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8 12:22:33

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趋同进化的基本概念,并运用生物学中的趋同进化理论,在对微课与翻转课堂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适用于微课及翻转课堂共同发展的趋同设计策略及方法,从而帮助中学翻转课堂得到有效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趋同进化,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43-02

趋同进化概念是一种生物学概念,是指不同甚至存在差异较大的两个物种,处于相同的生存环境中,便会在选择压的驱使下,有机会产生在功能及结构上发生相似性进化,从而做到对环境的满足,该类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生物界,选择压一旦加大,便会在短期内产生新物种。将这一生物学理论应用在其他领域中,也会产生类似于此的现象。翻转课堂及微课在应用中,面临中学教学的趋同学习环境,便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趋同进化现象,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应用,使学生得到发展,这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1.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翻转课堂包含两大学习环节,分别是课堂外的自学及课堂内的消化。微课是课堂外自学的主要方法。运用微课,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及内容,清晰、明确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完成自学过程。只有在微课学习得到有效完成的基础上,翻转课堂学习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翻转课堂是微课发展的胚体

在教学设计中,需根据翻转课堂的需求来做到设计微课,将教学内容、目标进行分解,从而使每一堂微课都是一个教学主题的展现。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微课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微课发展的胚体,微课只要扎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就能做到对其功能及作用的充分发挥,并逐渐发展与完善,最终以体系的方式得以形成。所以,微课借助于翻转课堂的发展,能够逐渐变得系统化、专题化,并具有可拓展及可分解的特性。

3.微课质量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在中学课堂应用时,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及理解,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难题,而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学习的重点便是对微课的应用。因此,微课在设计时,需在质量上有所保障,学习目标、微课内容的设计、微课的拍摄、微课的制作、微课的生成,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决定微课质量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决定翻转课堂是否能够得到优化的重要因素。

4.翻转课堂是微课的评价实体

由于微课依靠翻转课堂进行展示出来,因而,微课质量的好坏,能够通过翻转课堂反馈。在反馈中,可以运用问题讨论、知识点反思等学习环节,做到对学生在课外学习效果的检验,进而得出反馈信息,为微课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微课趋同设计策略促进中学翻转课堂

1.教学目标

微课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精确,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要求,从而有利于趋同发展的实现。分解、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趋同教学环境及选择压,选择压的合理给出,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动力,目标的明确性,能够让学生做到准确定位,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某位教师在讲述初三物理《平面成像》时,将微课教学目标设置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在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平面镜成像解决生活问题;在情感上让学生能够欣赏物理学的美妙。这样的目标明确易懂,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微课单独开展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而将其与学科教学及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做到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充分运用与发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将设计的学习支架融入进去,从而做到对微课趋同环境的构建,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支架所带来的压力下趋同学习与发展,做到对学习知识的快速吸收。例如,以上同一位教师在讲《平面镜成像》时,采用了情境设立、问题提问的混合模式,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引起学生兴趣,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索实验的原理。然后在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平面镜成像与真实物体的特点,让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提升微课的教学效率。

3.测验与评估

(1)个人准备评估测验的设计

个人准备评估测验能够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为微课趋同设计的开展提供相关依据。测验时,教师可运用3~6道题目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知识水平进行检测,从而为教学支架的设计,提供相关依据。例如,还是同一位教师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结束时,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通过学习平台提交,从而达到对学生知识学习成效检测的目的。

(2)自我报告的设计

自我报告环节在开展时,需要对每一位学生展开单独设计,并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评价及展示时间,让学生分阶段地展示自我报告。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做到对自我学习知识的梳理及消化,更是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及影响方式,从而最终能够得到趋同发展。例如,此教师根据上课时演示的实验,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单独设计实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3)趋同学习评价体系的制定

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微课趋同化教学环境的特点,如对学生在线学习课程数目、学生在线讨论的出勤次数、学生课程评定等级及学习目标等因素,来对评价计划的系统性进行设计,进而做到对学生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使其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趋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保证翻转课堂在中学各科教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4.共享与反馈

云服务是指将文件保存在网络平台上的一种存储服务,常见的云服务有百度云、360云盘及QQ的微云等。对一些云服务来说,有很多最基本的普通功能可以应用。例如,对QQ来说,很多学生在应用时,仅仅把它当作网络聊天工具,却没有对其进行云服务的应用。因此,微课在翻转课堂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这些云服务来做到对教师教学心得的反馈及交流,并把这些经验与总结共享,从而促进翻转课堂及微课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宁晓娥,姜龙滨.高职院校Photoshop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软件导刊,2013(10).

[2]姜龙滨.“数据结构”课程虚拟实验室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3]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

[4]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5]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上一篇: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提升生物课堂质效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