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腼腆的男孩是我的牵挂

时间:2022-10-18 04:59:49

去年秋季,我接手了七年级二班,班上一个腼腆可爱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汪全忠,是一名单亲留守学生。他的学习不怎么好,就连平时的家庭作业也很难完成,但是他在学校、班级组织的劳动当中所展现出的负责和任劳任怨精神感动了我,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格外关注这个腼腆的十二三岁的小个子男生。

可到了本学期期中考试前一周,一连两天,这个学生都没有来学校,也没有请假,这可急坏了我这位初出茅庐的新班主任,于是按照报名注册的联系电话联系到了他的家长,得知的答案是——汪全忠不想上学了,说什么也不来学校……

当天下午,我便第一次走进了汪全忠的家里,他的爷爷奶奶得知学校老师要来家里劝返自己的孙子上学,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等候着。见我真的来了,奶奶不停地说着一些客套的话。走进这个典型的农村家庭,我深深地震惊了,这个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家三人就生活在一间不足12平米的小屋里,用“家徒四壁”一词来形容毫不夸张,唯一值钱的就是爷爷奶奶喂养的用来换钱维持生活的四只老母鸡。

我问汪全忠去哪了。爷爷说,他刚背上背篓去拣柴禾去了。奶奶让我别急,她就去找。在奶奶去找汪全忠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和爷爷的交谈得知,这对耄耋老人有两个儿子,汪全忠是小儿子的孩子,孩子他娘在汪全忠7岁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住穷困的生活而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大儿子一家对两位老人不闻不问,他们只能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整个有老有小的家庭,小儿子北上打工维持家计,小孙子汪全忠的所有生活都由两位老人操持着,加之最近汪全忠百般不想上学,两位老人曾以死相逼要让孙子上学,但无济于事。说到这里,老人流下了无奈的眼泪,这时的我更是手足无措,心里酸酸的……

“王老师,你快来看看,全忠他不肯进来,你来劝劝。”我听到了门外奶奶急促的呼唤,急忙出去问怎么回事。奶奶回答,她找到汪全忠说他爸爸回来了,孩子高兴地往家里跑,但到门口时看见是我,就不肯进来了。我出门后看见汪全忠坐在离家不远的田埂上,不肯进屋来,我走上田埂看到半背篓刚刚捡回来的柴禾,侧翻在他身旁,我过去扶起汪全忠说:“走,跟我回去。”我背上柴禾和汪全忠一起走进了他家的小院。这时,天空中飘起了零零散散的雪花。

进了家里,我什么也没说,就搬起他家里一个火炉,在老人居住的一间小屋安装起来,汪全忠见状也过来帮我忙,这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为这对老人在居住的房间里安装好了火炉并生起了火。

我掏出兜里仅有的150块钱给了两位老人,让他们明天买点烧火煤,用来取暖,注意保重身体,并承诺有困难了及时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他们,两位老人老泪纵横。

看到这两位老人,看到这个腼腆的小个子男生,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我没有问汪全忠,这几天为什么不来学校,只跟他说了句“你书还读不读?”“王老师我读,我一定好好读。”孩子哭了,我也哭了。

拿起家里可以称得上木梳的梳子,我为他梳理了下头发,让他换上了学校捐助的裤子鞋子,我们一起踏上了回学校的路。走了很远,回头一看,两位老人倚在破旧的门框上远远地还在向我们招手。

回校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老师动之以情,就会胜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工作就容易做了,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不仅要走近学生身边,经常了解、关心他们,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用师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从小事做起,爱在细微处,共同关注孩子,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生活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教师履诺穿女仆装是堂“德育课” 下一篇: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失衡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