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商买壳术

时间:2022-10-18 11:34:25

山东商业集团(即鲁商集团)买壳*ST万杰(600223),堪称一部中国的企业理财兵书,其谋略令人叹服,更让后来者玩味

财计一:巧用大势

实际上,鲁商最早接触的是ST科健。在重组万杰之前,鲁商重组ST科健的所有手续基本上已经做完。

“我们和科健谈判所有细节都已经敲定,而且科健给的条件非常优厚,难以想象的优厚,这也是一轮轮谈判下来的结果。”鲁商负责人说。

和科健谈借壳上市的事情,鲁商已经上报给山东省国资委,而且国资委已经批复,同意借壳。

但恰好在这个时候,2007年国庆节的前两天,国资委牵线说万杰重组的事情。

按照国资委的意思,万杰是山东的企业。在国资委看来,万杰高科的医疗类和化纤类资产都是非常优良的,缺乏的仅仅是流动资金。

因此,鲁商集团匆匆赶往淄博考察万杰高科。一周之后,万杰高科重组方案被抛出来。

另一边的sT科健已等不及,目前,已经有一家浙江民营企业决定买壳。

放弃条件非常优厚的sT科健,鲁商并不傻有关人士评论道,鲁商听政府的招呼,为的是巧借大势――“鲁商放弃条件非常优厚的ST科健,*ST万杰理应条件更优厚,最起码条件和sT科健一样的非常优厚”;另外,听政府的招呼,“政府自然不会亏待鲁商”,

鲁商买壳*ST万杰伊时,便巧用sT科健和山东省国资委的东风行家一出手,便拉开了不凡的大幕。

财计二:定位“拯救者”

早在2006年,淄博市有关政府部门便制定了一份“拯救万杰”的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多方人士积极撮合当地几家大型企业参与拯救万杰的行动。

在各种复杂的重组方案中,淄博市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如果重组,一定要将*ST万杰留在淄博本地。

万杰集团一位内部员工无意间的一句话也与之验证,“集团的本意是想申请破产,但淄博市政府不同意,坚决要求重组”。

而当时流传最广的重组方案是:剥离万杰的钢铁项目,由莱钢消化吸收;待选企业很有可能为当地颇具实力的淄矿集团或东岳化工。基本思路是,借山东省政府合并莱钢和济钢之际,组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将万杰集团下属的钢铁公司并入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配置炼铁、焦炭资源,供应日照钢铁项目。而这是淄博市政府与各大贷款银行的共同意愿。

淄博市政府希望借鉴华光陶瓷的重组经验,首选目标锁定为淄博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由原淄博矿务局改制而成,属国有独资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3.8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17亿元。

第二目标则落在东岳集团身上。东岳集团创建于1987年,1996年由新华联集团控股,是一家以环保制冷剂和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导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为中国最大的氟材料基地。

此消息在网上传出后,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能与上述两家公司的任何一家重组,都足以使万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最终无果,据有关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这个实力,而万杰盘子太大。没有能力吃下万杰”。

而到这时,“拯救万杰”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了。*ST万杰将面临退市的危险

于是,拯救者鲁商出现了,据了解,淄博市政府承诺对此次重组给予最大的政策优惠。而所谓“政策优惠”,即指万杰重组成功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将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改和发展,同时重组过程中产生的税费也给予优惠。

观察人士说,鲁商不仅巧用sT科健和山东省国资委的东风,还在重组中悄然塑造自己“拯救者”的品牌形象和情感印象――“鲁商不是来吃掉你,而是来救你,我们都是山东老乡嘛”!

财计三:隔岸观火

鲁商借壳有一个最关键的障碍,就是万杰31亿的银行债务问题。

淄博政府给出的债务重组方案是银行放弃50%的本金,并免收利息。银行则是能多要就多要,但是又担心不同意这种方案会影响重组。而作为重组方的鲁商则冷眼旁观,任由淄博政府和债权银行双方博弈。

“政府方面的意思是要我们债权银行知道,重组是收回欠贷的惟一途径,希望我们尽力配合重组。”一位债权银行的行长告诉记者,债权银行一旦接受重组所拟定的50%偿债比例,将意味银行在此次重组中光本金就损失超过15亿。

在上述会议上,当地政府曾对债权银行表示,重组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银行债务问题,希望尽量减少各家的损失,方案对现有银行债务拟定不高于50%受偿比例是政府努力争取以及各方妥协的结果,是重组方承担的底线,“这个数字不可能突破”。

另外几家债权银行的负责人也表示,首先债务重组的方案,银行并不知晓,也没有参与制定。其次,重组是万杰高科和债权银行的出路,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但问题是,重组成功,淄博可以保壳,鲁商可以借壳,债权银行的账怎么算?不能你说50%就50%,怎么得弄大家都得有账算啊。”一位银行负责人说。

到底银行能够舍弃多少本金,至今没有结论,有银行向记者透露,某些银行已经明确反对这种方案。

“种种动作表明,重组正在火速进行,并没有停止。”济南市当地一位长期跟踪鲁商集团的分析人士表示,“其实,银行债务并不难处理,通过2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据这位人士介绍,第一种方法,由当地政府部门跟债权银行谈判,签定减免剩余50%本金的协议,各家债权银行损失并不大:第二种方法,由有关方面托管剩余50%债务,先启动重组,然后在定向增发中以股抵债,从而偿还剩余50%本金。

