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新跨越:“全面小康”过长江

时间:2022-10-18 10:43:42

海门新跨越:“全面小康”过长江

海门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侧,与上海隔江相望。在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中。海门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海门由一个原先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农业小县,迅速迈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二、三产业快速崛起,成长为东部地区的新兴现代城市。近年来,海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既敢于发展,又善于发展,进入了经济发展质量好、综合竞争力提升快、城乡居民获得实惠多的时期。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亿元,财政收入3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50元,位居苏中各县(市)之首。海门的全面小康,使全面“小康”的称号第一次跨过长江,写在我省苏中苏北大地上,对苏中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具有标志性的样本意义。

突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倾力打造富庶海门

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是全省唯一拥有江海深水岸线资源的县级市。过去既受益于长江,又受制于长江。长江。不仅拉开了海门与上海的时空跨度,而且造成了海门与苏南观念上的差距。随着江苏新一轮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大桥、大港的规划建设,特别是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沪通铁路、崇海大桥等过江通道的实质推进,使海门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集聚各类要素的能力大幅提升,海门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突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找准发展路径,敢于率先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海门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在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和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江海联动开发、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构想,着力培育沿江沿海“四大增长极”,以大载体承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全面跨入充满活力的江海时代,把滨海临江的地理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的港口优势,把星罗棋布的民营优势转化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优势,以聚合裂变的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西南部的海门港滨江工贸区。重点发展能源、石化、冶金、造船等临港产业,进而带动沿江腹地的深度开发和增殖开发。西北部的海门工业园,拥有享誉华夏的三星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现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销售超亿元企业20多家。东北部的滨海工业新区。以现代深水港建设为龙头,在进行滩涂整治和围垦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滨海工贸区、中心渔港综合产业区、临港工贸区的建设,使港区岸线、土地、区位等优势得到不断放大。东南部的灵甸工业集中区,利用围垦土地资源,以发展环保型精细化工产业为主要目标,建设生态型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园。“四大增长极”提升了资源优势,拓展了发展空间,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一批带动型、支撑型、航母型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向海门加速聚合。

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海门按照“稳步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不断在产业发展的领域、质量和效益上求突破,把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瞄准了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加速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努力形成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增长结构,以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自主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结构,使更多的“海门制造”变成“海门创造”。2007年,海门申请专利1387件,授权540件,有25家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1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5.95%,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海门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07年全市首次实现服务业与GDP同步大幅增长:三星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成交额达214.4亿元,被确认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二三产业占比达到92.3%,超过省定全面小康的标准。突出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一直走在苏中苏北前列,外经外贸工作保持全省领先。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海门在发展中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筹划。以“城市带动”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按照“沿江伸展、组团递进、带状发展”的规划布局,强力推进城市重心南移,实现由“背向长江”到“面向长江”的历史性转变。城市建设依照“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启动滨江新城”的战略部署,分步实施,每年都有新主题、新抓手,每年都有新重点、新突破,一个“长三角北翼具有江风海韵特色、适宜人居创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加快形成。到2007年底,海门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全面小康标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但为农村地区的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载体,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民更富、村更美、风气更好”的农村新面貌。通过统一规划,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和政策体系,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聚居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特别是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2007年投入2.335亿元财政资金。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切除“唯GDP是举”的传统痼疾,精心铸造幸福海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海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为谁发展”的动机问题放在首位,不唯GDP是举,坚持跨越式发展与提高群众受益程度的统一,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造福人民。

在富民上,海门从实际出发,三管齐下,促进城乡居民致富增收。一是鼓励创业富民。充分放大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专业市场的带动效应和螺丝村、红木村、草莓村、书画村等50多个专业特色村的示范效应,发动人民群众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人民群众在创造财富中分享财富。2007年,全市净增个体工商户3667户,净增私营企业3344家,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88.68亿元,位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第五位。在不断增加百姓劳务性收入的同时,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在整个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扩大就业富民。通过建立产业带动就业、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就业相结合的新机制,促使人民群众在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中实现增收。2007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900人,帮助5100名城镇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三是提升产业富民。富民,既要富市民,又要富农民。海门围绕建设现代农业,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农业和质量农业,

狠抓园区辐射、项目带动和科技兴农三大关键,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三大主体,切实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在惠民上,海门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措施,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组织实施“教育质量三年上台阶工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各种教育救助和资助政策措施,确保困难家庭子女上得起学。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整顿药品购销秩序,规范医疗收费标准,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2007年为262户提供经济适用房,累计廉租房保障困难家庭157户。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比省标提高一档执行。做到与苏南同步。

