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定制管理

时间:2022-10-18 06:06:09

论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定制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且交货期也不断缩短,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定制这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就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概念,大规模定制的实施途径,特别就我国的汽车工业目前在大规模定制这种模式下的敏捷供需链管理进行了探讨论述。

【关键词】汽车;定制;管理

1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概念

大规模定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开始形成的一种生产模式,它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通过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要。

2 大规模定制的实施途径

大规模定制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作为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替代者,它能系统全面地满足低成本、高质量、多品种、迅速及时、动态适应、极高柔性等传统看来难以实现的目标要求,是未来企业生产模式发展的新方向,实施向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有:

2.1 产品设计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

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客户之间需求的同质性将趋于减少、弱化,而异质性会不断增强、扩大。由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抛弃传统的按需求类别对客源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的方式,应将市场细分到终极限度,即把每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客户视为一个细分市场,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

2.2 产品生产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

在大规模定制中,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企业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要求对这些需求必须快速做出反应。这里,新技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2.3 组织结构和人员技能柔性化

为了适应定制化生产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客户保持高度的敏感,并使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迅速满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反应迅速的组织体系,以扁平型或网状的组织结构替代传统的锥型组织结构,尽量减少管理层次,缩短信息沟通渠道,并增加一线人员的能力和权力。

2.4 建立及管理数字化数据库系统

企业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数据库方式建立客户档案,以便在客户生涯的全过程中,持续追踪其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其提供终身化的定制服务。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不仅可以据此设计出完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推出的某项业务,寻找出可能需要此项服务的群体或个人,进而发掘新客源。

2.5 强调客户的参与

大规模定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变一般的市场导向为客户参与的市场导向,由客户亲自参与产品的设计。客户可以将各种产品模块任意拆拼、组合,甚至可以完全抛弃现有模块,提出纯个人的、全新的设计意愿和要求,然后由企业加以实现。

2.6 构筑互动式网络营销平台

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首要因素是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为此企业必须规划一对一的网络营销架构。该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平台:一是,维护客户关系的平台,其功能是让企业和客户能持续接触与沟通;二是,客户知识发掘平台,将搜集回来的客户相关资料,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找出隐藏在庞大资料背后的知识。从而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服务。

3 大规模定制下的汽车产业供需链管理

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和IT、服装等其他消费品一样,中国汽车也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从高速成长期逐渐步入成熟期,盲目购买的成分大大减少,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细分化则日趋明显。渐渐地,一种新兴模式正在形成,这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

3.1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需链管理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3.1.1 整合汽车企业内部资源

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种环境下的汽车企业供需链与工业化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为全球汽车企业供需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机和加强汽车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手段。但是,以速度和准确性为前提的供需链对汽车企业提出两个很重要的要求,即汽车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汽车企业与外部资源的协作能力。汽车企业如果缺乏高效率的内部资源整合将对市场无法作出快速的反应,更不能有效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

3.1.2 把握真实需求,快速组织供应

供需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与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因此,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汽车企业供需链欠缺的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之间的联系,使有关供应和需求信息无法反馈给供需链,导致供需链对需求变化反应的滞后。因此,供需链管理应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快速整合外部优势资源组织供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进行定制生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2 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管理主要特点

3.2.1 供需链结构不稳定

供需链结构随客户需求而经常变化,实际上它是一个虚拟的供需链。在大规模生产中,由于汽车企业产品品种单一且长期保持不变,因而供需链上下游之间可维持较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由于市场需求呈现出个性化、易变性等特点,汽车企业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会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选择与之有着资源和能力方面互补的供应商结成新的联盟。

3.2.2 供需链中的牛鞭效应较小

基于以客户需求的拉动为主的供需链,其牛鞭效应较小。牛鞭效应是指需求的波动程度沿着供需链上游方向呈现出不断放大的现象。牛鞭效应的产生有多种原因,需求预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最终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完全是根据最终客户的订单来安排的,因此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供需链的后阶段,供需链是市场需求拉动型的,而非生产推动型的,从而减少了供需链中由于需求预测所引起的牛鞭效应。大规模生产的供需链是推动型的,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则是以需求拉动为主、推拉结合的供需链。

3.2.3 供需链具有敏捷性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是以提高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并具有敏捷性的供需链。在大规模生产中,供需链以预测数据安排生产,生产在需求之前,供需链追求的目标在于如何提高供需链的效率和降低供需链的成本;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供需链以客户定单为依据来安排定制产品的生产,与大规模生产相比,大规模定制生产存在着时间上的劣势。

3.2.4 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密集型的供需链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只有当因特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发展时,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才会充分发挥其优势。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是基于因特网的供需链,供需链中的各节点通过因特网技术相互联接,加速信息在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传递和共享,使从客户定单的获取到定制生产的分配能够在瞬间完成,从而提高供需链的敏捷性。

4 结语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结合了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定制产品。但是这种生产模式的实施会面临一些难题,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汽车企业在转变生产模式时,必须对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管理加以区别,根据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特点,建立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供需链管理理论与实践,以保证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龚国华,王国才.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2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但斌.大规模定制.1版[M].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高碳锰铁P、Si、Mn元素的偏析情况及取样方法对...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农业供用电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