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痹证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10-18 10:00:54

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痹证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仲景“治未病”理念在痹证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自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痹证患者456例,依据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进行辨证施护,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结果 456例痹证患者在“治未病”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较好地控制疾病复发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结论 临床痹证患者的护理中,我们体验了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在临床护理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痹证护理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不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医科自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痹证患者456例,其中,行痹47例,痛痹146例,着痹45例,热痹218例,痹症的分型及临床特点参照中医内科学[2]。依据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进行辨证施护,指导患者不仅从思想上正确对待疾病,而且在生活起居、饮食、服药、康复锻炼等方面指导患者,有利于痹症患者病情的全面转归和康复。

1 未病先防,摄生为先,及早干预 

张仲景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其养生防病思想主要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曾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3]。强调疾病是由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所得,起居和饮食的调节对疾病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痹证常因起居不慎,复感外邪而反复发作,季节时令变化对痹证患者影响很大。要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寒、防湿措施,防止病情复发。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鱼、虾、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根据患者情况配合气功和体育锻炼,促使筋脉疏通,增加气血运行,有利于肢体功能的维持和恢复。关节屈伸不利可配合按摩及被动活动,轻者教给患者按摩手法,重者配合专业按摩,以防止发生畸形及肌肉萎缩。如发现痹证的发作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有关,应积极治疗诱发病灶。

2 既病早治,辨证施护,勿令生变 

《伤寒论》第101条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阳证,只需见到一部分主症,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等症状完全表现出来再用药,争取疾病的早期治疗,防止病证深入蔓延。临床中很多痹证患者多因不注意疾病早期调护而导致失去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在痹证的早期应按照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加强辨证施护,避免疾病传变入里。

2.1 行痹为风邪盛行,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该类患者有恶寒喜暖、得热则舒的特点,病室要温暖、向阳、避风、注意保暖,疼痛剧烈的部位可加用棉毛护套,有条件时多晒太阳,风和日丽天气可参加户外活动和功能锻炼,回春医疗保健操、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等体育锻炼可适度参加,寒冷或阴雨天避免到室外活动。注意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和关节症状,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如加用非甾体类药物抗风湿治疗时,也应注意观察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佳、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饮食温热忌生冷。

2.2 痛痹表现为关节痛有定处,遇寒加重,患者明显怕冷,该类患者的室温应较一般为高(22℃~24℃),注意疼痛局部保暖,多加衣被。疼痛时注意休息,被迫卧床者,应定时更换,将患病关节保持功能位置。在疼痛缓解后,协助患者进行适当功能锻炼。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每2 h更换一次,预防褥疮发生。如关节疼剧者,常用附子、川乌等中药,这些药物毒性较强,服后若患者有唇舌及手足发麻、恶心、心悸、脉迟等中毒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酌情减量或停止服用。缓解疼痛可采取灸法、熏蒸、热敷、拔火罐等局部温热疗法,亦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风通络的中药外敷或离子透入治疗。中药应热服,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可多用生姜、花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

2.3 着痹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关节疼痛酸胀和沉重,湿邪为该病的主要病因,应为这类患者提供温暖干燥的居住环境,病室应通风向阳,切忌阴冷潮湿。因酸麻胀而致患者肢体沉重,懒言懒动,气血失畅,极易形成关节肌肉萎缩,要告知患者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主动参加小幅度舒缓的体育锻炼,如健身气功八段锦。另外配合推拿按摩、梅花针等疗法,也可以防治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缓解症状。饮食和中药均宜温热,亦可选用燥湿之品经常服用,如薏苡仁、扁豆、蚕豆、赤小豆等。

2.4 热痹患者红肿灼热疼痛较甚,应为该类患者提供光线柔和,凉爽通风的居住房间。关节红肿热痛者切忌直接受风吹和冷水长期浸泡,关节肿胀明显、剧烈疼痛兼有发热者,应嘱其卧床休息,将患肢垫起抬高;痛不可触者,可将患处暴露,避免触碰,协助患者选择舒适,设法减轻疼痛,局部可采取黄芩煎水冷湿敷等外治法减轻热疼症状,禁止用温热疗法。如行动不便者,可在床边放置脚踏、木拐等,床头放置“防跌倒”标识。待疼痛缓解后,协助并指导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锻炼。饮食和中药宜温服或偏凉服用。食物以清热类为主,忌辛辣、刺激,可多食丝瓜、绿豆、冬瓜、藕等。

3 病后防复,注重调摄,康复锻炼 

张仲景在论述六经病后,专设“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论治病愈后预防复发的问题。疾病初愈,机体阴阳平衡功能尚未稳定巩固,此时若不注意饮食调节和功能调护,极易复发,同时也要注意情志调节。在临床上,痹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患者多易情绪低沉,一方面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顾虑,另一方面要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之生活规律,坚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遵照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减量或停用。能够自我活动者,应积极从事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气功、温泉浴等;无力活动者,指导家属做被动伸展和屈曲运动,以减轻或避免关节挛缩、僵直和歧用性肌肉萎缩或硬化。

参 考 文 献 

[1] 徐鹏刚.痹病从脾胃论治探讨.陕西中医,2008,29(9):1201.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 张仲景.金匮要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3-624.

上一篇:早期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影响 下一篇: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术的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