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12:04:2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高中化学的新课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突破口.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化学课程划分为3个维度,即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过程与方法,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学生发展、社会进步赋予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养

一、化学科学素养的涵义

化学科学素养属于科学素养范畴,并具有化学学科的具体内涵.化学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化学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化学科学素养是可以经过教育,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内在品质.

一、更新化学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都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只关注化学知识的传授,一味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毛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模式转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并把多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能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落实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内容,努力实现培养目标

1.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高中化学系统的学习,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将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水能灭火,但将水滴在酒精灯上却能生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以这样的问题引人新课的学习,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适应新时展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更是人们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外的学习中,例如,预习,做作业、复习等,应针对不同环节的特点,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m在掌握化学方程式这一环节,一般都是学生课后背,教师课堂默写,然后批改,反馈.针对化学课堂时间比较紧张,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掌握这一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程式,教师设计了两种讲义,一种讲义有要求,有具体的方程式;另一种讲义只有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前一张讲义自己背诵方程式,在根据后一张讲义自己默写方程式.每天布置一部分,学生完成效果很好.

2.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科学实验、科学假设等.它们是相互联系,逐渐深化提高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8个要素.由此可见,经常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的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合起来称为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1)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如发现在讲课中有知识性错误,不要遮掩,应及时纠正错误,并向学生道歉.再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按规则操作,如实记录,不能弄虚作假,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做好实验.又如,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给出明确的回答,不能模糊应对,不懂装懂,更不能装腔作势.

(2)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想获得实验的成功,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并且必须把各项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实验的每一步操作和观察都要求学生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在内,是认真对待,还是敷衍了事,这里也有个科学态度问题.

(3)联系化学科学史和故事,开展科学态度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知识教学不断地向学生介绍老一辈科学家研究科学、探索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那种对工作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了真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品质,都是教育的好材料.

参考文献:

[1]艾英俊 ,李惠芳;用化学科学之美启开学生的创新之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6).

[2]周鸣鸣,傅英姿.化学教师审美素质教育研究(之三)――化学教师审美素质培训的方法[J].化学教育,2003(4).

上一篇:浅议如何防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厌学情绪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