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行政村村名语音研究

时间:2022-10-18 09:14:23

嘉祥县行政村村名语音研究

摘 要 嘉祥县行政村村名作为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地名的特点,是地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语音方面对嘉祥县行政村村名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其语言特征。

关键词 嘉祥县 行政村 村名 语音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的交流交往工具。地名一般是地理学研究的范畴,但同时它又是一种语言符号。所以,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地名的特点,是地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语音方面对嘉祥县行政村村名做大致地分析,以期为家乡地名基础性的语言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属黄河冲击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据2011年行政区划,嘉祥县现辖十镇四乡,一个街道办事处, 共计704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本文以704个行政村的村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角度进行分析。

通常一个地名由地理通名和地理专名两部分组成。通名是地名中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类别的部分,在同类地名中具有相同的意义,起到定类的作用;专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部分,起到指位的作用。比如嘉祥县,通名是县,专名是嘉祥。嘉祥县704个行政村的通名就是行政区划名"村",故本文只对专名进行研究。

汉语词语的语音特征,主要反映在语音长短及语音旋律上。语音长短通过音节把控,语音旋律通过平仄搭配形成,所以,对嘉祥县地名语音的考察,主要从音节构成和平仄搭配两个方面展开。

一、音节构成

单音节村名9个,如程、刘、闫、黄、申、清、李,杨(两个),约占村名总数的1.3%(本文取小数点后一位)。

双音节村名581个,如魏坊、胡店、曹山、宋庄、窦坊、段庄、贾海、谷庄、南马、双凤等,约占村名总数的82.5%。

三音节村名107个,如长直集、刘三口、十里铺、卧佛寺、邵官屯、牛官屯、董山后、东石人、西石人、东郭庄等,约占村名总数的15.2%。

四音节村名7个,如土山集东、土山集中、土山集西、南武山东、南武山中、南武山西、长坦纸坊,约占村名总数的0.1%。

地名从古至今,经历了由语素到词组的发展演变,所以古代地名以单音节为主,而且没有通名的概念。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嘉祥县行政村的村名以双音节为主,这不仅反映出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同时反映了人们对语音的交际方面的需求。

二、平仄搭配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汉语的词、短语、成语、诗句等都十分讲究平仄,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正因为汉语讲究平仄相间,所以说出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一个语音上优美动听的地名,琅琅上口,方便称说,也方便记忆。嘉祥县行政村的平仄搭配情况如下(单音节地名没有平仄搭配情况):

1、双音节村名平仄搭配情况

双平声303个,如曹山、雷山、何坊、王营、黄冈、高山、娄庄、汪楼、苏营、罗庄等,约占双音节村名总数的52.2%。

前平后仄78个,如胡店、南马、双凤、高海、冯海、田海、吴店、王庙、前马、前坦等,约占双音节村名总数的13.4%。

前仄后平160个,如魏坊、宋庄、窦坊、段庄、谷庄、杜庄、酒庄、宋庄、路庄、宋楼等,约占双音节村名总数的27.5%。

双仄声40个,如贾海、杜海、北马、兑店、后马、后吕、代店、马海、大李、后杜等,约占双音节村名总数的6.9%。

2、三音节地名平仄搭配情况

平声相连37个,如长直集、牛官屯、东石人、西石人、东郭庄、东山头、杨刘庄、前张庄、肖刘屯、西吴庄等,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34.6%。

平平仄8个,如刘三口、胡连井、黄河李、河清口、鸭子李、三皇庙、周村铺、三官庙,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7.5%。

平仄平15个,如中李楼、东纸坊、石腊屯、张马街、中李庄、接骨张、前赵垓、汪孟屯、王固堆、沙土集等,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14.0%。

平仄仄4个,如十里铺、梁宝寺、王大堰、西大李,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3.7%。

仄仄平8个,如宋李庄、后赵垓、燕尾河、后老屯、苦水张、大碾王、进士张、赵土屯,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7.5%。

仄平仄10个,如卧佛寺、董山后、赵山岭、引河北、顺河李、靳粮店、菜庄李、大刘庙、店子庙、瓦屋李,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9.3%。

仄平平19个,如邵官屯、虎头山、武翟山、李山头、李花园、顺河集、孟姑集、四合庄、老僧堂、土山桥等,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17.8%

仄声相连6个,如响水口、寺后李、大庙李、五老洼、大路口,约占三音节村名总数的5.6%。

3、四音节地名搭配情况

仄平平平3个,如土山集东、土山集中、土山集西。

平仄平平3个,如南武山东、南武山中、南武山西。

平仄仄平1个,如长坦纸坊。

三、小结

由上文中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嘉祥县行政村双音节村名以双平声居多,三音节村名以平声相连居多,这是嘉祥县行政村村名的特点,也是特定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褚亚平.地名学论稿[地方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如龙.地名与语言学论集[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3.

[4]李君.宁夏地名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本源[D].北方民族大学,2010.

[5]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6]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

[7]李莉莉.曲阜市街巷地名的语言与文化[J].学语文,2010,(2).

[8]梁文英.浅析嘉祥县纸坊镇村名[J].语文学刊,2009,(18).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中国名山文化的特点初探 下一篇: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健康和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