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剂搅拌站建筑设计与思考

时间:2022-10-18 06:21:52

融雪剂搅拌站建筑设计与思考

摘要:近几年的冬季暴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活动,使除雪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融雪剂搅拌站自然也成为十分必要的建设项目。本文结合工作中设计的实例,探讨出一些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具体项目对融雪剂搅拌站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分析其功能,另一方面重点考虑工业建筑的节能理念。

关键词:融雪;融雪剂;搅拌站;节能;建筑设计;市容环卫;市政工程

Abstract: The winter storm in recent years,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activity of the people,the snow removal work is facing a severe test,while the snow melting agent mixing station also has become the necessary construction project. At presen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similar to snow melting agent mixing station still in research stag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work in the design of some examples, explore so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rough specific project of snowmelt agent stirring station building design are analyzed, a analysis of its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focus on industrial building energy concept.

Key words: Melting snow;Snow melting agent;Mixing station;Energy sav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ity sanitation; Municip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我国普降大到暴雪,导致道路严重拥堵,路面积雪清除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北京市冬季除雪的主要方式是喷洒液态融雪剂和直接施撒固体融雪剂,而每年用掉的融雪剂达到千吨级别。随着扫雪铲冰工作提高质量、加快速度等高标准要求的提出,融雪剂搅拌站项目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2009年我们设计了朝阳区的融雪剂搅拌站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得到了一些思考和体会,在功能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本文将重点介绍该项目,为类似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1 建筑设计理念

首先,融雪剂搅拌站不是一般的民用建筑,它属于环卫方面的工业建筑。以前的融雪剂搅拌站就是地下几个大坑,非常的简陋,根本没有考虑工作人员使用起来的方便性、舒适性。近些年新建的一些融雪剂搅拌站包括了地上车间、库房、辅助用房、地下储液池以及泵房等等,可以说是正规的建筑了。作为生产服务的建筑,工艺设备、动力管线以及生产流程就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托。整个建筑的平面布置,流线的组织以及竖向设计,都要在生产工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并能适应由于生产设备更新或改变生产工艺流程而带来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内部关系图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此类建筑既要为生产服务,也要满足工作人员的活动需求,因而整体设计要以生产功能为主,细部设计要以人为本。

2 项目实例分析

2.1概述

朝阳区融雪剂搅拌站项目(以下简称搅拌站),整个项目占地40965.29m²,一期总建筑面积290.99m²,其中主体车间建筑面积223.97m²,辅助用房建筑面积66.52m²。该项目南面为辅助用房,采用砖混结构,紧邻其北面是框架结构的车间,地下构筑物为储液池,功能十分简单。功能的简单、工艺的复杂以及舒适、美观等多种要求,

使真正设计却不简单。

2.2整体设计

首先要认真研究工艺设备的布置、管线的走向以及池体的布局。搅拌站的一个大体量的空间就是地下储液池(1000m³),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将其设计成2个池体,中间连结空间为管道井,既节约材料又便于检修与维护,整个池子的布局占用可建区域面积的一半左右。出于施工便利、工艺流程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将主体车间布置在其中一个储液池的上方,并根据设备吊车来确定其大小与高度。辅助用房是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房,同时又是生产车间的附属用房,所以它既要接近工作地点,便于服务生产,又要避免噪声及流线的互相干扰。根据以上特点,我们从建筑平面的几种布局形式中选择了毗连式,即辅助用房紧挨生产车间,并且考虑采用通风的要求,把辅助用房放在南面,并单开一扇门,这样既便于管理,又不互相干扰。

搅拌站厂区内必须为大型车辆盛装液态融雪剂作业、正常行驶和调头等提供一个较大空间,因此,不能为提高绿化率而盲目种树,也不能为追求景观效果,把开敞的道路和整片的区域分割成不同的小块,最终将其整体做成硬化路面,以达到主要的功能要求。

