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逆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8 04:20:44

注重逆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摘 要: 逆向思维是指与人们常规的、正向的思维顺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当正向思维困难时,我们要注重运用逆向思维方式,突破习惯性思维的局限,克服常规思维中所遇到的困难,开辟新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逆向思维 创新能力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创新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思维的灵活性,而逆向思维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有“思维的体操”之称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善于正面思维,而且要注重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过后,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情况是由已知推出结论,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这种正面思考的思维定势。但有时拘泥于常规,束缚于正面思考的思维定势,困难棘手,步履艰难。事实上,事物都是辩证的,大与小、多与少、简单与复杂,都是相辅相成的。当问题的正面限制条件弱时,其反面的限制条件反而强,当从正向去思考困难时,如果善于逆向思维,注重逆向分析、逆向变形及正逆转化的限制条件,则往往可以开辟新的解题途径,避繁就简,优化解题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就能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转换角色,反面求证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说过:“若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定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我们在解数学题时,有一些问题直接推证难以入手或难以简明表述时,就要从反面的角度思考,把条件、结论角色转换,把结论的反面当条件用,通过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反面求证。具体地讲,是从否定问题结论入手,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将反设作为已知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逻辑推理导出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1:已知n是已确定的正整数,r=f(k)是使满足1≤r≤n的整数与满足1≤k≤n的整数对应的函数,且当k<k时,恒有f(k)≤f(k)。证明:存在整数m(1≤m≤n)使f(m)=m恒成立。

分析:本题中的m的大小不知道,函数的f的对应关系又不清楚,想直接从正面入手,要找到符合条件的m很难。正难则反,转换角度思考、寻求问题的证明,不妨试着把条件、结论角色转化,将结论的反面当条件用。若我们能够证明其反面不能成立,就能肯定其正面成立。

假设对任何m(1≤m≤n)都有f(m)≠m,则f(1)≠1。又由已知可得,当k=1有f(1)≥1,故推得f(1)≥2。据题设有f(2)≥f(1),所以f(2)≥2;而f(2)≠2,有f(2)≥3;同理可得f(3)≥4;……类推得f(n-1)≥n;f(n)≥n+1。

这与题设的1≤f(n)≤n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即存在整数m(1≤m≤n)使f(m)=m恒成立。

对于问题的结论以“否定”或“唯一”、“无限”形式出现的命题,或者探索性存在型问题,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从反面突破,也增强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逆向思考,执果索因

解题时,在顺向推理暂时难以发现求解途径,观察规律未能求得解的情况下,不妨逆向而行,从结论出发倒推回去,执果索因,从中捕捉信息,打开缺口,获取解题途径。所谓执果索因就是从肯定结论入手进行推理,推得符合条件或易证的命题,而推理的每一步均可逆,于是证得原命题成立。

例2:设a、b、c、d都是正数,求证:+≥。

分析:已知条件非常简单,按常规思维无从入手,我们试着逆向探索,姑且假设结论成立,一步步把问题转化,由果溯源,则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事实上,若假定+≥成立,则有a+b+2+c+d≥a+2ac+c+b+2bd+d≥ac+bd(a+b)(c+d)≥(ac+bd)ac+ad+bc+bd≥ac+2abcd+bd(ad-bc)≥0。

因为(ad-bc)是非负数,所以(ad-bc)≥0成立,又因为上面的推理每一步都可逆,故可证得原不等式成立,并且易知,当ad=bc时,不等式才取等号。

在问题的已知条件过于简单,而且条件与结论难以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如果只从正向思考,定会陷入僵局。反之,逆向追溯,往往给人柳暗花明、耳目一新之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灵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角度,运用补集

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探索中前进的。”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要善于改变思维角度,当遇到数学问题正向求解繁琐,甚至不能求解时,考虑逆向探求,运用补集思想,间接求解。所谓运用补集思想就是视要解决的问题为集合A,先考虑其补集CA的情况,求得补集,再利用U=A∪(CA),由所得的结果反推出A,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例3:已知b是实数,函数f(x)=x+bx+4,如果函数y=f(x)在区间[-1,1]上没有零点,求b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如果直接求解,必须考虑f(x)=0在<0,≥0-<-1f(-1)>0和≥0->-1f(1)>0三种情况才能综合求得b的取值范围。改变思维角度,从其补集入手,则可避免讨论。

y=f(x)在区间[-1,1]上“没有零点”的集合之补集则为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的集合。设函数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因为根据韦达定理可知道,由f(x)=0有xx=4。若y=f(x)在[-1,1]上有两个零点,则|xx|≤1,显然矛盾。所以也只有一个零点)。

由函数性质可知,a>0,其图像开口向上,故y=f(x)在[-1,1]上有零点的充要条件是f(-1)f(1)≤0。即(5-b)(b+5)≤0,此时解得b的取值范围为(-∞,-5]∪[5,∞)。

由补集反推,当-5<b<5时,y=f(x)在[-1,1]上没有零点。也就是原题目所求的b的取值范围为(-5,5)。

有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比较简单,而结论却比较复杂或不很明确,这些题目难以直接求解。这时应用逆向思维,从题目结论的“补集”入手,会增加推导的条件,或者供所考虑的情形较为简单,使推导较易进行,避免陷入困境,突破定势,发散思维,实现创新。

