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女儿特别犟

时间:2022-10-18 12:38:43

四岁的女儿特别犟

我的女儿快四岁了,近一个月来,她总是叫我陪她重新做一些事情。早上起床,如果我起得比她早了,她会叫我躺下,重新来一遍,甚至有时已穿好衣服,她也会叫我脱下重新再穿,不依,她就大哭大闹,眼看着上班就要迟到,真叫我抓狂。出去散步,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挺开心的,跑出很远的一段路程,我刚刚超过她几步,她就叫我从原来的起点再重新跑,我说不可以,她又开始哭闹。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是这孩子脾气太坏,还是我们的教养方式有问题?若不按她的来,她会哭闹个没完;若按她的来,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

媛媛妈

咨询师:

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也是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

小婴儿就已经要求周围的事物有固定的秩序,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比如把孩子关注的东西换个地方,孩子会感到不安,甚至莫名地哭闹。1岁之后,孩子对于秩序的完美,有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

我们观察到:

*他们坚持每样东西必须归其“主人”所有,他人不得动用。不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随意交换使用。

*他们坚持拿到手里的食物或者其它物品必须是完整的。比如,孩子要吃苹果,父母认为他不可能吃完一整只,擅做主张把苹果切成两半,孩子大哭着拒绝接受。给孩子买来冰棍,妈妈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咬了一口,孩子撒泼打滚,一定要妈妈把吃进去的冰棍吐出来,或者干脆把咬过的冰棍扔掉。画画的纸破了一点点他们也会伤心不已,要求拿一张新的、完整的。

*他们坚持每个举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父母忽略了他们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导致事件过程的偏差,他们会固执地要求“重新来一遍”。

六岁之前,孩子都处于体验、建立秩序的敏感期。

幼教专家孙瑞雪老师认为,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

现实生活中,成人随意打破儿童的秩序会使儿童感觉很痛苦,而成人常常不了解这一点,误以为孩子瞎胡闹,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

在这样的阶段,我们应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做的:一是养育者放慢动作,用好奇的眼光注意观察孩子,用心去倾听孩子,尽量了解孩子内心的秩序,并按照这样的秩序行事,孩子在体验中满足了对秩序的需要之后,便不再会执拗于此;二是如果打乱秩序的事情已经发生,就耐心地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来。把情绪发泄出来,这之后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

上一篇:让上幼儿园的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同样想念他 下一篇: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延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