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在幼儿园的运用

时间:2022-10-18 09:34:42

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在幼儿园的运用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新阶段,我国的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对国民素质加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坚实基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 趣味性教学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93-01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并进行着各个方面的创新,推动着我国的幼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音乐是人们用来抒感的一种工具,音乐对幼儿而言,还具有益智功能,音乐可以使得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使得他们的思维活跃,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但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对音乐的教育,或者是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死板,使小朋友的接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应该加强对幼儿音乐教育模式的探索,使得小朋友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小朋友注意的有效方法就是使音乐课程具有趣味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能达到上述效果,它是一种融舞蹈、音乐和戏剧于一体的有序的综合艺术形式,如成功运用于我国幼儿教育,将使幼儿教育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说白。说白的内容主要取自本地区、本民族的童谣和儿歌。在教学中,经常会将歌词以说白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同时配以节奏、速度、音韵、力度和情绪等。

2.唱歌。对刚刚接触音乐的幼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要求幼儿掌握读谱技巧。一般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知入手帮助幼儿摆脱纯理论的视唱、识谱、乐理等的学习,这对幼儿来说更合适。

3.声势。主要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借助打、跺、拍、捶、捻、搓等发出声响。声势一般是与节奏连接在一起的。可以通过拍腿、跺脚、拍手、捻指对学生进行一些多声部或单声部的节奏训练,并以“卡农”的形式呈现。

4.舞蹈。这里提及的舞蹈主要包括表演、律动无法与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相提并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安排的舞蹈设计使未接触过舞蹈的人也能学会。一般要求幼儿按音乐的形象去想象, 按音乐的节奏跳,最关键的是学会即兴表演,此外,幼儿也可以自由编排,自由设计想要表达的动作。

5.音乐与美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常会把一些乐曲通过美术图形的形式进行表示。根据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重复等设计不同类型的符号将乐曲的结构更好地呈现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幼儿比较容易看懂的图形谱。根据这些图形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二、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具体运用分析

(一)创造力的培养

在音乐学习中,幼儿具有唱、奏、舞蹈的天性,甚至有些幼儿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本能的唱、奏、舞蹈符合人的天性,这样一来幼儿就不会担心自己“学不会”而丢面子或遭到教师的批评,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可以激趣和创造力。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造就了幼儿对各种音乐技巧的学习和兴趣,教师要起到诱导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节奏感的训练

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对节奏感的掌握和培养,节奏相比旋律更加重要。在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中,注重从节奏开始学习,重视对语言和肢体节奏的融合。从节奏入手提高幼儿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实现音乐素质的提高。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节奏的学习甚至比旋律的学习更加重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对节奏的掌握训练。

三、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的优势

通过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实现幼儿们音乐素质的提高和音乐天赋的发挥,对孩子们的音乐学习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奥尔夫音乐趣味性教学注重对语言、动作、节奏的结合,重视幼儿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兴趣的激发,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旨在通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或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学到音乐知识,感受音乐。

四、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记住某些字句,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包括注意力集中、团队协作能力、思考能力、管理能力、自律能力等。而音乐的学习能够对孩子们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将音乐融入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让幼儿们快乐学习,从而实现音乐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冬梅.谈幼师学生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5).

[2]刘抒歌.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潜能开发[J].华章,2012,(16).

上一篇:创设以生为本的美术高效课堂 下一篇:初中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