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手机原理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6:34:33

项目教学法在《手机原理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融合了电子技术、高频电路、移动通信、SMT技术、专业英语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以实验室为平台,以项目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手机原理的认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手机维修的综合技能。

一、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职业认知水平的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指的是以完成一项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条件

(1)该项目具有明确的任务要求,项目过程包含有一定的教学内容, 同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该项目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3)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该项目能让学生接受职业情景的陶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形成职业人意识。

(5)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6)该项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以前没遇到的实际问题。

(7)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8)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对项目教学过程和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

(三)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理念

该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手机维修所需的个人能力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然后在课堂中边学边做,最后参加“通信终端维修证(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证,检验学习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项目任务

本人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学生对相关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了课程项目教学的总任务,总任务如下:一、学生要掌握手机的整机组成框图,能分析和读手机的电路图(包括手机组成框图、手机元件分布图和手机电路原理图);二、学会手机维修过程中所需的焊接工艺;三、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四、手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维修。学生通过学习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以及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按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学习任务(即项目工作任务)和项目能力目标要求。

(二)认真处理教材,全面把握好教材

《手机原理与维修》教材共有14章,共72课时分两个学期学完成,所以对教材必须进行认真处理。理论教学共10讲(每学期5讲),重点介绍手机的理论知识和通用的手机信号电路结构知识,实训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分析测量手机信号与拆焊手机元器件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此阶段学生的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走访有关的手机维修店,观察手机维修店配备的仪器工具有哪些,观察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对从事手机维修的工作环境和仪器工具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也培养交流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理论知识学习阶段

此阶段项目工作任务和项目能力目标要求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掌握手机的整机组成框图和信号的流程,理解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能对典型电路的关键元器件分析,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有难度,笔者采用复习、启发、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先与学生一起分别复习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及数字通信的组成框图,了解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工作情况和信号流程,数字通信中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明白到:数字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之一,手机是可以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而且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受到控制,由此得知手机电路基本结构是接收机和发射机电路,加上控制单元及有关电路组成,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手机的整机组成框图和信号的流程,学生也为后面理解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故障手机的维修实训打下基础。

(五)目实施操练阶段

本课程是与“通信终端维修证(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和考核的,按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的技能要求,学生应能掌握常用仪器工具的使用、焊接工艺、软件故障的判断与维修、主要信号点的测试、功能电路的测试、故障机的维修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要掌握以上技能,则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训和实操来达到目的。实训操练是学生获得操作技能,培养职业活动能力,形成职业人意识,提高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学校的有关实训场地完全是按照实际的手机维修工作环境设置的,每个学生实训时按工位进行操作。

在实训操练阶段,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做好示范讲解和操作分析,强调安全操作规范,介绍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关键点在哪里,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操作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使学生对有关操作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认识,为规范化地执行每一个操作动作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再进行练习。

(六)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在学生的操作训练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在实训指导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碰到问题时,不要马上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小组同学讨论解决。学生通过实训操练,锻炼和提高了职业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七)师生共同进行项目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的效果由完成项目教学的情况来衡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评价时注意对项目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可分为优、良、中和差四个等级,平时的实训操练评价,更重要的是,学生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能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设计教学评价表时,对每一个基本操作动作、每一个基本流程都进行认真评估,会对学生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对于本课程来说,学生最后能参加“通信终端维修证(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证,顺利通过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考核,获取职业技能证书,也就完成了对项目教学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与运用“项目教学”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在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下,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制定了项目任务前提下,使各个学生对自己能否完成指定的任务充满了期待,也使学生关注着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与完成质量。在提升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又兼顾了个别能力更强学生的发展空间,可以让学生顺利考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也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工作的环境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能力共同解决它,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机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来说很有针对性,为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心有“图象”一点通 下一篇:劳动实践教育应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