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北:心怀民生 服务社群

时间:2022-10-18 12:32:09

王秋北:心怀民生 服务社群

名片上的内容,往往反映出主人的人生重点。看看王秋北先生的名片,上面除了大埔区议会议员和富亨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外,没有印制任何其它职务、头衔、荣誉,有的只是他所参加的各个服务点的热线、地址、邮件等联方式。透过这张窄窄的名片,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断接受市民求助的身影,小小的名片上面,记录着他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同样,在王秋北先生的议员办公室里,举目张望很难找到奖状之类的荣誉证书,然而无需抬眼便能看到很多市民送来的精装细裱的感谢状、感谢诗。可以看出,王秋北先生是一个务实低调的人。作为议员,他不慕虚名,不图己利,真心实意为市民服务。

来自内地拚搏香港

王秋北先生身为民建联的成员,又担任大埔区议会议员,同时还是富亨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俨然一个土生土长的港人。其实,祖籍天津的他来自内地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家庭。王秋北先生的父亲解放战争期间随“四野”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役,母亲是马来西亚华侨。建国后,王秋北先生的父亲开始定居海南,后在深圳离休。王秋北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海南出生,并在海南完成学业。

1977年冬天,中断十年的全国高考恢复,王秋北先生也参加了这次人数空前的考试。后来,他服从分配参加工作,黎族、苗族自治州保亭县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都曾留下他工作的足迹。1980年,经过申请,王秋北先生来到香港。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面对种种,对困难有充分认识的王秋北先生没有退缩,反而将心态调整得非常好。他身上没有知识分子的矜持,更没有因为在政府部门的工作而沾染上清高的习惯,而是降低身份,摆正心态,决定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论是酒楼、工厂的杂工,抑或是推销员,他都做过。虽然这些工作从事的时间不长,但王秋北先生干一行认真于一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后来,王秋北先生得以进入香港一中资机构。他从保安做起,慢慢做到采购部采购员,前前后后一共工作十四年之久。也正是在中资机构工作的十几年里,王秋北先生逐渐接触到了许多爱国爱港的人士,在他们的带领下,他开始参加社会上的许多义工活动。在参加各种服务社会、爱国爱港的运动中,他不断接触到民建联的成员。不久,在他们的鼓励下,王秋北先生加入了民建联,向爱国爱港的行列迈进了一步。

情富亨服务社区

本来,作为知识分子,王秋北先生在海南的政府部门工作是一个非常安逸的工作,未来的仕途也将是一片光明,何况父亲还是立过战功的离休干部。然而,王秋北先生从来没有因此而享受过什么特权,更不想依靠家庭的荫庇。因此,才来到香港发展。他回忆说:“当时父母都在农场,我也在政府部门呆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感觉自己有什么优势。我父亲经常教育我,要想别人尊敬你,你必须先尊敬别人;要想得到快乐,你必须真心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

正是因为有如此经历和庭训,使得王秋北先生时刻怀抱一颗热心,一颗热衷于服务的心。从住进富亨起,他便将富亨当作家,以实际的行动来呵护这个拥有五千多住户的家。他说:“我从大陆来到香港,不管如何,来了就要真正融入这个社会。既然住进了这个,就要认可这个家,人只有有了归宿感才会真正实现自我,找到人生方向。”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因此,从住进富亨起,王秋北先生就开始为社区服务,先后担任过两届互助委员会主席。富亨业主立案法团成立,王秋北先生又在没有任何竞选对手的情况下当上了立案法团的主席,并一直担任至今,迄今已有四届。王秋北先生为富亨做了很多实事,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良多。例如,成功申请71A巴士线延长服务时间,方便市民出行;与管业处联手定期灭蚊,关心社区健康;非典期间,积极协助相关部门清洗街道,向居民派发消毒药品及纸巾等。

为民请命做好每件事

王秋北先生服务的足迹并不仅仅在富亨,而是在整个大埔区,甚至整个香港。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社区工作,王秋北先生很早就开始参与区议会的选举,两次协助竞选。2003年,他第一次参加区议会议员选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选上。不过,他没有一丝的气馁,继续关注着大埔区的发展情况,继续着自己的服务。

2007年,他第二次参加区议会选举,这次他以绝对优势获选为大埔区议会议员。对于自己的获胜,王秋北先生当时表现得很坦然,他说:“在没有当议员之前,对于大埔区的许多民生问题,我都已经非常关注了,很多建议都向政府提出过。如今,当选了,只不过是能更好地履行我所承诺的‘做好每件事’。”能做到“败不馁,胜不骄”,是因为把个人得失看得澹泊,而把服务他人放在第一位。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区,不久前,他还到北京参加在国家行政学院香港爱国社团骨干培训班及上海浦东干部学院香港政治人才研习班,积极主动学习香港和大陆的一些形势和政策,为履行议员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自从2007年当选大埔区议会议员后,除了担当区议员基本职务外,王秋北先生还主动参与所有区议会辖下的委员会并担当委员,积极反映市民意见及监察政府施政。他积极争取区内设施建设、关注区内事务、关怀区内服务、积极联居民活动。他所作出的工作可谓是有目共睹。

当看到区前面的多处路面破旧严重,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后,他马上给政府写信,请求重新修补,很快政府就采取措施,将原来破旧不堪的路面修得平平整整,面貌一新。很早,王秋北先生已注意到松岭山山径没有休息亭,经过长期争取,政府终于决定今年开始动工修建。同时,王秋北先生还将目光关注到伤残人士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大埔区通往外面的巴士和从火车站开往外地的车众多,然而很多站台建设缺乏人性化,没有方便伤残人士上下轮椅的设施。于是,王秋北先生向政府和巴士公司建议,增设无障碍通道,方便伤残人士上落巴士,很快便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认同,并于2009年实行。凡此种种服务,不一而足。仅仅2008年,他的议员办公室里共接获求助及查询个案162宗,会见市民250人次,个案完成率为百分之九十。

现在,王秋北先生继续忙碌着。减少冷气机滴水情况、减轻居民交通费用、改善区内长者居住环境、关注区内青少年的发展等等问题,他都已经提上日程,并希望在2009年能得到改善。

对于议员工作,他感慨很多:“我当选议员就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得到了街坊的支持和指导,顺利完成了很多工作。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到了香港和内地的许多事务,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我非常开心。”

后记

自从当选议员后,王秋北先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议员办公室和他服务的范围内。周末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光,而王秋北先生由于平时忙于议员工作,双休日也用来工作。对此,他的家人不但不反对,反而给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其太太,为了支持他做好议员工作,也主动出去做事以补贴家用,在经济上支持丈夫的议员工作。

种善因,结善果,王秋北先生多年服务社团,心民生,受到了市民的交口称赞。“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市民们送给王秋北先生的感谢诗,正是对王秋北先生那颗孜孜不倦的服务之心的最好赞美与回应。

【人物简介】

王秋北先生,祖籍天津,出生于海南。1980年来到香港,现任香港大埔区议会议员,大埔区议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环境、房屋及工程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渔农工商、旅游及文娱康体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委员,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委员。同时连续担任四届富亨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多年来为促进富亨和大埔区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

上一篇:陈玉生:常将“努力”放心头 下一篇:反渗透膜污染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