[5]。

1.2.2 患者前期的准备 医护人员对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同时,检测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对于一些具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前期的相应处理。减小对手术过程的干扰,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1.2.3 手术进行操作 取患者平卧或左侧卧位,B超定位后,用1%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处理,然后,在B超引导下,用F8导管针进行穿刺至胆囊,拔出针芯,之后用导管丝,用其放入粗细的导管,为了证实管道通畅,用注射器抽取胆汁。之后固定引流管[6]。

1.2.4 术后处理操作 术后医护人员每日用压力检测仪对胆囊压力进行测定,绘制成表格,以便时时观测患者状况,并用0.5%的甲硝唑液(批准字号:国药准字H22023542)进行冲洗管道。手术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况。如,9例患者因为置管脱落或者堵塞再次进行PTGD,56例手术后11~15 d进行引流管管道造影,对管道不堵塞的患者手术后13~16 d进行拔管处理,对于胆囊管或胆总管堵塞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经胆囊管道造影观察后,56例患者均部分堵塞,择期手术切除术普遍在急性胆囊炎治愈后3周~3个月之间进行。

2 结果

2.1 数据分析

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见表1。

根据表格分析可得,该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治愈率很高,进行统计学分析χ2=n(ad-bc)^2/(a+b)(c+d)(a+c)(b+d)=(44×0-20×1)^2/(44+20)(0+1)(44+0)(20+1)=-0.0004,t

2.2 结果分析

最终,全部患者均治疗成功,成功率为100.00%,62例(95.38%)进行了有效的引流减压,患者在引流后腹痛情况明显缓解,术后5周体温及白细胞水平都恢复正常水平,63例在拔管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治愈率为97.80%,2例未治愈患者中,有1例因为中途置管脱落而产生失败,经过第二次插管治疗后也成功治疗。另1例因为导管堵塞而形成的差错。

2.3 并发症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患者都被治愈,全院无1例因为急性胆囊炎而死亡的病例。初进入医院时,大部分患者在患有急性胆囊炎的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风湿病,败血症等症状,而且高龄老人,因为免疫力下降而引起w力不支,很多疾病对老人的身体攻击力很大,该医院不仅采用手术上或者相关的治疗,而且,与此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思想上的安慰,使老年患者在身心上愉悦。

3 讨论

3.1 数据分析探讨

数据表格显示,45例患有并发症中,经过PTGD治疗,44例一次性治疗成功,1例几天后出现高热发烧现象,再次经过PTGD治疗,完全治愈。而初进入医院患者中,有20例没有并发症,经过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后,成功治愈没有其他任何症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PTGD的优点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一项安全,可靠,简单,有效的方法。2013―2016年的治疗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离不开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帮助[7-8]。高龄高危患者患有急性胆囊炎,危险系数极高,并且伴有并发症,这使老年人身体吃不消,如果接二连三的进行手术,会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而该院采用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增加了治愈率,且减小了手术因并发症而引起的失败率。

3.3 PTGD操作要点

为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在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如①在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前,要对胆囊进行纵向扫描,以保证穿刺点距离肝超过2.5 cm,而又不靠近胆囊颈部;然后再对胆囊颈部进行横向扫描,能够保证穿刺点位于胆囊床横径的中央,可以防止胆汁腹腔漏夜的发生。②要将针道避开肝内血管,以避免大出血的现象的发生。③要在极低的压力下抽吸胆汁和抽吸引流管,以免引起栓塞的发生[9]。④胆囊腔内的置管长度要恰当,防止过长或者过短,过短易引起导管脱落现象,过长会引起导管卷曲而产生患者的疼痛。⑤将导管通过较厚的肝组织进入胆囊,防止胆囊漏的发生,对于并发症有肝硬变患者,凝血能力较差者,要边插入导管边进行凝血[10]。

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技术发挥了很大的用处,该种技术手段减小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康复率,同时减小了疾病给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痛苦。该种技术的实施将给以后的人类世界带砀R簟

4 结语

对于一些高龄的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文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曾在该院就诊的患有高危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3年以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应用的过程以及对该技术效果进行分析,该文还将结果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有一定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魏勇,王海涛,宫焕松.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应用探讨[J].肝胆外科杂志,2016(3):193-196.

[2] 刘忠.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28):151-153.

[3] 张诚,杨玉龙,张洪威,等.Ptgd联合小切口胆道镜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31-233.

[4] 李世兴.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外医疗,2015(11):164-165.

[5] 徐东,杨宏强,张示杰,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拔管指征的探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4):231-233.

[6] 向珂,田伏洲,汤礼军,等.介入超声联合胆道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2):1301-1304.

[7] 朱耀荣,武杨,罗本清,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5(2):121-123.

[8] 李嘉.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4(13):30-31.

[9] 院存珍,樊晨,丁维健.损伤控制在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5):1847-1848.

[10] 董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联合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在高危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42):47.

上一篇:包子铺月入几万元的致富经 下一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