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醇咖啡 品味世界

时间:2022-10-18 03:46:21

香醇咖啡 品味世界

两年前的冬天,腊月风吹,我走过白灰相间的风景,出差来到了泉城济南。当地一位培训同行跟我说起行动学习在管理人员培训中的运用,无意中提及“世界咖啡”,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出差回来后,我立即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朱安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和戴维・伊萨克(David Isaacs)所著的《世界咖啡》,边阅读边思考各种运用的可能性。同时,我邀请两位同事组成团队,共同梳理世界咖啡实施流程,预想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之后的日子里,围绕着“改革、转型、创新”三个关键词,我们对学员进行一对一访谈,收集世界咖啡教学的背景资料,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到了2015年,实践终见成效,我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良多。

扬帆,起航

去年5月,我和团队成员组织的世界咖啡首次亮相。为了营造世界咖啡所倡导的轻松、随意的氛围,我们还特意买来彩色桌布和水笔,向物业借来绿色植物,用以布置会场。记得那天,学员一进会场,就被不同往日的教学氛围所吸引,兴奋私语不止。尤其在桌与桌之间轮换会谈的过程中,学员逐渐体会到了世界咖啡的魅力。过往培训中,学员往往只与本组的同学较为熟悉,而世界咖啡给了大家与更多人交流的机会。反馈时,大部分参训学员都对世界咖啡给予了较高评价。

从偶然听得,到转化为实践,不足半年,倍感不易。我深刻体会到,培训师应保持对新培训技术运用的敏感性。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没有团队中的另外两位老师,我的思考只会限于片面。

蜕变,重生

短暂的美好在去年7月被打破。第二次实施世界咖啡时,有一位资深培训师旁听后评价:“原来世界咖啡就是做了三轮头脑风暴。”这无疑给了我当头一棒。与团队成员细细反思后,我们认识到实施过程的粗糙,发现问题所在:世界咖啡的“轮换”是亮点,但不能是唯一的卖点。

继续学习精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挑灯夜战,研读行动学习相关书籍,接触到了“书写式头脑风暴”“2×2决策矩阵”等工具方法。在会谈主题确定后,我们以“思维发散―思维动荡―思维收敛”为会谈主线,制订了三轮会谈的实施方案。

第一轮,用“书写式头脑风暴”“合并同类项”等方式,在讨论中勾勒出最初的解决方案;第二轮,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方案背后的深层次观点”为思路,将会谈进一步深推,强调贡献案例和做法;第三轮,运用“2×2决策矩阵”进行方案精选。

第三次实施的效果出乎我们意料,很多参训管理人员都在现场表示,培训结束后将立即组织团队成员使用“书写式头脑风暴”和“轮换”形式来解决一些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

雕刻自己是痛苦的,每一次蜕变意味着重生。多次实施世界咖啡之后,我逐渐认识到实施细节对实施效果的影响力。每一位学员都是一座宝库,他们不会自动开启,而是需要芝麻开门般的引导技术去循序渐进地打开。过去,培训师多以讲授为主,这对于新制度、新产品、新流程类的培训内容仍然适用;现在,针对复杂性和迫切性的问题,更需要激发集体智慧。

精进,丰收

2015年上半年,我们继续沿用改进后的世界咖啡实施流程,并在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上应用,其中也涵盖员工班。然而,我们发现了新的挑战。世界咖啡结束之后,管理人员可以将所学方法用于集体决策或集体创新,而员工更关心的是,世界咖啡能否针对工作中所遇困难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只有管理者满意,参训员工却自感并无收获,整个项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7月,在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中,我发现了突破口――研讨主题的确定及解构是关键。管理人员班可以研讨务虚和务实相结合的问题,以启发思路并掌握会谈方法;员工班的研讨主题则应尽可能趋于务实,重点在于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在组织员工班时,应当对研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提出相关要求,并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问题解构方面,例如解构问题的主体、目标、核心障碍、时限、信心、限制条件和优势条件等方面。从源头上进行改进之后,员工班的施行效果较之以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口口相传,我们团队的世界咖啡会谈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0月,我们受邀站到了更广阔的平台上,围绕“领导力修炼”这一主题,与更多更权威的声音进行现场交流。

回望这一年,对世界咖啡的思考和优化,改变了我对培训的认识、对学员的认识,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培训方式有很多,关键在于培训师如何探索和运用。我们应当重视细节,重视创新,重视团队的力量!

上一篇: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中国智造” 下一篇:保持奔跑 超越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