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10-18 11:48:07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 要:鸡球虫病是严重威胁工厂化养鸡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该病危害很大,不仅会造成雏鸡死亡,而且经过治疗痊愈的鸡也会出现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受损的问题。为了减少鸡球虫病对养鸡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鸡球虫病;防止;免疫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多发于温暖、多雨、潮湿的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分布较为广泛,且普遍流行。目前全世界报道寄生于鸡肠道的球虫共有9种。各种鸡对球虫均易感染,有记载称,鸡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多以雏鸡最为多发,15~50日龄的小鸡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可达20%~50%,成年鸡对球虫病也较敏感。该病由于经口吃下孢子化卵囊感染,被病鸡粪便染了的水、饲料、用具等都可以作为传播途径,健康鸡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后,鸡球虫的卵囊开始在健康鸡的体内大量繁殖生长,其他畜禽、昆虫及饲养管理人员、外来人员也可传播球虫病。鸡球虫病卵囊的生长期非常长,可以达到9个月左右,但是在阴凉潮湿的土壤中,鸡球虫病卵囊可以维持其生命力很长时间。患鸡后期会出现胡萝卜样粪便,经过治疗痊愈的鸡也会出现一些后遗症,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缓,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1 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

急性型多见于15~50日龄的雏鸡,病程为数天,多者2~3周。主要由柔嫩和毒害引发,病鸡精神不好,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眼半闭,食欲减退或废绝,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排水样稀便甚至血便。病鸡出现共济失调,不食,后期鸡冠、肉髯苍白,消瘦。血便是鸡球虫病最早、最容易发现的临床表现,开始粪便为咖啡色,略带少量血,以后常排水样红色粪便,泄殖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多数鸡于发病3~5d内衰竭死亡,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贫血,逐渐消瘦,患鸡逐渐精神不佳,两腿不断地发生痉挛性收缩,不久即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慢性型病鸡症状与急性型的相似,多见于4~6月龄的鸡或成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7日龄以内的幼雏很少发生,病程稍长,数周到数月,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主要由巨型、堆型、布氏等引发,病程发展缓慢,无急性型明显,病鸡经7d后才逐渐好转。主要表现为贫血,食欲减少,患鸡逐渐消瘦,生长缓慢,足和翅膀发生轻瘫,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出现间歇性下痢和血便,极少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盲肠,病变肠段显著肿大,呈棕红色或暗红色,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圆形斑点,质地比正常坚硬,剪开可见一种黄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切开病变局部小肠,可见肠腔内有凝血块、坏死物质的红棕色血样物,一种粘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肠壁增厚发炎,粗糙、溃疡和坏死,内有粘性渗出物,常混有血块。

2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1 做好卫生工作

鸡舍内卫生条件不良、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善等都是造成球虫病流行的因素。从发生鸡球虫病的鸡舍来看,很多都是比较简陋或者卫生工作处理不好的地方,由于资金不足以及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很多鸡舍都是将鸡粪便随意堆放,有的甚至没有及时进行粪便清理,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工作人员的鞋底以及用具上很容易沾染到粪便,导致鸡球虫病的感染。可见,加强鸡舍卫生管理非常重要,鸡舍要经常进行通风对流,粪便要及时进行处理,定期进行鸡舍消毒,保持鸡舍干燥的环境,在饲养密度上也要格外注意,很多饲养场为追求经济效益常高密度饲养,饲养密度高不仅造成环境压力,带来采食不均,个体大小参差不齐。而且一旦患有鸡血虫病,也会带来大面积的传染,因此要控制饲养密度。鸡舍杀毒消毒也是防止鸡血虫病的重要措施,鸡血虫病的卵囊生命力较强,一般的消毒很难将其杀死,可以采用火焰消毒法,该方法在消灭鸡血虫卵囊上作用显著。还可以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或者用沸水、热蒸汽或3%~5%热碱水等处理,一般每周1次。

2.2 加强饲养管理

有些养殖场为了贪图便宜,使用一些低价的饲料,这些没有经验严格简单的饲料质量低劣,有的营养不均衡,缺乏对鸡生长有利的营养元素,例如缺乏维生素A就对鸡消化道黏膜的完整带来损害,使得鸡身体内的血液凝固功能受到伤害,这样鸡血虫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有的饲养发生了霉变,鸡吃了后引起肠道疾病,也很容易诱发鸡血虫病。为此,鸡舍要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在饲料管理上,可以采用适当的限饲措施,减少鸡的饲料食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抗球虫药的摄入量。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来增加鸡对球虫的抵抗力,例如可以在1kg日粮中添加0.25~0.5mg硒,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K和维生素A,来增强鸡身体的抵抗力,加速病鸡康复。

2.3 免疫和药物治疗

目前球虫疫苗的使用不很普遍,但是实践效果还比较不错,用于免疫的球虫活苗有早熟、中熟、晚熟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四类。球虫活苗的免疫方法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以滴口法为最佳,喷雾法应激最小,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还可以合理选用不同的药物对球虫进行防治。球虫感染后1~2d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用,感染后的3~4d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应用。

总之,鸡感染球虫病发病频繁,危害很大,需要养殖户从卫生工作、饲养管理、疫苗免疫以及药物治疗等方便入手,将鸡球虫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黄东璋,傅宏庆,郑晓亮.鸡球虫病的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5).

[2] 张冰斌,刘康全.鸡球虫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0).

[3] 张惠美.鸡球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2008(5):20.

上一篇:浅析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论家禽疫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