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万年前的末日和新生

时间:2022-10-18 05:46:20

从大约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开始,恐龙这一类体型庞大的脊椎动物统治地球长达1亿5千万年之久。然而,翻开地质岩层这部史书,人们却发现恐龙的辉煌几乎在一夜之间戛然而止。经过一场末日浩劫,一次世间炼狱,大部分繁荣的生命荡然无存。然而,一个崭新的生命时代也由此悄然开始。

一层神奇的粘土——发现K-PG界线

故事还要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讲起。

沃尔特·阿尔瓦雷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名教授,就职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系。当时他正在意大利中部的峡谷做研究。峡谷是做地质研究的好地方,不同年代的沉积层,一眼便清晰可见。他发现在白垩纪与古近纪石灰岩层中间,夹着约1厘米厚的粘土层——这就是白垩纪一古近纪界线,即K-PG界线(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沃尔特带回了一块岩块标本向他的父亲展示,并提出一个猜想:粘土层代表着一场生物大灭绝,它是恐龙和其它生物灭绝的标志点,因为很多生物只发现于这个粘土层以下,粘土层之上就再没出现过。也就是说它们只在比这个年代更遥远的时代存在,而在粘土层以后的年代中,它们销声匿迹,究其原因,却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

沃尔特的父亲刘易斯·阿尔瓦雷斯在物理学界大名鼎鼎,他是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将K-PG界线粘土送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弗兰克·阿萨罗和海伦·迈克尔一起研究它的构成。

通过同位素测定,他们发现该土层形成于大约6500万年前。通过和普通岩层对比后,阿尔瓦雷斯发现K-PG界线粘土样本中铱元素浓度很高。铱——钢笔尖上的金属,它坚硬而非常稀有,在地球地壳中实属罕见,但在地球地核中含量充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存在着丰富的铱,那就是在小行星上。因此阿尔瓦雷斯认为,在地壳中发现高浓度的铱,可能是和小行星等天外来客有关。

与此同时,他们在检测K-PG界线中的矿物构成时,发现其中有着细小的矿物结晶,比如撞击石英。这些结晶在陨石坑中也发现过,只有高温高压下才会形成,这也是猛烈撞击的重要证据。据此,阿尔瓦雷斯父子俩,以及核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和海伦·迈克尔在1980年6月的《科学》杂志上共同称,白垩纪-古近纪的生物大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

在后的几年中,他们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区的100个K-PG界线土层样本,丰富的铱含量更支持了他们的假设。而按照普通小行星中铱元素的平均含量计算,6500万年前飞向地球的小行星直径约为10千米,相当于一个曼哈顿大小!粘土层中的煤灰粒子和木炭等燃烧产物,则是当时一场全球性大火遗留的痕迹。

玛雅人的天然井——陨击坑在希克苏鲁伯!

阿尔瓦雷斯的假设得到不少人支持,但是要进一步证明这次撞击事件,必须要找到撞击点。研究人员发现,从美国的加州,越是向东南方向走,K-PG界线土层就越厚,到达加勒比海甚至能厚达1米,其中撞击石英的含量也逐步增加(撞击石英含量与所受到的压力有关),这可能暗示着撞击就发生在加勒比海一带。但即便如此,撞击坑依然“下落不明”。

1978年,地质学家格伦·彭菲尔德为墨西哥石油公司从事勘探工作,勘探地点位于墨西哥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尤卡坦半岛。所得资料显示,在墨西哥海岸一带的0.75千米深处,有一个马蹄般的巨型大坑,直径约为180千米,中心正位于当地的希克苏鲁伯村。从特殊的地形推断,彭菲尔德认为这里曾经发生过灾难性事件。在没有得到墨西哥石油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他于1981年在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上公布了这一发现。

与此同时,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生阿兰·希尔德布兰德在海地考察加勒比海区域的K-PG界线时发现,其土层除了具有高铱含量、撞击石英等陨石坑特征之外,还混有杂乱的岩块,从而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撞击所引发的海啸带来的,而这个撞击点就在附近。

更多的证据接踵而至:他们调用了墨西哥石油公司当年的钻井样本,找到了火山岩石中常见的一种“安山岩”,发现岩层有震动变质的迹象,而且所含成分与K-PG界线相似。更有意思的是,人们从一组卫星资料中发现在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奇琴伊察,有许多古玛雅人用来祭祀的“天然井”,其分布与撞击坑完全符合。这些“天然井”正是撞击坑边缘的滑动和塌陷造成的。这些证据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希克苏鲁伯就是当年的小行星撞击点。

