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单行线组织方案研究

时间:2022-10-18 11:47:00

城市道路单行线组织方案研究

摘要:在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杭州市核心区单向组织原则,在核心区现状交通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向交通方案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核心区内实施单向交通的建议,对我国其他城市中心区交通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单向交通;核心区;过境交通;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杭州市核心区概况

杭州市核心区范围南起西湖大道、河坊街,北至换乘北路,西至环城西路、南山路,东至环城东路。区域内存在三大商圈(武林、湖滨、吴山),为旧时南宋皇城所在地,面积9.4平方公里。核心区内路网为较规则的方格网,支小路纵横,现阶段核心区内路网全面饱和,动静态交通均欠缺,处在方式转换时期。随着核心区内地铁建设的开展以及城市发展需求扩张,核心区内道路通行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2、交通组织基本原则

鉴于核心区内支小路数量众多的现实情况,应按照下述原则进行组织:

(1)按照逐级集散交通的原则,与城市主次干道做好对接,使支小路与主干道、次干路匹配、衔接。

(2)完善、优化区域内部的支小路单行系统。尽可能让单行线配套成对,以更有利于发挥其效果;力求单行系统为顺时针,以减少交通冲突点;应尽可能保留现状单行系统,避免给居民带来不便;

3.区域交通流特征分析

杭州主城区核心区北起体育场路,南至河坊街,区域范围内涵盖了三大商圈,区域道路功能主要为周边公建及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区服务为主。但由于西湖风景区存在,造成杭州主城区第三象限缺失的路网格局。因此该区域承担着过境交通、到发交通、旅游交通等多种特征的交通流。

过境通:弥补西湖象限“缺失”的关键过境区域,从涌金转盘到西湖隧道的“内循环”体系尤为重要。

到发通:沿路两侧地块客观需求。根据用地开发强度,自北向南呈强―中―弱态势

旅游交通:该区域主要道路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的范围内,是重要旅游通道,周边还设置路外停车场,不仅分担着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兼具旅游交通的功能。

叠加效应(上述三重交通叠加影响)

更重要的是该区域承担着过境交通、到发交通、旅游交通、人车混杂等多重特征的交通流叠加影响。表现出交通问题复杂,矛盾纠结、需多方兼顾的特征。

4.杭州市核心区单行线方案简析

4.1现状单行线设置

核心区内现状已设置了50余条单向道路,以武林。湖滨商圈内部分布最为集中。虽然单向道路数量较多,但是整体设置较为凌乱,各个区域间沟通能力薄弱,缺乏系统组织,因此实施效果不明显。

4.2 核心区单行线优化方案

(1)总体策略

“南北干线单行,东西支路单行;过境交通大循环,到发交通小循环;提高区域公交分担,实现公交优先发展;倡导核心区低碳生活,控制小汽车过度使用”

(2)组织原则

按照逐级集散交通的原则,与城市主次干道做好对接,使支小路与主干道、次干路匹配、衔接。完善、优化区域内部的支小路单行系统。尽可能让单行线配套成对,以更有利于发挥其效果;力求单行系统为顺时针,以减少交通冲突点;应尽可能保留现状单行系统,避免给居民带来不便;优化支小路路边停车系统。

(3)具体实施方案

延安路沿线:延安路综合整治后,延安路按双向通行,4车道或6车道,设置中央隔离栏。延安路与体育场路、凤起路、庆春路、平海路西湖大道等横向干道相交时,交叉口按全方向组织。延安路与百井坊巷、孩儿巷等支小路相交时,支小路以延安路为界分段组织,按右进或右出通行。

武林商圈:该商圈内有杭州大厦购物中心,银泰百货等重要商业,考虑到与延安路的整体通行配合,建议对周边支小路做出调整,戒坛寺巷在戒坛寺巷以东调整为由西向东单向通行,天元巷调整为由北向南单向通行

湖滨商圈:湖滨商圈作为杭州市最重要的三大商圈之一,一直承担着杭州核心商业中心的功能,随着杭州城市的进一步开发,湖滨地区的休闲商业功能不断加强,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游憩商业区)模式出现端倪。为配合区内发展,建议对区内延安路、浣纱路沿线支小路做出相应调整,以配合核心区内整体道路通行。

吴山商圈:吴山商圈依山傍水,兼具历史文化特色。商圈内有众多知名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咖啡吧、酒吧、茶吧等休闲娱乐业以及画廊、古玩字画店、旅游纪念品和老字号等业态也比较适合吴山商圈的商业氛围。结合商圈自身特点,建议对圈内红门局路、荷花池头等“老底子”道路进行重新调整,赋予老道路全新的时代交通功能

4.结语

由于杭州市核心区的交通问题复杂而敏感,市民对单行线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实施单向交通应采取“ 提前公示、前期试验、重点突破、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的思路,并根据实施后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优化调整。核心区单行线的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网络的承受能力,避免因单向交通而加剧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参考文献

1 、赵永臣.单向交通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6月第6期

2、王元生 段海林 董全喜.北京商务中心区交通组织设计探讨.《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3、于博.城市道路网络单向交通组织设计方法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4、王国晓 杨涛 陆原 郭晟.城市中心地区单向交通系统研究.城市交通.2006年9月第4卷 第5期

上一篇:城市交通问题层次研究浅析 下一篇:南方CASS9.1和EXCEL在工程计量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