四、变换主元,反客为主

人们受思维定势影响,在解题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地位比较醒目的主元素上,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若能变换主元,反客为主,常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4:已知a∈R且0<a<1,求证:对于x>0,x≠1时,都有不等式2lg<lg恒成立。

分析:根据对数的性质可知要原不等式成立,即<成立,也就是证明(a-3a)x+2ax+(2a-2)x+2x-2<0()

学生由于思维定势,易把此题看成关于x的不等式讨论,则()是关于主变元x的四次不等式,再证下去,思路受阻。但()式中有两个变元,参变元a的最高次是2,我们变换主元,反客为主,把a看作主元,则从原来的四次式转化为关于a的二次式,即令g(a)=xa-(3x-2x-2x)a-2(x-x+1),a∈(0,1),问题转证g(a)<0则能柳暗花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事实上,关于a的二次函数g(a)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有g(0)=-2(x-x+1)=-2x-+<0。由x>0,x≠1,有g(1)=-2(x-1)(x+x+1)<0,故有g(a)在a∈(0,1)上恒为负,也就是说g(a)<0在(0,1)上恒成立,则()式成立。

由此可推得原不等式2lg<lg恒成立。

本题的关键是变换主元,以参数a作为自变量而构造函数式,不但降次,还将不等式问题转变成二次函数在某闭区间上的值的问题,化繁为简,出奇制胜。在一个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是关键,往往一反常态,反客为主,使问题更明朗化,更具有灵活性,能巧妙地解决问题。这样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而不让学生的思维只注意在某一点上,导致解题思路搁浅,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五、揭示规律,逆用关系

不但是数学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可逆,有的函数也可逆。且当函数存在反函数时,互为反函数之间存在着值域和定义域互换性关系,即f(a)=bf(b)=a;奇函数的反函数仍是奇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增(减)函数的反函数依然是增(减)函数。所以在求解函数问题中,当正面思考受阻或按常规方法不胜其烦时,能在对通法的深思中把握规律,逆用反函数关系,也就是利用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关系,把求与原函数(反函数)有关的问题转化为求与反函数(原函数)有关的问题,则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5:求函数y=的反函数的值域。

分析:解本题的常规思路为先求反函数,再考察式子的取值范围得出所求函数的值域,显然繁杂。但若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间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则能使问题解决得简洁、明快。

例6:已知函数y=f(x)是奇函数,当x≥0时,f(x)=3-1。设f(x)的反函数是y=g(x),则g(-8)=。

分析:本题在解决过程中学生容易想到的是用直接法求解,即先求得函数的反函数,再求反函数的函数值。但若应用互为反函数间关系,则可简便求解。

y=f(x)是奇函数,所以其反函数y=g(x)也是奇函数,先求g(8),即令3-1=8,解之得x=2,也就是g(8)=2,因此g(-8)=-g(8)=-2。

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免求反函数关系式,当函数的反函数比较难求时,应用这些关系求解显得更为简捷。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函数的反函数都存在,这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完备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

六、逆向观察,以退为进

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情景较复杂,感到“进”有困难,或无路可“进”时,我们逆向观察,善于联想,不妨运用“退”。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抽象退到具体、从一般退到特殊的情况中,使思路明朗,寻找解答方法,再回到原问题中求解。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要足够地退,退到我们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总之,我们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地退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平台上,以退为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7:已知a,a,…,a,a都是正数,求证:

(n)-≤(n+1)-。

分析:求证式子比较复杂,并且已知条件与求证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太明显,直接推进似乎无路可“进”,我们试着“退”来考虑。

退一步:当n=2时,2-≤3-①

化简:-2≤a-3,即3-2≤a,

两边除以a(a>0)得:3-2≤1(由于a,a,a都是正数,则>0)。

又退一步:令=m(m>0)代入上式得:3m-2m≤1②

分三种情况进行推理②式成立。

(1)m=1时,3m-2m=3-2=1,所以②式成立。

(2)当m>1时,因为m>1,m>m,所以有2m>1+m。又因为1+m=,m-1>0,所以2mm-1>m-1,即3m-2m≤1,所以②式也成立。

(3)当时0<m<1,因为m<1,m<m,所以有2m<1+m=,又因为1-m>0,所以2m1-m<1-m,即3m-2m≤1,所以②式也成立。

综合以上(1)、(2)、(3),说明m为任何正数时②式都成立。

进一步:把m=>0代入②式,即可证明①成立。

再进一步:当n=3,原式为3-≤4-时,照上述方法同样可以证明式子成立。

更进一步:类推当得n=4,5,…,n时等式都成立,也就是所求的等式成立。

有些题目难以直接获得解题途径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善于“退”,退中求进,观察特例,获得启发和灵感,先解决简单的情形,再“进”而解决一般情形,这不仅是逆向思维谋求解题途径的良策,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原来的知识表面上,深化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激发的创新意识。

综上可知,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但能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解题速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解题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中的条件、结论正反分析,观察正反面限制条件的强弱,灵活运用转换角色,反面求证;逆向思考,执果索因;改变角度,运用补集;变换主元,反客为主;揭示规律,逆用关系;逆向观察,以退为进等逆向思维方式的方法,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克服定势,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使之培养成为富于探究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武.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宁德师专学报,2007,(02-0192-03).

[2]裘桂红.退一步海阔天空.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09-189).

[3]王林全主编.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如何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七年级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六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