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10-19 03:28:24

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效果。

如何调动、唤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在近几年的低段教学中,我也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

上课伊始,学生精力是最集中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猜谜、讲故事或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一课,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孩子们从积木中找到我们曾经认识的立体图形朋友,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及球体,接着跟孩子们说,这节课我们要从这些老朋友身上认识新朋友,问问孩子们:想认识新朋友吗?学生兴致盎然地回答愿意。

再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一课,老师让学生猜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谜底是钟表,老师借机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钟表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教学二年级下册《重复的奥妙》一课,老师以“庆六一”举办联欢会为话题,告诉孩子们要布置教室。现在,小明已经帮大家布置好了一部分,需要我们接着来布置,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又该怎样摆放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布置再做下一步工作,随即出示情境图进入探究环节。

二、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单靠老师讲解演示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创设激趣、愉悦的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学生从立体图形上感知了不同平面图形的样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将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下来?学生带着疑问展开思考,一会儿说出很多种方法:用印泥印,按住立体图形描出图形,将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压在橡皮泥上,将包装盒的一个面剪下来等。学生互相启发,思维得到激活。

《认识角》一课,学生可以通过眼睛比较出有差异的两个角的大小,可是当两个角大小无法用眼睛来判断时,又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老师的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沉思。老师启发学生: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角进行比大小操作,寻找更好的方法。学生带着极强的好奇心,不断操作,得出了如下方法:把角的顶点和其中一条边重合,比另一条边,谁的另一条边在外就证明谁的角大,谁的另一条边在内就证明谁的角小。

2.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的保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操作时边看边想边动手,操作完还要能口述操作过程。

如,在《有趣的图形》一课,孩子们通过摸、比、辨等多种方式感知了平面图形的特点后,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使抽象的知识再次具体化,之后在点子图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又一次让知识变得抽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孩子们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后,老师让孩子们利用三根长度为3 cm、三根长度为6 cm、一根长度为9 cm的小棒摆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实践,并将摆出的结果以画图标记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抽象的题目一下子变得“活”起来,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思维。

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一课,为了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究竟有多长,老师通过现场计时,让学生体验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好字,一分钟能在电脑上打多少字,一分钟能踢多少个毽子、跳多少次绳,数出个人脉搏在一分钟内跳动多少下等等,鲜活的事例促进了学生对一分钟长度的理解。既然每一分钟都能干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又怎能忍心浪费?思想教育也在活动中得到渗透。

数学的学习活动只有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图形》一课,老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平面图形样子,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平面图形,再出示交通标志牌,让学生识别牌上的平面图形,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巩固知识,还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正所谓一石三鸟。

再如,二下第四单元《测量》,填写正确的单位,需要学生有生活经验做积累,需要学生熟悉物体的样子,头脑中能再现出大致的高度,这样结合一个单位的长度进行对比,就会选出正确的单位填空,不至于闹出笑话。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下《评选吉祥物》《最喜欢的水果》都来自我们的生活。把学生带入生活化的数学殿堂,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上册《6的认识》一课,老师通过和学生玩猜数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了6的组成。

再如,《重复的奥妙》一课,学生学着老师有规律地打节奏,学生自编有规律的节奏,既娱乐又巩固知识。

5.巧设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复的奥妙》一课,在拓展练习环节,老师让学生利用重复的知识,为妈妈设计一条漂亮的项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欲望,每个孩子都将所学知识表现出来,设计得很成功。

《认识角》一课的练习中,让学生猜想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减去一个角,会剩几个角?凭借经验,孩子会说剩三个角,也有的孩子经过思考会说剩下4个角或5个角,此时学生的争论再次激起了探究的欲望,老师让学生实践操作得出最后结论。这个过程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数学学习真的很有趣味。

三、发挥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学生的努力行为。学生的成功不分大小,都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感受到“我能行”。老师的表扬不能仅停留在“你真棒”上,而应当体现在对孩子思考角度、方法的评价,这样会激励引导更多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应从什么角度思考问题。

四、让学具、教具、电化教学手段发挥最大功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总之,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充满乐趣,感到学习数学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上一篇: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探究 下一篇:面试不傲娇,怎么混出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