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8 06:53:03

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技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预决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预决算体系的不健全、人才的缺乏等,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在预决算工作的管理是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预决算;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O225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的预决算的内容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即在建设项目初期,因无法对建筑工程的部分数据进行周末详和具体的评估,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总造价进行初步的评估计算时,只能依靠现有资料和相关数据

2、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即是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初步阶段,依据其设计机构提供的相对精确的项目整个过程费用计算文件,通常被国家当成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投资根据。概算的基本依据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图纸、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收费标准等,因此设计概算比投资估算更为详细具体。

3、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施工图纸、施工合同、预算定额和收费文件等作为主要根据。简单来说,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通过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的预算负责人的共同协作,对建筑工程的总造价进行计算。因此施工图预算经常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

4、竣工决算

在建筑工程建造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施工方出具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文件,再由建设方通过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认可,竣工决算便可形成。

二、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

1、预算定额不完善

工程预算主要是以工程的设计图纸、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为依据,预先计算和确定工程建设中每个项目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就我国目前工程预算的现状来看,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经常会出现调用定额概念的现象。比如说在对房屋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往往会参照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标准进行定额。由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施工材料以及质量需求均不相同,因此在工程预算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如果将所有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都制定为统一标准,那么势必会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2、造价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严谨,预算编制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某些施工企业不能全面了解相关规定,在制定预算编制时总会“差东漏西”,不能准确地获取和反映市场信息,造成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管理失去了指导意义。同时,预算编制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概预算编制水平有限,不能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制定编制时不能对工程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造成了编制不完善。

3、计算方法存在的偏差

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预算时存在一定的定额差异,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预算定额的不正确,另一方面是由于计算的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例如:建设住宅楼时,经过多方面的调查资料及工程实例发现,预算定额不健全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定额偏差,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工程价格、建筑材料、市场行情、材料变化等造成工程预算失控,预算金额偏高。虽然预算的定额是统一标准,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预算定额很大程度上存在偏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预算机关在尽量的避免技术差值,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工程项目不断增高,各地的预算编制、预算定额不同,更加剧了预算差值。

4、缺乏政策有效的激励政策

一般情况下,大企业拥有自己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中小企业却很少专门的成立预算人员进行管理。据统计,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工程预算一般是在工程开始后进行,随着工程结束而结束。当预算管理人员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又因各种原因工作调动,这样预算工作又被搁浅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预算部分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预算部门不能留住人才,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在一定情况下影响预算的结果。

三、加强预决算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预决算管理机制

管理工程预决算有许多部门共同处理,这些部门有施工企业、国家机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银行这些政府机关,这些机关需要好好协调和相互合作才能处理好工程预决算中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让一个效率高、和谐、先进的预决算管理机制就可以产生了。在这种机制管理下,各部门共享信息,各尽其责,使工程设计经济成本得到正确制定,工程预决算得到合理处理,建设资金得到正确公开的处理,使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进一步完善相关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为了有效的解决工程预决算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我们还要注意积极的对相关工程预算定额体系进行完善。在编制和审核工程预决算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程预算定额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价格数值。对于定额预算过程中的借用问题,各单位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地质和属性进行分析,根据定额方便合理地与其适应,从而使定额体系一步一步规范化。对新发生的现象,一定不能忽视,反而要予以严密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地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新出现的根源所在。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例如材料使用情况和工人工作情况,以及材料单价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等都要予以密切的关注。从而不断完善整个工程预算定额体系,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3、加强工程预决算的复核力度

3.1做好前期相关准备事宜

预决算工作人员要注意认真的审核施工图,确定图纸上的各项标注准确、详细、清晰,可以顺利的依次识读。同时,还要详细分析预决算编制说明,全面把握整个工程的实际内容。并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性质等,积极地通过多方面渠道以及收集单价信息等。

3.2抓住审核要点

在对工程预决算进行复查和审核的时候,预决算工作人员要注意抓住审核要点。具体来讲,需要注意的药店有工程项目的具体划分情况,项目设立的情况,以及划分方法和定额项目的符合情况等。如果经过审核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预决算工作人员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修改通知书,同时,还要深入市场,密切关注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

4、不断提高预决算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工程预决算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单位要积极的财务多种措施,不断提高预决算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首先,单位要注意提高预决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同时,预决算工作人员还得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预算人员要掌握专业的工程技术知识,工作中要有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各种预算软件和辅助软件能熟练使用,套用定额和各种取费业务也要熟悉。工程的实际内容要多多掌握,而且迅速熟悉新的材料、工艺和方法,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多请教,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工程。

5、保证现场签证的准确

完备施工资料的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一定要做好现场签证工作。从而实现责任的明确划分,避免日后出现责任划分问题,避免留下隐患,以免日后出现无法确定到底该由哪一方来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如果实际情况需要更改设计和技术措施的时候,预算人员一定要认真的分析是否合理和准确。并且要掌握取真实可靠的证明材料,将能够证明的各种图纸、数据文件和合同等要妥善保存。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还要核实事件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务必做到实事求是。而且要合理计算,将现场签证工作做细做好。

结束语

作为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预决算手段,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工程预决算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失控,所以,建立科学的、完善的预决算体系,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成为工程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提高了预决算水平,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成珍.对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姚建梅.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上一篇:预应力锚杆在高速公路大跨度隧道中的应用 下一篇:医院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