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是要有点定力

时间:2022-10-18 10:04:17

“定力”是佛家用语,25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所使用的便是正定法门。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常常用“定力”这个词来形容或描述一个人,能够在纷繁复杂并时时与诱惑、磨难、抉择相伴的世俗生活中,以坚定的意志力和理性的思维揣透人生枢机、把握社会走向,历险而不摇、所成而不满的心性,是一种最为重要的人格特质。

在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海量增长、思想易变多元的现实社会里,如果一个人不能保持足够的定力,就会像浮萍于水面随波逐流,常常被过眼云烟所迷惑,犹豫徘徊,反复不居,不仅精神世界空虚,而且人生目标迷离,难以心无旁骛朝向理想奔去,最后在品味人生时常常是不堪回首、黯然神伤,落得个懊悔不已、顾影自怜的结局。有定力的人,一般是意志坚定、信仰难撼,心如止水无波、德厚载物泽人,常常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地清澈、不惑假象,淡定从容、不媚名利,做人稳如泰山,做事兢兢业业。有定力的人,思想上崇尚化繁为简、化不利为有利,生活中可以遇困而不弃、遇挫而不折,工作中、事业上常常顺境可处、逆境可居,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有定力的人能够坚守信念价值、把握人生方向,让思想放飞、让行动起航,矢志不渝,从而获得付出艰辛努力后所恩泽的未来,与快乐、成功相伴。

佛家是通过苦修清除烦恼与妄想获得定力,定可生慧,慧则觉悟,以达到孜孜以求的必由之路和人生境界。古人在论学时,要求的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方可通览群书,有所大成;习武时,则讲究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能造就一身临危不乱、制敌一击的高超武功,而不是花拳绣腿。郑板桥有诗云:“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某种意义上讲,定力决定了一个人走多远、飞多高而不半途而废,做人是要有一点定力的。

一个人获得定力自然离不开学习和成长中的历练。首先,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起人生的理想目标,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去坚守、追求,从而远离左顾右盼、踯躅不前。其次,要在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提升素养,“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人不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只有在书香中提升自我、滋养心灵,扎下根、定住性,才能在大千世界、花花绿绿中抵挡住妄念、贪欲。再次,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做知行合一的人,有思想、有行动,以水滴石穿的韧性,静心做事,点滴积累,抑制内心的小我,放大社会化的大我,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最后,还要不断反省、及时修正自己,提高内在定力的水平,做到面对磨难心坚似铁、面对嫉妒心宽似海,面对成就永不自满、面对名利从不计较,坚守信仰无悔,仁爱与人不移,为自己泼洒一幅以定力把握人生、驶向理想目标的画卷。

上一篇:由戏剧形象程婴与克莱尔复仇行动之比较看艺术... 下一篇:试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