真实的科幻片——6500年前的末日浩劫

让我们再现一下6500万前的希克苏鲁伯。

这一天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恐龙们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丝毫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外太空,一颗直径约为10千米的小行星以30千米/秒的速度向地球呼啸而来,直冲加勒比海。地球在数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敲敲撞撞的事情发生过不少,小块的陨石或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或落在地上只砸出一个小坑,很多陨石还被月亮抵挡了,而像这一天那样遭到10千米直径大小的小行星撞击,确实是上亿年,乃至十亿年难遇的。

撞击发生了。

撞击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撞击区域内的所有生物迅速被摧毁。由于撞击所引发的海啸也从墨西哥湾一路加速,蔓延开来。海啸足有100米之高,陆地迅速沦为一片泽国,动物避之不及。瞬间产生的高温,使石块熔化。石块、熔岩弹漫天飞落。一部分石块甚至被击出大气层,进入环绕地球运转的近地轨道。在地球引力和高空大气阻力的影响下,不久后又在世界各地坠落。在下坠时因为大气的剧烈摩擦,使这些石块成为一个个火球,点燃了世界各地的远古森林,一场全球大火灾发生了。也许有一部分动物幸运地躲过了一开始的猛攻,但这仅仅拉开了灾难的帷幕。

燃烧所产生的厚重烟尘弥漫在空气中,遮蔽了阳光,寒冷且昏天黑地的日子由此开始。光合作用的植物无法生存,食物短缺随之出现。然而更为不幸的是,撞击发生地尤卡坦半岛的岩石中含硫量丰富,高温燃烧导致大量硫氧化物产生并释放到空气中,它不仅对周围的生物有即时的毒害作用,对气候也有着长期的影响。加之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能反射阳光,这使得寒冷的日子更加漫长。但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植物也在奋力的重生。随着时间推移,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在逐渐回落,气温渐渐有所回升。但这却不是美好世界的预示,因为二氧化硫以酸雨形式落下,好不容易重获新生的植物再一次遭到摧毁。

经历这一切之后,气候的变化却也远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就此回归正常,灾难远没结束,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球变暖。岩石和森林的燃烧,释放出数十亿吨温室气体,它们能在大气中停留长达几百年,使得地球以每100年20摄氏度的速率迅速升温。急速的全球变暖,让大部分地方变为荒漠,原本已经饱受磨难、脆弱不堪的生态系统完全崩溃。

尘封的世界,还是新时代的来临?

K-PG界线尘封了恐龙和当时大部分生物的辉煌,为我们展示了其噩梦般的最后一夜——猛烈的撞击、凶猛的海啸、全球性的大火,接着是持续的寒冷、酸雨、长时间的干旱。植物逐渐死亡,食物链断裂,以植物为生的食草动物也注定没有好结局。随后导致肉食动物也没了能量供应,最终等待它们的则是死亡。与当时地球上将近70%的生物一起,昌盛了近1亿5千万年的恐龙家族也在顷刻之间消失无踪。如此严酷的气候环境持续了将近数千年。虽然看似漫长,但对地球演化的历史长河而言,仅是眨眼一瞬。

但生命总是在持续和更替,恐龙灭亡也不能完全归为“坏事”,它为新物种的诞生和发展让开道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哺乳动物。虽然与恐龙相比它们体型实在太小,但恰是这个在恐龙时代使其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特征,才使得它们能躲过劫难,到达今日的繁盛——小行星撞击时,娇小的体型减小了被飞溅的岩石和熔岩弹击中的概率。同时它们还设法逃离地表,比如挖个地洞或者压根就直接生活在地下,给自己的身躯提供一个藏身之所。

除此之外,杂食这一习性也让它们在面对恶劣生存环境时,更不容易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当然还有一点更是至关重要。与恐龙相比,这些幸存者们更懂得保护自己的后代,并不会把蛋产在暴露的地表,也不会在空旷无保护的地方哺育子女。比如,与恐龙关系较近的鳄鱼将蛋埋在地下,鸟类将蛋产在树上。而哺乳动物更是进化出了一种新的繁育机制——胎生,孩子的母体内发育,并受到母体的保护。

同样,若非这场浩劫,也许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

上一篇:时间轴:大数据时代的“生死簿” 下一篇:云计算“落地元年”之后的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