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推广应用

时间:2022-10-19 03:07:43

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推广应用

摘要 介绍了小蚕共育配套先进技术,包括小蚕共育的形式、共育技术、强化技术培训推广等内容,以期为兴宁市发展种桑养蚕小蚕共育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蚕共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51.34+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85-02

Match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mall Silkworm Total Fertility

ZHANG Jing-wen 1 HUANG Yu-wen 2 XIAO Yun-biao 3 LIU Yu-hong 4

(1 Ning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Xingn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Xingning Guangdong 514562; 2 Daping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Xingning City; 3 Diaofang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Xingning City;

4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Xingning City)

Abstract Matching technology of small silkworm total fertility was introduced,including form of small silkworm total fertility,total fertility technology,strengthening the technical training for the promotion and so o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cooperative rearing of young silkworm in Xingning City.

Key words small silkworm total fertility;matching technology;promotion application

小蚕共育配套新技术是推广养好蚕虫至关重要的技术关键,小蚕共育能确保养好小蚕,它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宁市从2008年开始应用该技术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小蚕共育可节约桑叶、节省劳力、节省燃料、减少投资,小蚕发育整齐、蚕头足,蚕体质强健,是蚕茧高产、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1-2]。抓好小蚕共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对提高兴宁市的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提高桑蚕质量,增加养蚕经济效益,促进兴宁市农民种桑养蚕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蚕共育组织形式是联户共育和选用小蚕共育专业户或自理共育的多种形式来组织发展小蚕共育的组织管理方式,应抓好小蚕共育的落实工作。

1 小蚕共育配套技术

1.1 领种和补催青

蚕种由各镇蚕技站催青到转青卵时发种,各共育室要及时做好领种和补催青的准备工作,领种应用干净并经过消毒的专用黑布包装蚕种,途中防止蚕种堆积、密闭、挤压、日晒、雨淋,以及接触农药和有害气体,发种时催青室内用红光灯,防止感光。夏秋季避免日中高温时领种。

补催青:转青卵到达各共育室后,仍按标准温湿度继续保护,直至卵化,此段时间的保护为补催青。其方法是领种前1 d下午,将共育室温度升至21.1 ℃。蚕种到达后,立即把蚕种从盒内倒出,平摊在事先垫有纸,纸上划有黑框的蚕箔内,注意蚕卵不要重叠,以4~6张种摊1箔。然后上盖1张红纸,室内黑暗不严的在面上再盖1个蚕箔,温度1 h增加0.6~1.1 ℃,直到25.6 ℃,干湿差1.7~2.2 ℃,进行黑暗保护,如果发现蚕种转青不齐,应以24 ℃黑暗保护延迟1 d收蚁,到收蚁前1 d下午再将温度升到25.0~25.6 ℃,这样可提高一日孵化率。

1.2 收蚁

1.2.1 收蚁前准备。把已经孵化的蚁蚕收集起来,给予一定的蚕座面积,进行第1次给桑,此操作过程为收蚁。收蚁前备好收蚁用的小蚕网(塑料窗纱网)、收蚁纸、鹅毛、克秤及塑料薄膜等用品,组织好收蚁人员,并在前1 d下午采摘少量桑叶。收蚁当天,春季在6:00感光,夏季5:00感光,促使孵化齐一。

1.2.2 收蚁时间。蚁蚕在黎明前、感光后开始孵化,孵化出的蚁蚕经2 h开始觅食,此时就要收蚁,收蚁过迟,蚁蚕受饿引起体质虚弱,收蚁过早,蚕儿口器尚嫩,易受损伤,一般春蚕收蚁在8:00―10:00,夏秋蚕在7:00―9:00为好。

1.2.3 收蚁方法。共育室收蚁采用薄白纸(纸质要好,选择纸上无小孔的纸),在蚕卵上盖1只塑料纱网(压卵);再在网上铺1张薄白纸,上撒桑叶,等蚕儿爬到白纸上后,扫去桑叶,2个人牵着纸的4个角,用鸡毛或鹅毛轻轻把蚁蚕扫在垫有塑料薄膜的蚕箔内,进行称重,一般每张按10 g蚁量一次收齐。用蚕筷轻轻将蚁蚕散开,每收1张都要编号贴上标签,防止混乱。然后用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蚁体消毒,过15 min给少许桑叶,第2次给桑后整理蚕座,使其平整均匀。

