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生物特性及其在丽水山地生长表现研究

时间:2022-10-19 02:42:34

南酸枣生物特性及其在丽水山地生长表现研究

摘要:对丽水山地生长的南酸枣进行了调查及南酸枣生物学特性研究,分析了营造南酸枣速生工业原料林的立地条件,通过对丽水具有代表性的市县南酸枣试验基地进行样地调查,测量了南酸枣树高、胸径,并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测定了南酸枣生物量并计算其标准木生长过程,通过比较得出了最适宜南酸枣生长的环境。

关键词:南酸枣;生物学特性;生长表现;丽水

1 引言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urtt et Hill)又名酸枣、山枣,为漆树科漆树属落叶乔木树种,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普遍分布。南酸枣生长迅速、枝叶繁茂、材质好(心材宽、淡红褐色、纹理美观,刨面光滑有光泽)、用途广,常用于加工精美工艺品,其果实酸甜,可生食,也可加工成酸枣糕等。酸枣是一种经济价值高、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南酸枣为中性偏阳树种,适应性强,在酸性、中性或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垂直分布大多在海拔300~800m[1]。目前在浙西南、福建等地南酸枣常与杉木、马尾松、木荷等树种混交种植。

南酸枣的适应性比较强,为速生多用途优良树种,具有较高食用、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为推动这一优良乡土树种人工林的发展,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丽水市开展了南酸枣生长表现调查研究。

2 研究地点概况

2.1 地理位置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处,在瓯江中上游,介于N27°25′~28°57′,E118°42′~120°25′之间,处中亚热带,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3]。

2.2 自然概况

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积17298km2,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 [3]。

丽水市地处中亚热带,生态环境优越,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同时由于境内多山,造成全市气候具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域性差异和垂直差异。常年平均气温16.9~18.5℃,≥10℃期间年积温5301~5889℃,极端最高温度37.6~41.7℃,极端最低温-13.1~-5.3℃。年日照时数1700~1900h,无霜期260 d左右,最长274 d,高海拔山区210~235 d。年平均降水量1400~1750 mm。全市土地总面积17298km2,占浙江省的1/6。全市山地面积15473km2,占土地总面积89.5%。这就为该地区发展速生工业原料林提供了有利条件[4]。

3 调查区域与调查方法

3.1 调查区域

2012年7~8月,参加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特种工艺阔叶用材树种项目”的调查工作,历时35d,从浙西南的代表市县(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等)的试验基地的南酸枣试验林进行因子调查,取样木进行树干解析,最终形成数据。

3.2 调查方法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等地的南酸枣速生丰产林的试验基地进行了调查,选择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块状标准地。在标准地内进行调查,实测树高、胸径、冠幅等因子,根据标准地的平均木选择1株南酸枣进行树干解析,再通过分析数据及现实的生长环境得出南酸枣在浙西南山地生长的表现。

4 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4.1 试验基地南酸枣人工林生长过程

对7~9年的人工南酸枣的树干解析数据如表1~表3),现以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的南酸枣生长情况相比较,得出最适宜南酸枣生长的环境。

4.2 胸径生长过程比较

通过对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三地的实验基地树干解析木胸径生长过程的相互比较如表4。可以看出至7年时,遂昌县的样地平均木的胸径总生长量已达8.2cm,比其他两个地方的都要大的多,且平均生长量也比其他两个地方要高,所以从这个数据可知,遂昌县是丽水最适宜南酸枣种植的地方。

4.3 树高生长特点比较

通过对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三地的实验基地树干解析木树高生长过程相互比较如表5。可以看出南酸枣的树高生长的比较快,特别是遂昌县的南酸枣,在7年时间内可以长高到9.3m高,比龙泉市的7.3m及遂昌县的77m都要高出许多。可以看出遂昌是丽水最适宜种植南酸枣的地方。另外通过三地树干解析木的平均生长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丽水各市县种植的南酸枣的生长情况都比较好,同样从数据可以看出遂昌县实验基地平均木的生长情况比其他两个地方长势都要好,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遂昌是丽水最适宜种植南酸枣的地方。

较大影响。根据丽水山地各因子调查和工业原料林建设的要求,选择优良乡土速生树种南酸枣营造速生工业原料林的立地应以向阳坡地、缓坡山地、退耕还林地为主。南酸枣速生原料林轮伐期较短,采用多轮萌芽更新方法可发挥南酸枣速生工业原料林最大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应加以重视。

根据树干解析数据,标准木生长过程的分析以及龙泉市、遂昌县、云和县三地的实验基地的标准木的胸径、树高生长比较,丽水的地理环境总体适合南酸枣的生长,尤其是遂昌县,环境条件更为满足南酸枣喜光、喜湿润、喜肥的生物学特性。

参考文献:

[1] 曾凡地.南酸枣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1):13~14.

[2] 朱 慧.优良树种南酸枣研究综述[J].广西林业科学,2005(3):122~125.

[3] 袁春报.浙江省风物志传说丛书丽水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4] 柳新红,王章荣.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4):497~503.

[5] 李永儒,曹艳杰.树干解析实用技术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1):63~65.

[6] 王海明,牛迎福,杨志敏.树干解析测定杨尺蠖防治经济效益[J].山东林业科技,2006(3):12~14.

[7] 刘相杰,于秀军.林口林业局落叶松人工纯林生长变化分析与人工更新发展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4):49~52.

[8] 何贵平,陈益泰,余元华,等.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1):40~44.3.3 母竹选择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 下一篇:泥竹的丰产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