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8 07:44:20

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人才,加强对人才的信息化培养是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构建了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了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77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146- 02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人才,信息化的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人才信息化是河北省信息化建设最短缺的资源,怎样加强人才信息化的培养是河北省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提高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1 人才信息化的内涵及其具备的素质

1.1 人才信息化的内涵

人才信息化是指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才,包括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等,对这些人才进行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使这些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工具,运用熟知的信息理论,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1.2 人才信息化应具备的素质

(1)要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要求人才对工作中涉及的信息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很好的驾驭信息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人才,只有具备这样的信息意识,才能够在自身所在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

(2)熟练掌握最新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能力。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异常迅速,作为信息化人才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熟练掌握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并且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2 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分析法,将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划分成若干部分,并逐步细分,直到每一个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结合人才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本文建立了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A1)、人才信息化培训指标(A2)、人才信息化能力指标(A3)等3个一级指标,以及。集成统一网络覆盖率(B1)等8个二级指标,如下表所示。

3 实证分析

由于人才自身的特点很难用具体的数字给予简单的评价,因此,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3.1 权重的确定

通过组织河北省人才信息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对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因素所占的比重进行打分,经过多轮评价,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权重W=(0.5,0.25,0.25);人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权重W1=(0.41,0.26,0.33);人才信息化培训W2=(0.2,0.4,0.4);人才信息化能力W3=(0.7,0.3)。

3.2 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针对构建的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记Vi(i=1,2,3,4,5)表示人才信息化发展的水平,V1,V2,V3,V4,V5分别表示发展水平的程度高,较高,中,较低,低。采用德尔菲调查法,请10个专家人员对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以人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例,通过模糊统计方法,求得人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A1综合评价的结果M1:

M1=w1×R1=[0.41 0.26 0.33]×0 0.2 0.3 0.4 0.10 0.3 0.5 0.2 00 0.3 0.4 0.3 0=[0 0.26 0.38 0.32 0.04]

同理,分别计算出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M2、M3的值。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由M1,M2,M3,计算出第一层次因素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M。

M=W×R=[0.5 0.25 0.25]× 0 0.26 0.38 0.32 0.040.24 0.52 0.22 0.02 0 0 0.17 0.33 0.37 0.13=[0.06 0.30 0.33 0.26 0.0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属于中等水平,这一评价结果与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实际状况相一致。从总体上看,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在硬件设施方面水平较高,而在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是人才信息化能力水平程度较低。

4 提升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对策

(1)人才信息化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人才信息化,如果只依靠学校的培养其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要鼓励企业增加对智力的投资,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技能。

(2)校企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就是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制定,承担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将具有信息化实战经验的一线专家和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化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步入企业之前,先补足自身所缺乏的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熊延松,倪明,胡晓艳.人才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的内涵与界定[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616-1619.

[2]丁民生.信息化人才与我国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J].人才开发,2007(8):20-21.

[3]郭东强.福建省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及其培养[J].现代情报,2002(8):125-127.

上一篇:基于大型复杂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云计算安全风险与保护技术的框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