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是卓越的唯一保证

时间:2022-09-20 06:02:25

好培训师不仅对专业有深刻的理解,具备高超的表现力,同时也永葆学习的敏锐度。智学明德国际领导力中心副总裁周万亮老师曾担任过北京大学老师,在三星、IBM等世界500强负责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工作,在富兰克林・柯维公司担任过专职培训师,还出过专著《关键选择》,是集教师、管理者、培训师、作者于一身的“四栖培训顾问”。他对培训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本刊日前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他的这些职业感悟,能给读者启发。

打造精品课程

《培训》:有人说菜鸟为了讲好一门课搜8G资料,高手搜8T资料。您的情况是?

周万亮:“短平快”很难成就卓越的品质,打造一门精品课程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刚进入培训领域时,确实什么都想讲,但很快发现,一个人能够成就的事情是有限的。滴水所以穿石,因为专注。专注不仅是卓越的唯一保证,也意味着放弃,放下那些看起来很诱人但充满陷阱的需求和梦想。

打造精品课程是最至关重要的目标,即WIG--Wildly Important Goal,而那些看起来很美的目标Pretty Important Goal,只是一头美丽的“PIG”,我们不要被这头“猪”所诱惑。现在,我只讲“领导者的关键选择” “新领导加速器”“领越领导力”“4D团队领导力”“情商领导力”等有限的几门课。领导力培训是一座富矿,需要有“工匠精神”,专注而深入地挖掘。

《培训》:在场地布局方面,常见的有剧院式和分组互动式,您认为哪种效果更好?

周万亮:无论在哪里培训,我都提前一小时到场,有时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到培训场地进行把关,将排排坐的场地变成小组状。我会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学员位置上分别坐一下,感受一下学员听课的舒适程度,太近,学员仰着头看屏幕,会不舒服;太远,PPT文字看不清楚,也不舒服。我会带领工作人员逐一微调,确保学员坐得舒服看得清晰。

优秀的培训师都是些

“坐不住的人”

《培训》:如何在语言和课堂氛围方面体现节奏感?

周万亮:好的培训就像一幕话剧,有起有落,有高亢有舒缓,有激情洋溢,有小桥流水,所以培训是美的,是有变化的。

我在培训开始前就向学员许诺:几天的培训,如果听得睡着了,一定是老师的责任。所以我总是以变化的语调、节奏、方式来调动学员的投入,第一天课结束时,经常有学员感慨:老师,昨夜我加班得很晚,本以为今天课上会昏昏欲睡,没想到竟然这么精神地听了一整天;甚至有一位接近退休的“老学员”非常坦率地说:老师,周末两天培训,我本来是抱着混混的目的来的,没想到竟听得有滋有味,连片刻的打盹都没有!

我是通过“90―20―8”方式,即每90分钟休息一次,每20分钟重点谈一个话题,每8分钟换一种培训方式让学员失去“打盹的机会”。

《培训》:在主题深度方面,你如何理解术与道的关系?

周万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不是他准备了和讲授了多少页PPT,而是引领学员们不断地探索,尤其是当学员提出疑问时。培训师既要陪伴学员,在“地面”与学员一起万马奔腾,引发讨论,分享智慧,更要带着学员一起跳到“云端”,从更宽更高的视角去解惑。每个学员心中都有“太阳”,培训师只需要把它“引”出来!

《培训》:高手往往一句话就能让人豁然开朗,您可否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周万亮:培训师的一些点睛之笔确实非常关键。比如,在面对“员工没有做出什么重要贡献,还需要激励吗”这个问题时,我会在学员发散性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分享:“激励是卓越的原因而非结果!”“做出贡献时的激励,是锦上添花。而员工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即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激励,从而变得自信和优秀。”很多学员对此有醍醐灌顶之感。

在感染力方面,高级培训师从来都“不拽”,他们从来不会给自己很多噱头,也不会背着一把华丽的宝剑行走江湖,他们更像穿着一身布衣却能一招制胜的大侠。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从来都没有“牛×”两个字,虽然在某些领域很有建树,却总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给人谦逊、亲和,如沐春风之感。

真正的培训场,不是“老师在台上学员在台下”,而是“有时培训师在台下,常常学员在台上,总是我们在一起”。指导过歌剧《猫》和《歌剧魅影》的杰出舞蹈家吉莉安・莱尼曾说过:“我们都是坐不住的人,只有在身体行动时大脑才能思考。”优秀的培训师都是些“坐不住的人”。

“同一时间只起降一架飞机”

《培训》:您觉得是一次解决多个问题好呢,还是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周万亮:我信奉“同一时间只起降一架飞机”。培训时不必贪大求全,哪怕有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思考,回去后踏踏实实地行动,这就是收获、就是进步。所以我的课有点像“深度游”,总是浓墨重彩地把重点问题探讨得非常透彻。

《培训》:您觉得培训师最核心的思维和行为是什么?

周万亮:培训师的思维决定着培训师的行为,培训师的行为决定着学员的收获和培训的结果。我认为对学员的爱和尊重对成就优秀的培训师至关重要。

作为培训师要珍惜“讲台”的神圣,珍惜学员的宝贵时间,要让他们感到没有白来。除了内训,我也主讲领导力公开课,学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从新疆到长三角,从东三省到珠三角。在多雨时节,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有的凌晨刚赶到北京,洗漱完毕就来到课堂,培训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地返回,一生中三万分之二、三万分之三的时间就托付给培训师了。时间就是生命,培训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学员的生命负责。当培训师对学员的生命负责的时候,培训的行为和培训的结果就会在那里了。

《培训》:作为专业培训师,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周万亮:培训师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挑战,需求的准确把握、尖锐问题的解答、学员状态的调整等。尤其在学员对行业、对组织、对自己都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培训师需要感同身受他们的压力,同时直面现状,通过温和却强有力的发问,将他们引向未来。平静中能拨动对方的心弦,才是真正的力量。

上一篇:2015我的互联网元年 下一篇:我的求“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