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车轮对的故障维修与管理策略

时间:2022-10-19 05:05:50

矿车轮对的故障维修与管理策略

【摘 要】对矿车轮对结构和受力情况、工作条件、矿车轮对失效形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矿车轮对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维修和改进措施,指出应加强矿车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以提高轮对的可靠性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矿车轮对;轴承;缓冲装置;密封失效

矿车是金矿开采运输中数量最多,维修改造数量最大的一种设备,而轮对是矿车上的最重要部件,既是行走机构,又是承重机构。在矿车损坏中,轮对损坏又是最严重的。从事金矿开采工作多年,发现由于轮对故障而引起矿车损坏的比例高达70%以上。因此,分析矿车轮对常见故障,加强矿车维修与管理工作,提高轮对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延长服务年限,维持周转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对金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矿车轮对结构和工况条件

1.1矿车轮对结构和受力情况。矿车轮对主要由车轮、轴、轴承、密封材料等组成。矿车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弯道运行中,除重力、摩擦力,还有离心力。摩擦力会加剧车轮的磨损,离心力会使矿车掉道翻车。

1.2工作条件。①矿车在金矿井下的最高运行速度一般为15km/h,车轮的线速度为4m/s-5m/s,车轮的转速为120r/min-350r/min。②1.5t矿车在两个轮对上的最大载荷(含自重)不超过4.5t,矿车轮对在运行和卸载过程中常要承受强大的冲击负荷。③车轮对经常在含有酸、碱成分的泥水中行走。④矿车轮对还经常在平整度和轨道超标的轨道上行驶。

1.3矿车轮对失效形式。由于轮对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设计上也有缺陷,加之管理不当,轮对的使用寿命较短。在调查中发现,轮对在井下一般使用6个月就需大修,更换密封件和轴承。实际上,矿车轮对在井下所承受的工作负荷和运行速度并不高,矿车轮对的失效形式通常不是因轴承疲劳损坏而引起。其主要失效形式表现为:①密封失效。当带有酸、碱成分的泥水通过密封件的间隙进入轴承滚道内时,引起钢球被泥尘堵塞,卡死而失效。②轴承失效。由于轴承被卡死不转,引起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与车轴或轮毂之间相对转动后,使车轴严重磨损而产生应力集中,在外界冲击负荷的作用下造成车轴折断,轮毂的内圆严重磨损导致车轮轮毂与轴承外圈的间隙增大,使车轮产生过大晃动而失效。

2、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1密封差。目前,矿业公司使用的各种老式矿车,其轮对密封多采用迷宫式加羊毛毡结构,它不能有效地防止水的浸入和油脂的泄漏,同时,羊毛毡压缩磨损,泥尘易浸入,加剧车轮的磨损。选用脂不当。过去矿上普遍使用的是钙基脂,其机械安定性、抗水性、耐低温性均很差,遇水易皂化,变质结块,不但不能起作用,反而起阻塞和磨损作用。

2.2矿车轮中的轴承非正常磨损。轴承采用普通圆锥滚子轴承,这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轴向止推能力虽较高,但防卡性很差,使用过程中一旦泥水浸入,则会堵塞轴承管道,破坏轴承,很快损坏。轮对内密封圈磨损后,泥水进入轴承内,导致轴承内外圈大面积锈蚀;矿车在不平的轨道上行驶时产生振动,引起附加冲击载荷,加剧轴承磨损。轴与轴承的配合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虽然较紧,但轴承内圈集中应力的频繁作用,导致轴承内圈磨损使轴承报废。严重时车轮拖死,造成翻车事故。

2.3矿车轮非正常磨损。不良使矿车轮发生的滑动摩擦增多,加剧矿车轮磨损;轨道中的弯道多,也加剧了车轮的磨损。在弯道处,矿车离心力与其重力的合力不可能同轨面垂直,即离心力永远存在。受离心力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弯道处轨距出现较大的负偏差(轨距缩小)和正偏差(轨距增大),当矿车从标准轨驶入时,车轮就会相对轨道发生向外横向滑动;相反,会产生内横向滑动。滑动摩擦对零件所造成的磨损程度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必然会引起矿车轮对磨损的增加,严重时会造成矿车掉道翻车。