1.3 温度与湿度调节

小蚕生长发育快,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需要高温多湿饲养,具体温度与湿度调节可参照表1。

1.4 蚕期中消毒防病

蚕体蚕座消毒:收蚁后每天用小蚕防病一号,或漂白粉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对蚕体蚕座消毒1次,撒药呈薄霜状为度,每龄起蚕必须先用防病一号消毒,再给桑。

蚕具环境消毒:除沙换下的蚕网、塑料薄膜等都要清洗,药剂浸泡曝晒后才能使用。蚕室、贮桑室地面每天用0.3%漂白粉液或2%石灰水药液消毒1次。

1.5 良桑饱食

1.5.1 桑叶采摘。桑叶采摘标准见表2。采叶在正常情况下,分早、晚2次进行,早晨采叶应在露水干后进行,下午采叶应在太阳西斜开始,夏秋季干燥时增加早采叶量,阴雨多湿时下午多采。采后运输以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防止蒸热,运回后及时倒出抖松散热。

1.5.2 桑叶贮藏。受采桑时刻及天气因素的限制,养蚕时一般不可能随采随吃,而需要贮备一定量的桑叶,以保证共育工作的正常进行。贮藏时应创造良好的贮桑环境,加强贮桑管理;贮桑时间以不超过24 h为度,一般控制在8~12 h。

1.5.3 调桑。为了便于给桑和蚕儿取食,利于蚕儿发育齐一,给桑前应做好调桑工作,调桑工作包括选除不良叶和理桑、切桑等。切桑型式和大小应根据蚕儿发育程度及采取的饲育方法等不同灵活掌握。一般1~2龄用桑切成蚕体长的1.5~2.0倍见方的方块叶,少食期切叶宜小,盛食期宜大,减食期宜小。环境干燥时切叶宜大,眠起处理提青头蚕宜用长条叶,长条叶的切叶宽度约等于蚕体长度,长度为体长的5~6倍。3~4龄饷食粗切成三角叶。

1.5.4 给桑量。给桑量应力求合理,既要使蚕儿充分饱食,又要不使桑叶浪费。给桑过量,不仅浪费桑叶,而且残桑过多,易造成蚕座冷湿或蒸热,蚕儿容易发病。给桑过少,则蚕儿食桑不足,发育不良,蚕体瘦小,体质虚弱。因此,要合理给桑,做到看蚕给桑,掌握饷食8成饱、盛食期10成饱、减食期逐渐少给的原则。总之,每次给桑量以不剩桑叶或稍有残叶为好。给桑次数一般每天给4次,方法是给桑前先进行匀座,使蚕儿在蚕座上分布均匀,然后再撒桑叶,给桑厚薄要均匀。

1.6 扩座除沙

1.6.1 扩座。就是扩大蚕座面积,扩座必须及时,小蚕期生长发育快,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应给1次桑扩1次座。扩座的方法是用条叶扩座或用蚕筷、鸡毛、鹅毛向蚕座四周移放,或用加网扩座,给蚕座上先加网再给桑,等蚕爬上1/2时提网另放一个蚕匾的方法。此法操作方便,不伤蚕体[3]。

1.6.2 除沙。除去蚕座上的残桑、蚕粪、糠药及蜕皮物等称为除沙。除沙的目的是减少病原体,保持蚕座清洁干燥。有利于防病。小蚕共育除沙采用加网除沙,方法是:先在蚕座上撒干燥隔沙材料(如焦糠之类),然后加网给桑,等蚕儿爬上桑叶后,即可抬网,弃去残沙。除沙时动作要轻,勿伤蚕体,一般安排在白天进行,夏秋季高温时避免日中除沙;除沙时换下的蚕网和蚕箔要经日光曝晒消毒后再使用。除沙时发现病死蚕不能乱丢,要投入消毒缸内;残沙及时运往远离蚕室地方挖坑深埋。