2.3细部设计

细部设计最能体现设计原则,该项目主要体现在了人性化设计和节能设计两个方面。

2.3.1尺度

搅拌站车间内有一个大型设备——吊车,所以车间要做得足够高,体量也足够大,为了使整个建筑不再像碉堡一样缺少活力,在设计上就把高大的厂房屋顶做了一个琉璃瓦小坡檐,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车间的竖向高度感,使人觉得亲切。大号卷帘门可以满足设备的需要,而在其旁边设计的小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另外,建筑立面上用一些水平方向的横线条装饰,不但降低了建筑的视觉高度,也会带给人们一种宁静、舒展和归属的感觉。

2.3.2色彩

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它能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厂区内大型的起重设备、大量的流动车辆、堆积的各种材料,形成了一幅嘈杂的场景。而建筑作为一个背景,绝不能凸显其个性,整体的和谐才是追求的目标,因此,灰白色的基调,加上局部色彩的点缀足以。

2.3.3采光、通风

车间是人们工作的场所,而人们的生产活动又都是建立在视觉的基础上的,所以采光问题应妥善解决。由于车间高度超出一般建筑很多,如果只设计了近地面采光窗,那么室内的采光量肯定不够,所以还设计了高一层的采光窗,为了避免与设备管道的碰撞,车间的窗高控制在1.5m,这样管道管线就做到了有墙可依,整体的形象也没有遭到破坏。

2.3.4节能

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指建造过程本身的低能耗。体现在第一,要整个体型简洁、方整,没有过多的凹凸,尽量减少外部维护结构的面积,使其体型系数做到最小。第二,窗户是工业厂房中热损失最大的一项,既要求密封性好一些,又要求成本普遍可以接受,因此,选择双层玻璃的塑钢窗性价比较高。而窗墙比也一个重要因素,既要考虑采光通风,又要考虑窗墙比尽量小,这之间的合理性需要把握好尺度。第三,辅助用房的外墙均采用360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砌筑,建筑的整体做70mm厚的聚苯板保温隔热平屋面。第四,由于厂房内部很高,一般照明采用的吸顶灯不能满足室内照度的要求,而且比较费电,所以设计成两个高度的壁灯更加合理。一般情况下只打开人视高度的壁灯就可以满足照度要求,如果进行吊车检修等高空作业时,再打开上面的壁灯即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目的。

2.3.5防腐及安全设施

搅拌站建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腐蚀性强,如果防腐设计考虑欠佳,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墙体开裂下沉、内墙粉刷酥松脱落、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锈蚀、内窗腐烂锈蚀等现象,最终因危及安全而不能正常使用。目前,环氧树脂是市场上较为经济有效的防腐材料,首先在车间内部做300mm厚的混凝土地面,混凝土标号为c30,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池顶的钢筋。然后再在地面层上与墙面1.8m以下部分做环氧树脂防护层,厚度不小于2mm,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地面层不受腐蚀。同样,储液池内壁、柱子、顶板底面和底板均做厚度不小于3mm的环氧树脂防护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建筑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完全干燥后才可以涂刷环氧树脂防护层,否则起不到防腐的作用。

安全设施是建筑人性化在细部上的重要体现,而且关系到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对于5米多深的池体来说,首先照明设计必须做到位,以免因为视线不佳造成人员的摔伤。同时,为防止因地下空间作业缺氧而导致事故发生,我们把储液池的通风换气系统设计成池体里有排气管直接与室外连通。除此之外,各处的防护栏杆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如通风孔、检修孔、爬梯孔和吊车梁两边等重点部位,都要安装有足够强度的防护栏杆。

3 结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类似搅拌站这样的工业建筑设计,已经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方向逐步发展着,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设计出真正体现对人关怀的工业建筑。另外要逐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绝不是仅仅把某些设计手法或技术手段简单的进行叠加,而是建立在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与方法,并力求贯穿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搅拌站建筑的节能设计仅仅是个开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市政、环卫领域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廖祖裔.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李风.工业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潘兴强,付丽丽.工业建筑人性化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04).

作者简介:

张茜 (1982-),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环卫设施等建筑设计与研究。

上一篇:从类型学角度谈传统徽派建筑元素的现代运用 下一篇: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