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8 06:46:37

浅淡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245-02

语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百科之首,那是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人们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作为百科之首的语文,在初中学里却不被学生所看好。因此,初中学的语文教学令许多语文老师倍感头痛。当然,这跟进入初中学的学生极大部分是自小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所以基础一度落差有关,再者,他们进入初中学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又自视为语文与他们的就业没多大关系,因此,初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几乎降到了冰点。尽管语文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们就是无动于衷,这确实令许多语文教师哀叹不已!当然,造成这种局面,我们语文教师也不能完全把责任归结于学生,语文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码你备课时没备好学生这块。怎样才能做到让初中生喜欢语文,重视语文,让语文真正成为他们今后就业人生的庇护神呢?笔者认为不妨尝试以下几点做法,兴许能收到点滴效果。

1活动教学法

“新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充分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被灌输的对象,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语文实践课。既然如此,语文教师大可不必把语文课演化成“诵经课”,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模拟演示课、表演课、问题探讨课、朗读比赛课,用这些生动可感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因为比较枯燥,应用文一直是同学们最不愿意上的课。在讲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应聘”这一节时,我设计了现场招聘情境,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语文知识的运用,还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实践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锻炼。

2 实践探究法

在讲授“调查报告”时,可鼓励学生到市场去采访、调查,然后形成可行性报告,在班上展开讨论,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 激趣导学法

初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不甚感兴趣,你要是布置学生主动阅读课文,估计有80%学生准在打瞌睡,或在闲聊。但他们好奇、好动、耐不住寂寞,我们语文教师要抓住中职生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我们教师不妨先“激趣”,后“导学”。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教师可以投其所好,先描述林冲武功如何如何的了得,当学生因教师生动的讲述而进入“角色”时,教师的讲述突然中断,并设置悬疑――“一个武功如此了得,并有自己称心职业的人,他怎么就会毅然放弃理想的职业而入草为寇呢?欲知其中详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样,学生会很乐意地按教师的吩咐主动阅读课文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4 功用诱导法

“书到用时方恨少”,每个人都有实用主义价值观,我们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讲授有关票据的书写时,教师一进入教室便随意让几位学生模拟写一张借款“借条”给教师,教师将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借条挑选出来,老师在数据处添加或篡改其中一个数字,使数额成倍增加,让班上其他学生饰演公证人,硬要写借条人还债主借据上书写的金额。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票据书写的重要性。这样可使学生原有对语文学习的淡然瞬时转化成“我想学”的动力,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教无定法,又一定有法。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师就得在“教”方面多花心思,切实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谈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作文创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