实际上,这种博弈鲁商表现起来一点也不着急。鲁商重组万杰的条件已经摆明,执行是淄博政府与银行的事情,不能达到鲁商的要求,鲁商可以转借其他上市公司壳资源上市。

财计四:虚实结合

山东国资委引荐之后,鲁商集团的地产项目负责人去万杰调研,从接触到协议草签,大概一个星期,万杰高科重组框架性协议出炉。

按照重组的框架协议,万杰医专、万杰辐射、万杰医院将由淄博政府接收,三大资产的总值为1292029434.64元,而万杰高科的总资产为41.28亿,即市政府接收的资产为万杰高科总资产的31.29%左右。

因此,万杰高科的总负债为34亿,市政府将承担31%的负债,约10.5亿元,鲁商将承担剩余的23.5亿的负债。再按照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负担债务为债权银行本金的50%,鲁商集团的上市公司将承担11.75亿负债,但前提条件是鲁商集团接手化纤业务。

不过,“只是一个草签协议,具体的情况还需要了解,重组究竟如何还没有定论。”鲁商集团内部人士说,鲁商集团的打算是万杰高科的资产和负债越少越好,这样可以降低买壳成本,也方便将鲁商的地产资产装入上

市公司。

至于万杰高科留给鲁商的化纤类相关资产,当地政府自是希望鲁商能够注入流动资金,将资产盘活。

某种程度上,化纤业是留给鲁商的一个包袱 据万杰高科的年报披露,上市公司化纤产业2006年度实现收入近22亿,但此主营业务成本高达24亿。2005年化纤产业实现收入39亿,但主营业务成本同样高达39亿。

对于万杰化纤产业的实际情况,有各种各样版本的传言,不过这部分产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对于资金缺口,鲁商集团所聘请的专家估计重新启动万杰需要8个亿,但了解万杰的人士则表示,8亿可能夸大,但启动化纤产业最少需要四五个亿的资金。

目前,鲁商集团正在做企业的战略规划,零售业,医药业、地产业是未来主业,空降而来的化纤行业并没有纳入规划范围。

同时,鲁商已经透过媒体放出风来,鲁商只确定08年借壳上市,但未必借壳万杰高科上市。鲁商集团的内部人士还向记者确定,无论如何不会接手万杰高科化纤资产,需要万杰高科“净壳”嫁鲁商。

鲁商谋略又一次奏效。新调整后重组方案的大体框架有了变化:万杰高科的化纤业务从上市公司中置换出来给万杰集团,同时,万杰集团让出万杰高科的全部股权,并承担12亿元债务:鲁商集团获得万杰高科44.22%股权,并注入房地产资产。

而在此前的10月9日,*ST万杰公告的初步重组方案为:其一,万杰集团只出让34%的股权,仍在*ST万杰占有约10%的股权;其二,*ST万杰将保留化纤、纺织、热电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主营业务;其三,万杰集团不直接承担*ST万杰的债务。

“你不得不佩服鲁商,他甩掉了化纤业的包袱,也甩掉了11.75亿的负债包袱,反而多拿到了万杰高科10%股权。鲁商几乎无偿就能拿下*ST万杰!”山东一位观察人士如是说。

财计五:壳生真金

鲁商集团为地产业务觅壳上市已近两年。

资料显示,鲁商集团以零售业为主体,涉足制药、房地产、教育、传媒、酒店,啤酒制造,投资等多个领域。2006年,集团销售收入100多亿元,总资产75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旗下主要地产品牌是鲁商置业和银座地产。

山东省鲁商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山东省商业房地产开发公司,青岛星洲世源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银座台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十三家项目公司,年开发量逾100万平方米,年投资额超过30亿元,已经形成了商业物业、住宅产品和高端别墅完整的开发链条。

鲁商集团地产项目在扩张途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地产上市公司,拥有庞大融资能力的地产上市公司让鲁商集团羡慕不已。

“全国地产板块的上市公司大概有80多家,我们的各地项目公司在与他们的竞争当中大多败下阵来。”鲁商集团一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说,地产就有两个东西比较硬,各家公司相互比较就是这两个东西,一个是资金,一个是土地储备。两大因素归根结底还是资金,有雄厚的资金,土地储备自然不成问题。

现在,*ST万杰重组方案“调整”以来,鲁商集团正在更加积极推动,并计划通过把旗下房地产子公司鲁商置业借壳*ST万杰上市,从而融资40亿元。

而淄博市政府参与万杰重组的一位官员亦曾对记者说,重组万杰高科总的思路是股权转让、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定向增发同步进行。

鲁商在买壳同时就把融资40亿元结合起来,分析人士强调道:“这可是在甩掉30多亿债务包袱和几乎无偿彻底拿下净壳的时刻捆绑推进的!”

谁能再像鲁商一样呢?

上一篇:剖析新版外资《指导目录》 下一篇:财务分析应变新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