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时间:2022-10-19 05:12:36

论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是至今为止企业战略理论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关于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核心技巧与战略、产业发展研究已成为热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能够解释成功企业长期存在竞争优势的原因,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本文基于对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状况的调查以探讨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

一、 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它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其中,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它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转换的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决定着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1)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齐齐哈尔市共有41家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每次加工业的大发展都对我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超过纺织类而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初级加工品和高级制造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料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据调查,齐齐哈尔市目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已超千家。这些企业以产业化利益机制为纽带,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关系。近年来,各地形成了一批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贸易区,推动了我市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的提高。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二是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

(2)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自我创新不够。

(3)投资不足,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管理混乱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4)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一些产品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只占其工业增加值的不到三分之一。

三、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1.核心技术能力――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的培育

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转变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抓好富华集团50万吨玉米深加工、依安黄淮非转基因大豆食品、依安奈伦淀粉、克山沃华马铃薯等大项目。促进农产品加工要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附加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推出优质高效和名优新特产品,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大力发展加工农产品出口。

2.组织协调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培育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运用现代企业组织系统的扁平化和分工合作方式的小组化。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改变分工合作和分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向精益生产、并行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造和管理模式迈进。从我们调查的3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情况看,企业都应切实转变营销观念,加快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企业中逐步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增值过程为中心,整合营销的各种要素,提高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

3.产业集群的企业模式的培育

产业集群,一种是卫星式的企业群(一系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它们之间可能是“寄生”,也可能是“共生”),一种是串联式的企业群(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区特点的产业聚集,它们之间通常是“共生”关系)。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无论在信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和资源或服务的获得方面等都具有低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体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差异化。在对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能快速反应,在时间方面能够领先于竞争者从而来获取竞争优势。

4.重点打造展销中心系统

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拓展业务空间,建立生产商直销系统,发展销售增值服务。将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展销中心的运作,对各会员的绿色加工农产品进行品牌销售,发挥品牌效应。建立绿色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展销中心的复制推广,及时了解国内外对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种类、品质的需求、市场动向和科研成果,建立一条“基地――展销中心――分销商――消费者”的新型简捷供应链。

上一篇: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现状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绩效管理成效分析及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