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通、象、童、情”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时间:2022-10-18 02:00:21

“准、通、象、童、情”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篇文章的个性,主要在于独特的经验感受,情感的投入,新颖独特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一语道破了作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关键是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严格训练、夯实下面几项主要表达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

一、写“准”――是正确表达意思的基本功

准就是表达要恰当、准确的意思。何为恰当准确呢?这里应做到三种符合。

1.符合客观实际就是恰当准确。尊重客观事实,不盲目追求新鲜的题材,怪癖的角度,华丽辞藻,必须在恰当准确的前提下求新。其实,最恰当的东西是最符合客观实际的东西,也是最美的东西,古今中外许多名篇巨著,都是以朴实美而著称的。有个作家曾写了这样一个精辟的警句:“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这里没有什么新潮的词,这句话的意思连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也能看懂,但它却包含着“死”和“生”的关系,揭示了客观存在的两种对立的人生观,多精彩的话呀!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学生作文中也不乏其例。

学生表达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是观察不准确,有的是认识不清楚,有的是词汇不多,有的是情感不对。如:有下面一句话需要修改,有哪些地方是表达不准确的呢?

原句:暑假里,我和妈妈有幸从南宁住家来到北京。

问题:1.“暑假里”不准确,应具体点名哪年;2. “我有幸”可以,妈妈并不有幸;3.“和”字不当,平辈不得体;4.“来”的方向不对,应是“去”;5. 到北京干什么,不具体;6.对北京的感情不够。这些准确表达问题的修改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修改思想。

改后句:今年暑假里,我有幸随妈妈从南宁住家去美丽的北京游览。

2.符合主观表达的需要就是准确恰当。作文在反映客观的同时,也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找到最适合自己抒情需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恰当的。有个小学生写《我忘不了您――敬爱的老师》,当小学毕业,即将离开敬爱的老师时,为了表达对班主任老师深深的爱,恋恋不舍的情谊,采用了第一人称,近似散文的写法,这种方式最适合小作者自身情感的倾吐,也正是她的成功之所在。诸如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牧举。

3.符合读者需要的表达方式才算恰当准确。作文是写给人看的,因此作文要想到读者才行,怎样表达要考虑读者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他们构思的诀窍吧。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写“通”――是行文通畅表达的基本功

文章是由一句一句按一定关系连起来的,句间并不是句子的简单相加堆砌,字正句通地表达是行文基本的要求。“通”的关键是句间的关系合理,必须严格训练。如:有这样的一段学生习作:

一天下午的时候(重复),李华和雷明来到张鹏家找他(多余)做功课。雷明看见了关没紧的门(语序颠倒),雷明就要推门而入。李华一把把雷明拉住了(强调不对):“等一等,首先要先敲门(重复),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去。”雷明不解地问:“门没关,干嘛还敲门呢?敲门真是多此一举!”(重复)李华耐心地说:“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再进入,有礼貌才是。”(语序颠倒)他听了他得话(指代不明),点点头,把门轻轻地敲着(强调不对)。

从上面这段的问题看,虽然毛病五花八门,但均是词句、句间关系上出了问题,要训练学生行文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从联系上求通顺。

三、写“象”――是写具体、生动的基本功

“内容具体”是语文新课标对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关注的训练重点。什么叫具体呢?许多老师会说,写事要写清六要素,写人物要描写外表、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写景状物要从形状、颜色、动态描写……这些都对,但必须抓住实质。实质就是“形象”,也就是“话”中有“画”。字不在多,关键是由形象。下面两句话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不要骄傲,但表达方式不同:

我取得成绩,不能忘记帮助我的人。

我是山上一棵草,不是我高是山高。

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一样,但第二句因为“象”,称之为更具体。只有从思维上训练学生,学会画像、联想、想象,让“话”中有“画”,才能解决具体问题。

四、写“童”――是作文写真的基本功

小学生作文写的是自己的事,是儿童眼光下的世界,童心无忌,童心可爱,童语生动,童趣有趣。心里想的、口里说的,就是手上写的。不必装腔作势,不要摆弄辞藻,成人十足,这才是真。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童事、表童语、抒童情。

五、写“情”――是作文抒情的基本功

大家知道,作文不是无情物。要在文中抒感。原因有三条:一是有情,文是人写,当然有情;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是其二;三是文章写出来要让人看,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总之,以情写文是写作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要想以情写文,就应热爱生活,主动感受周围的一切,这是情的来源,善于从平常的小事中,敏感地激起真情,主动“生情”。根据抒情的分类,可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抒情课从三个角度标度:一是直接抒情;二是文中主要人物或事物模拟直接抒情;三是文中次要人物或事物模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从两个角度表达:一是借物抒情;二是借景抒情。

总之,对于扎实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不仅要常抓不懈,而且更需要以自己的语文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影响学生。

上一篇:我是一名水产人 下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疏忽点与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