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10-19 03:07:04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护理

随着人们对消化道肿瘤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内镜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1]。我们消化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应用EMR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12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消化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应用EMR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25例,男75例,女50例,年龄15~78岁。其中食管黏膜下肿物7例,胃黏膜下肿物29例,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8例,结肠黏膜下肿物58例,直肠黏膜下肿物23例。

1.2 方法 胃镜或肠镜检查发现肿物后,利用超声内镜探查肿物是否适合EMR;对适合EMR者,予肿物边沿0.1~0.2 cm注射1∶ 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及亚甲蓝混合液体,因肾上腺素有预防切面凝固不全的止血作用,可有效减少穿孔和大出血的发生[2];根据肿物大小采用单点或多点注射,使肿物抬升,然后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及圈套器,根据肿物大小一次或分次圈套肿物,收紧圈套器高频电电凝、电切,并将肿物取出做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本组患者125例,手术治疗均安全、成功地完成,其中有5例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超过50 ml,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复查内镜创面愈合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EMR手术患者大多数有精神负担,表现对手术恐惧,担心手术是否会引发并发症及不良预后等。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解释内镜手术的原理,介绍内镜微创治疗的方法、优点和安全性,讲明治疗的目的、必要性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仔细倾听患者的忧虑和烦恼,对患者态度和蔼,消除其不安心理,使患者及家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3.1.2 术前准备 操作前应与患者及(或)家属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及病情告知书。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型,胸部X光片、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备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内镜检查常规做好准备,按胃、肠镜常规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解静剂等。

3.2 术中护理 指导患者取合适,如行胃镜手术治疗的,应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膝曲,放松腰带,有活动性假牙的需取下,咬上口垫,头稍前仰,颌下置弯盆,勿吞咽唾液,让唾液自行流置弯盆,避免窒息、呛咳。术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并严密观察创面有无出血及皮下气肿、腹部膨隆等穿孔现象。如遇有出血,协助医师以氩离子电凝或止血夹止血,也可用稀释的肾上腺素喷洒止血。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3.3 术后护理

3.3.1 饮食及药物治疗 胃及食管黏膜肿物第1~2天禁食、补液治疗,第3~4天可给予全流食,5~7 d大便潜血阴性者可出院。切除创面较大、可疑出血者,常规给予止血和制酸剂,适当延长留观时间。1个月内避免辛辣、刺激及坚硬的食物,忌烟酒。

3.3.2 基础护理 根据肿物大小,嘱患者卧床休息6~24 h,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使患者等到充分休息利于身体康复。

3.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EMR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和穿孔。出血最多见。因此,要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腹痛、腹胀加重、便血次数及量增多,并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治疗等相应措施。查体若患者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部平片确认为穿孔,应嘱患者禁食,予静脉补液,行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行急症外科手术治疗。

4 讨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新技术。因其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病变浸润深度的评价、早期癌肿、癌前病变及黏膜下肿物的治疗性切除[3]。因此,我们要重视内镜下黏膜膜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才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蒋建霞,施瑞华,汤琪云,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微创医学,2009,4(6):603—606.

[2] 王贵齐,文 强,郝长青,等. 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2):107—109.

[3] 郭杰芳,李兆申.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78—479.

上一篇:结肠腺瘤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