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经验自然生成

时间:2022-10-18 10:49:45

激活经验自然生成

【设计理念】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虽然是苏教版五下第七单元安排的内容,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很早就有应用。例如:一年级计算9+6,想的是10+5,把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转化成10加几;二年级估算504-198,想的是500-200,把三位数减法转化成整百数的减法;五年级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等等。

在我看来,本课与其说是学习转化策略,不如说是学生进一步体验、感悟过去学习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并逐步生成转化策略。但我们仅仅依赖已有的转化经验,还不足以促成策略的自然生成。因为原有的经验是零散的、模糊的、依附于特定情境的,需要使其清晰化、条理化,使之有利于策略的生成。因此,在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活他们的经验,让他们先感悟转化价值,也就是明晰为什么要转化,使其产生学习策略的需求。

转化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通俗地讲,就是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成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其他更加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来配合实施。就学生解决问题来说,如果没有转化意识,一般不会主动考虑把问题由繁向简、由难向易转化;如果有转化的愿望,但找不到转化的具体方向,拿不出实施转化的具体方法,仍然不会应用转化策略。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掌握能够支持转化策略有效实施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转化,这是本课要达成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转化的方向――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2)转化的前提――等值转化;(3)转化的方法――变形、数形结合等。

基于上述思考,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构,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置到课前进行,让学生自我回顾、自我整理,同时帮助学生提取已有的经验,使他们对已经学过的转化策略形成结构化的认识,为新的学习服务。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踊跃展示,在整体构建的基础上,依靠学生的经历、体悟,让学习变得更丰满,让策略自然生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在故事中引入转化

1.白发老人对青年人说了什么?

在内蒙古,有一对兄弟都是剽悍的骑士。他们常常打赌看谁的马跑得快,结果是各有胜负,时间长了,他们也觉得乏味了。于是,哥哥提议:“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马后跑到终点吧。”“好啊,比谁的马跑得慢!”弟弟爽快地答应了。听说有这种奇异的比赛,来了不少观众!比赛开始,观众们一起呐喊着:“加油!加油!加油!……”可是兄弟俩骑着马都一动不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匹马还是一动不动……“这样比要比到何年何月?”观众们议论纷纷,哄笑起来。“怎么回事呀?”这时,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问道。有人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原来这样!”老人说,“你们看我的,我只要和他们悄悄说一句话,他们就会火烧屁股似地飞奔起来。”大家将信将疑地看着老人走到兄弟俩面前,不知他对兄弟俩说了什么,不到半分钟,他们就骑着马在草原上拼命奔跑起来……当然,比赛的规则不变:谁的马后到终点,谁就是胜者。

猜一猜,老人对他们说了什么?(兄弟俩换马骑)

2.追问故事中的转化策略。

学生思考:(1)老人将比马跑得慢转化成了比什么?(2)为什么要转化成比跑得快?(将比慢转化成比快,使比赛更精彩、更好看)

师:这种转化的策略对我们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怎样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比谁的马跑得慢”的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转化策略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过转化策略,以及怎样运用转化策略。】

二、在回顾中激活转化

1.回顾以往转化的经验。

转化作为一种常用而且非常有用的策略,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多次运用过,想一想,在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策略?(课前教师已经请学生自己做了整理)请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1)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过“形”的转化(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长方形)。(2)计算中用过“数”的转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整数乘除法)。

2.初步感受“转化”的价值。

进一步思考: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为什么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如果不转化成长方形和同分母分数行不行?

学生交流: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和同分母分数比较简单、方便。如果不转化长方形和同分母分数,可以是可以,但比较复杂,平行四边形可以数方格,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小数进行计算。

小结:无论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还是在“数与代数”领域,我们通常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问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化呢?转化时往什么方向去转化?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转化得以实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研究下面两个图形。

【这一板块用了两个前置,一是将回顾整理时间前置到课前,在课前用自主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回顾、整理,不仅能有效引领学生自我梳理,使他们形成个体基本的观点,而且能适度呈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有利于课堂上集中学习时的提升和超越。二是将教材中回顾反思这一板块前置到教学伊始,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使之有利于后续策略的生成。】

三、在学习中进一步体悟转化

1.问题引领: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

操作要求:

(1)看一看,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2)试一试,做一做: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3)比一比,说一说:和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的?

2.学生尝试操作,教师走近学生了解情况,搜集资源。

3.呈现资源,分层交流。

第一层次:出示资源1(如图1),交流数方格法。

谈话:你能看出1号同学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吗?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好吗?

预设:学生汇报展示,我是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的,满格的记作1,不满格的记作0.5,加起来就可以比较了。

第二层次:出示资源2(如图2),交流转化法。

谈话:能看懂别人的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能看懂他是怎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吗?

预设:学生边比划边说,他通过平移和旋转把两个图形转化成了相同的长方形。(课件动态演示)

(面对提供资源2的学生)他说得对吗?你是怎么想到先转化再比较大小的,为什么不直接比较大小呢?(面对全体学生)这个方法好吗?

第三层次:同步呈现资源1和资源2,比较两种方法。

提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你更欣赏哪位同学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交流:我更欣赏第2位同学的,他通过平移和旋转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规则图形,这种方法更简便。

第四层次:同步呈现资源3(如图3)和资源4(如图4),解读个性化的转化方法。

谈话:你能看出这两位同学是怎样比较的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追问:这两位同学的方法和刚才第2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学生汇报交流,同时动态演示:都利用平移或旋转把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规则图形,比较起来更方便。

小结: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转化成规则的、简单的图形后,就可以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板书:复杂简单 不规则规则)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这一板块分四个层次进行展示交流,在展示、交流和比较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自主经历高水平的思考过程,让他们学习的过程更丰满。】

四、在练习中深入地体验转化

1.这样两个图形(出示图5),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吗?请大家在作业纸上自己移一移、画一画,再比一比。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汇报。(通过平移转化为相同的图形,从而比较出它们的周长是相等的)

提问:如果要比较它们的面积,你打算怎么办?(通过重叠直接比较)

小结:同样是两个图形,我们发现,比较它们周长的时候,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比较它们面积的时候,通过重叠就能直接比较出大小。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确定需不需要转化,而后思考如何转化。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提出要求: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你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

预设:对第3题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转化方法,如分割平移、分割旋转、数空白格子等,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策略教学的目标不是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从而能灵活、创造性地使用策略解决问题。因此,本环节选择教材中的两个典型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转化的体验,利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要明晰为什么要转化,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转化。】

五、在问题解决中自觉地应用转化

1.做标志。广告公司准备做一批标志,做这样一个标志的框架(如图6)需要多少米材料?

(1)你准备怎么解决?独立解决后与同桌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如果这个标志是一个实心的面,可以求出这个标志的面积吗?

2.巧计算。9999+999+99+9可以转化成怎样的算式来计算?先想一想,再计算出结果。

【转化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但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呈现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做标志,鲜活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同时,呈现计算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转化策略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知】

六、在反思中拓展转化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说一说你的收获和体会。

转化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种常用策略,在“数”中出现,也在“形”中出现,华罗庚爷爷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你想知道数形结合好在哪儿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让学生对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进行再认识,更加深刻地体会转化的方向、前提、方法等。同时,从方法层面进行问题延展,延展到下节课的内容,目标是从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更远的终点。】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朝阳小学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上一篇:二维码技术在舰船消磁装备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房子产权到期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