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歌走进学生的习作世界

时间:2022-10-18 08:36:24

让儿歌走进学生的习作世界

儿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短小精悍的形式、朗朗上口的韵律,一直被人们视为启蒙教育的珍宝。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确实,让学生对儿歌进行仿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更能教会学生积累语言,激励学生想象创造,促使学生迅速提高写话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儿歌仿写呢?

一、易中生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刺激方式。儿歌富有童真童趣,其形式简约活泼,内容浅显直观,所描述的都是简单的事物,不必进行文字上的刻意追求,所以易于创作。

第一次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儿歌仿写,我选择了:爸爸属虎,我属羊。瞧!

“小羊”胆子大不大,敢和“老虎”亲嘴巴。当大屏幕上出现这首儿歌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大声吟诵了起来。一遍过后,一些学生窃窃私语:“这是生肖嘛!”

“我知道我爸爸妈妈的生肖”……一些学生则是抿嘴偷笑:“这么滑稽的。”“我也敢和‘老虎’亲嘴巴”……更有甚者当场张口就来:“爸爸属羊,妈妈属羊,我也属羊,一家子都是‘羊’。三羊开泰,真幸福!”

像这样类型的儿歌浅显易懂,极易促发学生情感,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心中所想。就这样,学生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仿写,虽然是无意识的仿写,但却非常流畅、自然。仿写的兴趣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了。

二、物中引趣

引趣,实际上是诱感。通过引趣,萌动学生的情感,使之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习作教学讲究的是教师导源,使习作言之有物。儿歌中所描绘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一幅幅美丽的图卷:

蝴蝶飞,飞过竹篱笆,变成一朵花。

夏天的雨,是魔术师,变条彩虹,挂在天空。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南瓜越老皮越黄。

……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知道,不仅每一个物也像人一样有烦恼、愿望,物物皆有,物物各异。以情感写物,产生眼睛里什么都是文章。仿写的情感就如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三、仿中悟趣

南宋大文豪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儿歌中文字优美、妙趣横生的句子,往往是学生在学习时最感兴趣、最乐于仿写、也最容易让他们在仿写中体会到成就感的句子。在仿写课上,我一般设计四个环节。以《指甲钳》为例:首先,欣赏儿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其次,仿一仿,改一改,续一续。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指甲钳像小狗,喜欢亲亲你的手。哎呀!指甲太长了,啊呜啊呜咬几口)让学生能抓住特点,找到仿、改、续的支点。第三,读一读,创一创。在读中思考:“这首儿歌是怎么写的?”,思考中发现儿歌的编写结构,在此基础上读一读,再创一创《转笔刀》,最后让学生自选题材编一编。最后,赏一赏,悟一悟。通过欣赏别的学生的仿写作品,学习借鉴,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编写儿歌的境界。

附:学生的仿写作品:

《卷笔刀》:卷笔刀,像小兔,喜欢啃啃我的笔。哎呀!铅笔断掉了,咯吱咯吱刨尖了!《小橡皮》:小橡皮,张大嘴,喜欢亲亲你的纸。哎呀!写错了,啊呜啊呜咬几口!《小香皂》:小香皂,像小鱼,喜欢在你身上游。哎呀!太脏了,游呀游呀真干净!经过教师的细细点拨,学生仿写的视觉就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

四、诵中激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班级小诗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激趣法。每天的整理课,前五分钟先四人小组吟诵仿写的儿歌,再推举一位代表上台吟诵,我负责将上台吟诵的作品汇集打印,在板报上加以展示,供学生和家长欣赏,并在每日的晨会课上全班齐声吟诵。通过这种方式的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仿写热情。这样,仿写的效果就犹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了。

儿歌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不妨让我们从仿写儿歌开始,叩开习作教学的大门。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品读细节 点亮阅读人生 下一篇:深入解读词句 真正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