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歌剧创作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影响

时间:2022-10-19 02:55:34

瓦格纳歌剧创作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影响

摘 要:在19世纪的歌剧艺术创作上出现了两位贡献巨大的歌剧作曲家――德国的瓦格纳,意大利的威尔第。他们二人的歌剧创作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是分析为何两个人创作歌剧手法会有很大的差异,两个人的创作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本文主要从两人歌剧创作特征出发,进而探讨瓦格纳对威尔第创作歌剧的影响。

关键词:瓦格纳 威尔第 歌剧创作 影响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86-02

一、瓦格纳歌剧创作及特点

19世纪初期,在西方诞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他们在音乐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并且对自己生活时代的歌剧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人在19世纪歌剧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813年5月,瓦格纳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有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第二年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全家迁往德累斯顿,他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工作在继父的熏陶下,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瓦格纳在歌剧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其中创作自撰脚本的乐剧有十四部: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纽约堡名歌手》、《罗恩格林》等。1842年《黎恩济》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上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843年宫廷剧场又公演了《漂泊的荷兰人》再度成功。瓦格纳在早期创作歌剧中延续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有着明显的大歌剧风格。中期创作的的歌剧是收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影响。晚期他发表关于乐剧的理论:未来的艺术应以古希腊悲剧为榜样,成为理想的整体艺术,这种新型的歌剧可称之为“乐剧”。他对于乐剧的改革主要是对于歌剧的体裁,歌剧的体裁应选择神话为主。他认为将音乐与戏剧相结合才会更好的展现出音乐的连贯。同时他也更加注重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管弦乐队,大量的运用管弦乐队进行展开与演化。这样的音乐风格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使瓦格纳成为了历史上重要的人物。

瓦格纳歌剧创作有以下特征:

第一,剧本与音乐的紧密结合,众所周知,瓦格纳的乐句是诗歌,音乐和戏剧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艺术。为了结合得更好,他不因循大多数歌剧作曲家用别人写的剧本进行谱曲的老传统,而是自己动手编剧本,写曲子。这样,就使剧本与音乐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这是绝大多数作曲家办不到的突出特征。

第二,充分运用“主导动机”。瓦格纳不仅是指导动机贯穿整部歌剧,而且用多种“动机”刻画人物,物件与自然景象,甚至把主导动机当标签与符号使用。他的歌剧,不止有一个,几个,甚至几十或上百个主导动机。

第三,无穷尽的旋律。瓦格纳在《歌剧与戏剧》中主张,乐剧“应是川流不息着”,这就鲜明地表达了“无穷尽的旋律”的创作原则。

第四,充分发挥管弦乐队的表现力。瓦格纳不仅在歌剧中发挥声乐的优势,而且认为管弦乐队应与声乐一样成为乐剧主要表现手段,让它完成文学不能够表达的其他部分,从而使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越来越重要。

第五,半音化和声。瓦格纳在乐句中使用了不规则的乐句和半音化和声,甚至把和声推向无调性边缘。为此,有人说他的乐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使用现代和声的第一部音乐作品。

瓦格纳是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文学家,与指挥家,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可以说,瓦格纳是德国歌剧改革的完成者。他的歌剧大多数以悲剧为体裁,瓦格纳在思想与创作上的两重性不只是他个人世界观造成的,是阶级和时代造成的。他将音乐,文学,历史等结合在一起,融入自己的歌剧创作中,构成了“乐剧”艺术。

瓦格纳是一个作曲家和歌剧的改革者,从他创作的歌剧《黎恩齐》到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加》,可以看出瓦格纳的创作过程中接受的思想是相互矛盾的影响。就是在这种复杂的过程中,瓦格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剧体系。

瓦格纳非常注重歌剧的选材,因为瓦格纳从小就喜欢文学、古典戏剧、历史与音乐,并且他还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想他的作品揭露伪装下人们的本性还要毫无瑕疵。所以他把音乐与神话相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歌剧才会是永恒不朽的。威尔第受瓦格纳的影响,注重歌剧的选材。

二、威尔第歌剧创作及特点

同年10月,同一时期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布塞托。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杂货商。这是一个家境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打发他到附近布塞托一个鞋匠家去住,幼时从乡村乐师学音乐,他在那里学习管风琴,并在镇上管弦乐团工作。两人虽出生在同一年,同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歌剧作曲家,但两人的创作风格却截然不同。威尔第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威尔第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主要歌剧的代表有:《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康・卡洛斯》等,其中《一日国王》与《法斯塔夫》这两部为喜歌剧,其余二十四部全部为正歌剧。而不同时期创作的歌剧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歌剧创作初期表达了人民想要奥地利统治的愿望;创作中期而是手法相对于初期更细致,人物的更加注重心理描写;晚期歌剧中剧情发展更加连贯,歌剧中表演者的声音与管弦乐融合的更加完美。