1.7 眠起处理

眠起处理包括眠前处理,眠中保护和起蚕处理等技术环节。总体要求是饱食就眠,眠中管好,适时饷食。眠前处理:包括饱食就眠、适时加眠网和提青分批。蚕儿过了盛食期,食欲减退,体色紧张发亮,略吐丝缕,这是就眠的先兆,蚕儿进入催眠期必须让蚕吃足桑叶,饱食就眠,以积蓄能量,供眠中消耗。此时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给桑回数,减少给桑量,缩小切叶分寸,使蚕儿充分饱食。适时加眠网,加网过早残沙厚。蚕座潮湿,对蚕儿就眠和卫生不利,加网过迟,则网下眠蚕多,技术处理困难,易增加遗失蚕和半蜕皮蚕。应掌握适时,1龄蚕盛食期后体色转炒米色,其中约0.1%的个体已达将眠,胸部膨大透明,部分蚕体上粘附蚕粪;2龄大部分蚕体色乳白,体躯肥短,其中约0.5%的个体已达将眠,并有部分蚕驼蚕的现象时即可加网,3龄蚕可在大部分蚕体色转乳白,体躯缩短,体皮紧张发亮,有将眠时加网眠除。提青分批:在共育饲养过程中,由于桑叶老嫩,给桑厚薄,蚕头稀密,感温高低等原因,个体间发育不可能完全一致,就眠会有迟早不齐的现象,此时要把眠蚕和未眠蚕分开,未眠蚕称为青头,将青头与眠蚕分成2批称提青分批。一般适时加眠网后经8~10 h,大部分蚕就眠,如有部分蚕仍未入眠,应撒焦糠,加网给桑,待青头爬至网上,将网抬起另行饲养,提出的青头蚕应加强管理,给新鲜桑叶,贴上相应的标签,放于蚕架上层。个别体质弱发育迟的个体予以淘汰。

1.7.1 眠中保护。眠中保护是指从止桑到饷食这段时间内的技术处理,保护温度比食桑中降0.6~1.1 ℃,干湿差1.7~2.2 ℃,蚕座要保持干燥,从见起蚕到饷食湿度应增加,以利蜕皮,在夏秋季如遇高温干燥时,眠的后期见起蚕时,可在蚕座上加用402药剂稀释液浸湿的蚕网补湿,同时还起到防病隔沙的作用。眠中光线宜暗,并保持光线均匀,防强风直吹,空气新鲜。

1.7.2 饷食处理。各龄蚕眠起后的第1次给桑饷食。饷食要适时,掌握在95%起蚕头部由灰白色转成淡褐色,头胸昂举左右摆动求食时饷食。先用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过10~15 min加网给桑,饷食用桑要新鲜,适熟偏嫩,给桑要均匀,给桑量是盛食期的80%左右,以蚕能食净为度[4]。

2 小蚕共育先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小蚕共育技术生产是兴宁市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产业之一,符合桑蚕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种养结构调整规划。建设小蚕共育基地以兴宁市国锋桑蚕专业合作社为主,带动周边农户技术推广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机制,扩大合作社辐射带动范围,此技术能增带动蚕农800户,做到以品种和技术“示范点、辐射源”姿态推进桑蚕产业效益挖掘。

一是强化技术推广和培训。小蚕共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基地在严格执行小蚕共育新技术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推广适宜兴宁市当地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蚕种。及时组织蚕农进行现场生产技术培训,科技人员到各点及时指导蚕农科学使用喷施农药,帮助蚕农掌握小蚕共育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使蚕农对小蚕共育新技术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带动桑蚕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提高种桑养蚕科技水平,保证蚕茧质量和数量的增加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二是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各尽其职,认真做好小蚕共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各项工作。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使小蚕共育配套技术有力地推动兴宁市种桑养蚕基地的发展,促进和带动兴宁市桑蚕主产区兴田、宁中、大坪、罗岗、石马等主要乡镇种桑养蚕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桑蚕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蚕茧品质,提升品位。通过统一加工,包装、销售,能增加蚕茧的附加值,提高桑蚕的科技含量,促进蚕农增加经济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参考文献

[1] 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69-170.

[2] 莫嘉凌,陈琴,乐波灵.推广小蚕共育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蚕业,2006,43(1):42-43.

[3] 潘家宽,区登波.小蚕共育室温湿度调控新技术[J].广西蚕业,2010,47(4):32-34.

[4] 梁昌林,刘振耀.钟山县小蚕共育技术[J].广西蚕业,2006,43(2):30-33.

上一篇: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探析 下一篇:养猪生物发酵舍的环境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