2.4矿车移动频繁、故障处理困难。多数矿的矿车检修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修理制度,检修人员经常更换,检修班组也经常变动且检修地点不确定,工具不齐全,而检修中一般是矿车坏得实在走不了才动手修,矿车采取这样的检修管理办法势必造成矿车提前损坏,有的矿车一直到报废也轮不到修理加油一次。轨道缺乏维护,使轨道的误差和平整度超标。当矿车在不平的轨道上行驶时,产生振动,引起附加冲击载荷,增加了矿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力,造成矿车车轮的附加磨损。

3、维修和改进

3.1采用M型密封件,改进密封。M型密封件为组合式密封,在主唇口内侧装有弹簧,使之与轴颈之间保持严密的接触,并能自动补偿唇门磨损出现的间隙。主副唇口外翻能有效地阻止水和泥尘的浸入,具有优良的防尘、防水能力。

3.2选用新型310KA矿车专用轴承,提高使用寿命。该轴承选用大直径钢球,增大了轴承的径向游隙,提高了耐冲击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用柔性尼龙保持架代替了钢质保持架。因尼龙质地较软,具有自、耐磨及异物进入的可溶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3.3改变轴与轴承的配合。改传统的过盈配合为间隙配合,使轴与轴承内圈有适当转动间隙,轴承内圈的正压力集中点变化,可提高轴承寿命。

3.4增设缓冲装置。为缓冲矿车行驶中的附加冲击载荷,可在轴承与轴之间增设一个硬质橡胶冲垫,减缓轴承因附加载荷引起的压力瞬时刷值,使其趋于平稳,减少掉道现象发生,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3.5选用锂基脂。轮对的脂除起轴承和橡胶唇口作用外,还起防水和防尘的作用,矿用Ⅱ号锂基脂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和抗水性,遇水不易皂化,不易流失的特点。

3.6弯道处轨距加宽,外轨抬高。在弯道上运行的车辆,车轮的轮缘不与轨道平行,如弯道处的轨距仍与直道处相同,轮对将被钢轨卡住或被挤出轨面。弯道处的外轨抬高,可使矿车离心力与其重力的合力尽可能同轨面垂直,避免因离心力的作用而使车轮轮毂挤压外轨,增大运行阻力,加大轮毂和钢轨的磨损,甚至造成翻车。

3.7控制弯道矿车运行速度,使离心力与重力分布平衡,减少或杜绝车轮的磨损及运行事故。

4、管理

矿车是频繁移动的设备,损坏故障没有固定地点,如何确定检修方式和管理,同检修效果和完好率密切相关。实行矿车周期定点检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其方法是:①建立定点周期检修的规章制度及检验验收制度。②设立专职检修人员,并配备电焊工一人。③建立专门的检修场所、专用轨道,配备一般安装工具等。④被修矿车轮对各部位要全面检查修理,按检修项目严格填写检修记录,所检修矿车按要求进行编号。⑤检修人员实行定额计件,按检修内容考核计量。⑥实行日检修验收制度,检修不合格的严禁上轨运行。⑦矿车周期检修的资金和材料要切实落实。⑧检修中的质量控制:进入检修的矿车,要准备需更换的零件,确保矿车检修质量;矿车轴承要严格清洗加油,磨损过度或接触疲劳斑点的轴承质量低于完好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⑨检修进行质量验收:其一每天定时;其二要派熟悉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进行技术指导,提出检修要求。⑩建立巡检制度,也是周期检修的重要环节。矿车实行周期检修后,一般能确保完好运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少数矿车在运行中失去效用。建立巡检制度是在规定的时间,检修人员带上易损零件与检修工具在井口运输巷两侧进行抢换,这样既不影响运行时间,又可确保矿车安全运行。

采取定点周期轮换检修和定期巡检管理办法,轴承寿命可提高3倍以上,轮对常见故障明显下降,掉道次数减少50%以上,可确保95%的矿车正常运行,同时矿车完好率提高,检修人员减少,并且节约了材料费用支出,减少了运输事故,延长了矿车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汤银成, 梅举. 矿车轮对的常见故障与排除[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6(6):97-98.

[2]刘洋, 文山. 工程机械维修注意事项[J]. 建筑技术, 2005,36(3):81-83.

[3]郝运来,满媛. 工程机械的故障维修及使用寿命的保养[J]. 南方经济, 2005,(4):65-66.

上一篇:浅析同塔双回220kV线路带电施工技术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