在长期创作与实践中,威尔第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征,在歌剧创作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他在歌剧音乐创作方面,有着自己的明显特征。威尔第在歌剧的题材方面写的大多是人性的写实。

威尔第歌剧创作有以下特征:

第一,表现在歌剧结构上,多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四幕或三幕加序幕。

第二,在旋律上,即以抒情为主,又有独到之处。他以为,歌剧必须以旋律表达“人”的感情。

第三,他始终坚持意大利歌剧的民族传统,音乐素材,多取自意大利民间歌曲与舞曲。为此,其歌剧音乐具有浓郁民族气息,使听者感到朴实而亲切,通俗而易懂。

第四,他的歌剧作品,支持了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音乐遗产。为歌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歌剧艺术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的音乐,以抒情的笔触,深入的刻画,充分揭示了巴黎上层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威尔第塑造的逼真形象,使《茶花女》成为歌剧乐坛中一株光彩照人的花朵。

三、瓦格纳歌剧创作对对威尔第歌剧创作影响

威尔第与瓦格纳二人同时出生于1813年,二人在19世纪欧洲音乐之林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其二人都在歌剧创作中不断地革新,但却有着迥然相异的价值趋向。威尔第则追求个人内心情感表达和现实生活的写实,坚持以声乐为主体,创作以歌唱性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而瓦格纳的音乐富于幻想、传奇性,他还创造了“乐剧"”,倡导“声乐交响化”的创作原则。虽然二人在创作理念上有着许多的相异之处,但却都对于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虽大约在同一时期,且晚期威尔第颇受瓦格纳的影响。

第一,音乐创作方面。

瓦格纳继承了贝多芬的浪漫主义传统,贝多芬对和声与音调的强有力的操控也深深影响了瓦格纳音乐中的戏剧性创作。瓦格纳更独创性地运用动机作为自己的表现技法,成为了他歌剧创作的鲜明特点之一。可以说,贝多芬对瓦格纳或直截了当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贯穿其音乐生涯始末的。

而贝多芬对威尔第的影响虽不如瓦格纳这样直接,但我们在威尔第的作品当中,同样可以看到贝多芬的影子。威尔第的歌剧中的强度和紧迫性、体系的完整性主要受到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影响,他力求不背离古典形式,而又体现出贴近时代的创新之作。

第二,歌剧的选材。

瓦格纳喜欢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有着别人没有的写作束缚,故事情节有着点石成金的本领,有着深刻的意义,莎士比亚可以使剧本中的情节更加生动不已,安排故事情节总是那样的合理;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形象真实。不但人物典型,戏剧中的生活图景也是广阔的。瓦格纳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与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他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性格张扬且善于表达自己。

受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威尔第的歌剧选材也倾向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技巧精湛,性格鲜明,歌剧情节的展开连贯,角色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人物一样的真实。完美的以意大利方式再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

第三,伴奏的形式。

威尔第晚期的作品不同于早期与成熟期,管弦乐伴奏的使用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使伴奏与歌声形成一个整体。声乐部分摒弃了旋律性为主的特点,更加注重朗诵性和宣叙性,这也许与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晚年的威尔第创造性地运用了瓦格纳主导动机的手法,发挥乐队的巨大作用, 也借鉴了瓦格纳分场不分曲的结构。威尔第晚期的女高音咏叹调把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如《杨柳之歌》、《祖国蔚蓝的天空》等作品中的女高音咏叹调呈现出一种心境淡泊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演唱时也区别于早期浪漫主义的强烈色彩和激动的情感。而瓦格纳作品的主要特点也是突出剧本,诗歌与乐句完美融合。

可以说,瓦格纳与威尔第二人的创作目标是一致的,都将歌剧视为应当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因此,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在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

其次,威尔第与瓦格纳同样作为歌剧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虽然威尔第与瓦格纳一生从未会面,威尔第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瓦格纳措辞也十分谨慎,但不可否认的是,威尔第的歌剧,尤其是晚期创作,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其受到瓦格纳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歌剧创作风格改变了之前的歌剧创作风格,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在歌剧创作的发扬和继承上的经验是一致的,他们一生都是为追求歌剧的戏剧性而努力。为歌剧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莹.瓦格纳对歌剧改革的贡献[J].美与时代,2007(1).

[2]赵洁玮.瓦格纳两首歌剧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6(6).

[3]苏丹.威尔第歌剧男中音咏叹调演唱风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6).

[5]何新家.威尔弟歌剧风格的特征分析与作品详解[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3).

[6]于海涛.论威尔第对意大利歌剧的继承和发展[D].兰州大学,2008(4).

[7]李艳虹.威尔第歌剧与瓦格纳乐剧多角度纵览[J].黄河之声,2013(11).

上一篇:浅析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下一篇:论新常态下工程经济风险与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