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兴趣引导,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18 09:50:45

巧用兴趣引导,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摘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加以论证,将学生的手、脑、与眼三者紧密结合到一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解决所探究的实验问题。针对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机械性与极强的目的性,本文主要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破生物实验教学的瓶颈,创新教学方式与技巧,增强实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关键词】积极性 实验 方式 技巧 创新

高中生物的学习相对于其他科目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布置作业给同学,然后凭借作业完成情况与完成的质量来评价教学成果,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时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团队中进行互帮互助,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1、了解学生动向,制定合理对策

(1)、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是其一生中最敏感脆弱的时期,对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正能量,积极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真成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各自的兴趣爱好、对教师的看法以及讲课方式的接受程度等,对于教师的教学计划有何意见与对策,作为人民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同时认真吸取与接收学生所提出的积极合理的意见,对于提出良好建议的同学应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使其他学生以其为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逐步丰富课堂教学色彩,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2)、高中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人生价值观确立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有义务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确立学生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规划,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实施。丰富的课堂生活和多姿多彩的业余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尽可能的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区实践活动,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渐渐地接触到社会,从而为其综合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轻松穿越实验课堂

(1)、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都是依据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操作的,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应特别生物基础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各类生物问题,例如,为什么红色食物有利于引起食欲,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基因决定的等较为常见的生活道理,另外,学生对于各种生物实验都是怀有一定好奇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点,将理论知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传递,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所需的各种素材,出色的完成实验。

(2)、重视生物各项实验操作,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时,要重视实验流程,对于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详细讲解,同时教师要亲自示范实验操作流程,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在探究体内各类蛋白质的作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掌握他们各自的功能作用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实行分组实验,根据事先讲解的实验细节,测定各种蛋白质的作用,运用控制变量法,逐一证明蛋白质的功能。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表现以及探究的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根据小组笔记和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分享实验成果。此刻,对于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无论他们正确与否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他们敢于猜想,亲手实践的勇气,使其重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生物基础知识。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在新课改教育的指导下,面对灵活性与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势必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熟识实验步骤,并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与辨别能力,进而提升自身整体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适应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学校要优化实验操作环境,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与实验性。例如在探究"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就需特别注意环境的整体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

(2)、加强小组学习方式的教学,小组学习模式的设立是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真实反映,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肩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每位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却十分脆弱的时期,教师通过小组学习模式的合理安排,让学生对小组有一定的依赖心理,除了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外,生活上、情感上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向小组成员或组长进行倾诉,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情,修正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习上,提升学习效率。

(3)、加强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的频率,在交流中交换各自的思想,分享各自的学习经历与学习方法甚至是答题技巧或者做题思路,进一步提升自己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养成乐于与他人分享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所积累的生物知识,并表达自己对生物学习的感受,以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小组教学,提升其学习的动力,通过互相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彼此的想法,从而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要求"真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实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落实,从而获得一些对自己的终身发展都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知识技巧,借助实验,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与操作技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深切感受生物学习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对于知识渴求的欲望,提升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恰当的学习方法,从而利于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祝晓丽.深度学习背景下的生物核心概念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2]杨莉.开放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作用辨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3]唐志哲.初探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1(05)

上一篇: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保障房地产市场发展 下一篇:放手让你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