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管理方法提升的探讨

时间:2022-10-19 04:37:24

关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管理方法提升的探讨

[摘 要]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的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企业管理提升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65-01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越发增加,产品寿命周期发生了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了目前主要的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类型方式使得生产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与困难,企业需要依照不同用户要求与订货合同的交货期灵活地安排产品生产计划。因此,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企业生产管理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企业的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特点

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包括:机床、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卷烟机械、印刷机械、仪器仪表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有以下特点:

(1)产品品种数量多,而每一品种产品生产的数量少,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

(2)经常使用一种设备生产多种产品,或由一个车间承担多道工序进行装配和加工;

(3)无法采用较多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很难形成流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显然不如大量生产类型高;

2.2 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还处在单项应用阶段:许多企业仅实现如财务、库存、统计等的电算化,而大量的管理功能还处在手工管理状态,信息处理方式处于落后状态。在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方面速度慢、存储容量小、而且信息处理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企业中信息交流很困难,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后只能存储在自己的部门中,甚至存放在个人的抽屉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成为部门或个人私有,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2)计划体系混乱而导致各计划之间不能做到密切地衔接:企业的现行的组织机构仍属于传统的以职能划分“科层制”的金字塔式结构。企业按管理职能设立若干职能处室,如经营计划、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这些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各自隶属一个专职的副厂长或副经理,各自编制自己负责的计划。这些计划本应该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结合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部门的限制,人为地将这些计划割裂开来,使计划控制造成了混乱。

(3)台份计划带来的弊病: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传统上采用以产品为计划单位的台份计划,也就是以装配成品所需要的全套零件或毛坯做为一个统一的单位,来规定车间的生产任务。各车间都有其负责生产的各种产品的零件明细表,产品的零件分解工作是在各车间进行的。在给各车间下达生产计划任务时,只明确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数量、完成日期即可。这种台套计划方式的特点是不分装配需用的先后,不分零件提前期的长短,都规定一个统一的投入/出产期限。这种无序的生产状况,不但影响产品的按时交货,还会造成在制品的大量积压和工人的加班加点,以及大量废品的产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客户定制生产所造成的矛盾:随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企业为了争得客户,会必须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一来,企业生产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型号就越来越多,在系列产品中也允许客户在订货时有多种选择。由于竞争激烈,客户订货时对产品交货要求十分苛刻。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困难,既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在超短的生产周期内把产品制造出来准时交货,又不能保持太多的成品和半成品库存。这种矛盾必须在信息化中得到解决。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企业提升管理的对策

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制造业企业,是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涉足最早,应用最为成功的领域。下面对如何利用ERP软件来提升生产管理进行相关技术分析。

3.1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ERP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它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了集成。一是在数据上,二是在功能上。ERP系统设立了制造数据管理子系统,对企业中的基础制造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这些数据在制造数据子系统中得到了统一的维护和管理,使数据保持动态更新状态,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共享性。此外,各子系统在运作中产生的各种动态数据,如各库存台账、合同台账、财务台账、各种计划、各种统计数据等等,都可以供其他模块共享。因此,ERP系统的实施有效地消除了手工管理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3.2 重新整合企业的计划体系

ERP系统是以企业各种资源计划优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它将企业的各种和各级计划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关联的、相互协调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龙头的销售计划,反映了客户订单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这是企业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ERP系统将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驱动了以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的生产计划体系,真正地体现了“以销定产”的客户需求拉动机制。根据主生产计划,ERP系统通过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自动地产生完成主生产计划所需的自制件的车间生产计划、外协计划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外购计划。这是车间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部门编制外协和外购计划的依据。因此,ERP是一个各项计划的集成系统,它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各项计划相互脱节的状态,大大提高了计划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企业的计划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3.3 打破台套计划,按零件提前期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压缩库存和车间在制品

ERP实施按零件提前期及净需求安排生产,即根据生产计划计算出对各种零部件的毛需求,而后将库房中已经有的可用库存量以及生产车间的在制量减去,得到应该投入的净需求,再按零部件生产提前期下达生产任务。按零件提前期安排生产计划后,可以做到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安排零件的生产,组装需要的时候才生产出来。借助于计算机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实现由台套计划向零件提前期计划转变的大变革。

3.4 通过长短期生产计划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解决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多带来的矛盾

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尽量缩短交货期,采取长期和短期生产计划相结合的方法,将 ERP生成的生产计划可分为两部分:(1)对于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较长的、通用的物料(包括外购的物料和自制的零部件),根据预测数据,编制中、长期(例如三个月)的MPS/MRP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和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合理库存;(2)当客户订单确定后,根据产品订单快速编制短期(例如半个月)的最终产品装配计划(按订单生成的,即完全的以销定产计划)和少量专用件生产计划,把交货周期缩短为最终产品的装配周期,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生产,及时将产品交付给用户。

4.结语

总体说来,通过建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ERP软件管理系统,中小企业中引入现代管理手段,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红英.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新模式.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5).

[2]李学兵.小批量多品种装配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现代制造工程,2011(3).

[3]黄娟.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下的生产计划管理.中国经贸,2011(22).

[4]张印超,高义,王国英.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问题探讨――以M 公司为例.科技创业家,2013(18).

上一篇:住宅工业化的现状和激励措施研究 下一篇:探析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