在安民上,海门从三个方面着手,使全市群众都能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困难群众,完善政策,落实资金,确保政策性的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和农村“五保”供养率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达到100%,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居南通六县(市)之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二是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县(市)”为抓手,突出构建社会环境“大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2007年全市社会矛盾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98.5%和97%。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9.6%,连续四年获得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海门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确立《和谐海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工程方案》,依托民气、民智、民力共建和谐。2007年9月。中央党校举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暨‘海门实践’高层研讨会”,对海门的和谐社会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大力实施以助学帮扶、慈善帮扶、城镇住房特困户援助、法律援助和就业援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援助工程,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避开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强力塑造美丽海门

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海门牢固树立“既要全面小康、又要人民健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突出集约节约,在发展取向上突出环保优先,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从严把关、大力整治,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弯路,对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做到一律不予审批。在工业集中区,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强化环保生产要求,提高产业关联程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整治,对全市治理投入不足、污染达标不稳定、污染排放超总量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促进企业达标升级。海门还先后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化工行业、电镀行业、造纸行业、工业园区、沿江取排水管道、畜禽养殖、油烟噪声污染等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常年保持在100%,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海门连续三年名列第一,在苏中苏北第一个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市。

以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契机,努力做到老城改造出精品、新城建设出形象、环境建设出成效。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做美形象”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老城区基础配套设施的改造力度,特别是对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道路、绿地、公园、停车场等公用设施,加大投入,快速推进,努力为市民提供一个方便、舒心、满意的生活环境:推动新城全面出新,抓紧启动滨江建设,做好、做足“滨江亲水”这篇文章,重点抓好沿江风情带建设,突出海派风格,展现经典雅致,充分展示“江海明珠”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以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为重点,同步推进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基层创建工作。到2008年底力争建成16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和50个省级生态村。

海纳百川,强毅力行,海门全面小康的启示解读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海门在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之后,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苏中苏北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海门的发展,对于推进全省特别是对苏中苏北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闯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新路。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超越自我,从而在苏中苏北后发达地区赢得了发展先机。形成了先发优势。面对天时地利的发展条件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6年海门市委市政府以解放思想为引领,组织开展了关于城市精神的大讨论,提炼出“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响亮地提出了“三先一争”(全面领先苏中、抢先跨过长江、率先实现小康、争当苏中第一强市)的奋斗目标。之后的2007年3月、2008年3月,他们又分两批组织党政干部北赴山东、南下苏南学习考察,对照先进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清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以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为目标,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跨江争雄的豪情。在坚持不断的解放思想过程中,海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落脚点放在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上,理清一条打好大桥牌和江海牌,全力打造“四大增长极”的发展思路,实现城市建设从“背向长江”到“面向长江”的历史性转变,使海门早已存在的江海资源得以重新优化配置组合,进而主动接轨上海。借助上海的平台和通道功能接通国际。利用长三角整体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如果说海门现象提供了在后发达地区全面达小康的成功典型,那么它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表明了一个县级领导班子应该如何以不断解放思想来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县域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启示之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构建一个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平台。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之举。针对过去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城镇化布局不合理、集聚能力不强、对农村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差的问题,海门在2006年投入6000万元,聘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专家,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根据规划,在市区,通过扩张规模,加快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转变;通过彰显个性,加快由普通城市向特色城市转变:通过集聚要素,加快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在农村,进一步加强重点中心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重点中心城镇为纽带,一般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分布、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推动农村向城市转变,村民向市民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海门的实践突出表明。实行城乡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不仅有效提升了整个县域城市化的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无疑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途径。

启示之三,环保优先,严格把关,建设一个蓝天碧水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一些发达地区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后发达地区敲响了警钟。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环境保护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误区。海门在发展中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主动扬弃发达地区的老路,避开发达地区的弯路,创造海门发展的新路,在推进经济开发中优先考虑环境容量,在招商引资中优先考查污染排放指标。在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优先进行环境综合评价,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决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四大增长极”和乡镇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增强了海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启示之四,多留遗产,不留遗憾,打造一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海门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海门在发展中要求广大干部“动机要纯、思路要新、作风要实、效果要好”,不等不靠不蛮干,开拓创新求发展。为此,海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公认成绩用干部。把有没有创业意识、能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选择和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拼搏进取,真抓实干,率先发展,引导广大干部在自己的政绩中多留遗产、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此同时,创造一个工作累、心不累的人际环境,使广大干部心齐气顺,致力发展。海门发展的现实表明,我们的领导干部以执政为民的理念服务群众,以执政利民的成果取信群众,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拥护,进而转化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

上一篇:努力建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事制度 下一篇:关于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