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酷暑为何高烧不退

时间:2022-10-18 10:33:18

虽时至初秋,但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酷暑并没有停止疯狂。8月1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高温橙色预警,这是自2007年有高温预警机制后,中央气象台首次连续17天高温最高级别预警信号。

“热情似火”的高温让夏日的炎热变成了“炙烤”,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此次高温天气有何特点?造成天气“高烧不退”的成因是什么?面对持续性高温天气,又该如何防暑降温?

高温不断破纪录

8月11日,以浙江为首的“烤箱模式”地区再创高温纪录。杭州城区的最高温度达41.1℃,已连续7天站上40℃的台阶。绍兴市新昌县“后来居上”,以44.1℃的数值刷新浙江最高气温纪录,不仅称霸浙江,更是打破沿海所有省份的高温纪录。

忙着“破纪录”的不光是浙江。8月10日,南京气温高达40.1℃。至此,今年重庆、杭州、上海(徐家汇)、南京、长沙、福州等6大城市均已突破40℃大关。截至8月11日,湖南长沙以高温51天占据省会城市高温日数排行榜首,并将连续高温纪录刷新至42天;重庆和杭州则分别以43天和40天的高温日数居二、三名。

针对此次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叶殿秀总结了五大特点:范围广、日数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重。

据国家气候中心7月30日统计,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市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3,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到18.9万平方公里。8月1日,仅仅时隔2天,这一区域范围上升至30万平方公里。

“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日数多。”叶殿秀称,7月1日至30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达18.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3天,创近十年之最,也是195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仅次于2003年。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

“不仅日数多,高温的持续时间也很长,湖南有些地区整个7月都处于高温之中。”叶殿秀表示,7月份江南及重庆等地最长连续高温日数普遍达5至10天。

此外,持续高温给我国多地带来了旱情等不利影响。高温影响区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贵州平均气温为25.9℃、湖南平均气温为30.3℃,均为1951年以来最高,而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受此影响,贵州大部、重庆中南部、湖南东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土壤相对湿度为40%至60%,墒情较差,早稻灌浆、一季稻分蘖、棉花开花以及晚稻秧苗生长都受到一定影响,部分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千粒重降低。据气象部门监测结果显示,持续高温导致江河湖库水位下降,鄱阳湖7月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洞庭湖7月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34%;重庆、浙江、武汉等地电网频频刷新最大负荷记录;森林火险等级偏高,湖南邵阳、郴州先后发生森林火灾。

“高烧”不退原因何在

高温热浪的形成往往和特定的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形成高温热浪的天气系统主要原因有副热带高气压(以下简称“副高”)、西风带暖高压脊等,而我国南方长时间的高温热浪正是拜既强又稳的副高所赐。

副高是暖性的天气系统,由于盛行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的天气以晴朗、少云、微风、炎热为主。“今年副高偏强,过早移至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一带,而且呆着不走。”李小泉称,往年副高一般在7月上旬末移至这一带,今年6月底就抵达,偏早了10天左右。同时它深入大陆后还稳定少动,使得南方长时间受它控制,引发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由于副高强度偏强、面积偏大,导致台风北上“不给力”。7月共有3个热带气旋登陆并影响我国,不过这些台风仅影响海南、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别,登陆后迅速减弱消失,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因此副高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呈现出热一阵,一场台风雨来了又降温的天气形势,我们称之为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导致副高长时间控制内陆。” 何立富介绍说。

此外,今年雨带过早移至北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方高温。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冷表示,7月初,我国东部主雨带就北移至华北黄淮一带,比常年同期偏早近半个月,相对应的是往年7月上旬还处在梅雨季节的长江中下游,今年7月初便被副高控制,少了雨水滋润,开始了高温炙烤。

今夏全球性的高温热浪令人不禁联想:这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

孙冷认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极端性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大,这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便是冬季更冷,夏季则会更热。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高温热浪影响地区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多增强,其主因就是影响中国的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纬向环流型减少、经向环流型增多。这一多一少,使得我国南北冷暖空气的交换比以前更为剧烈和频繁,热带和副热带暖空气更容易渗透到北方,从而产生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热浪。

除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植被减少,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密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

显,也加剧了夏季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高温暑灾危害健康

如此“烤”热不退,就是“灾”——相对于水灾、风灾、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它就是“暑灾”。它虽不如台风、暴雨凶猛,但带来的死亡消息一样触目惊心。相关数据显示,7月上海、长沙、宁波、南京至少有14名热射病患者死亡,各大医院中暑门诊量也不断增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慕建利表示,高温对人体健康有直接致病和间接加重疾病的影响,其中心猝、中风、腹泻、高热、中暑等“高温病”尤其突出。据医疗部门测定,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至28℃之间,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产生不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在30℃时,身体汗腺会全部投入工作;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时,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37℃以上的高温对人体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破坏;40℃以上则会引起循环系统的崩溃,体温高于43℃就会死亡。

慕建利说:“近期被广泛关注的热射病,就是体温超过了40度,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40%至50%。”

除了直接致病,高温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间接影响。慕建利表示,高温为蚊子、苍蝇提供了更好的孽生条件,为病原体提供了更佳的传播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防暑抗旱各显神通

人发烧要用冷水敷额头,天发烧就只有下场痛快雨了。为给老天爷降温,财政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拨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1.99亿元,重点支持西南、中部各省市开展抗旱增雨服务,以应对高温干旱气象灾害。

据统计,7月29日至8月5日,高温旱区的湖北、浙江、贵州、重庆、江苏、湖南、江西等省(市)气象部门共组织实施地面人工火箭增雨和高炮增雨防雹作业1169次,发射增雨炮弹2.7万发、火箭弹2074枚,贵州省气象部门还组织实施了飞机增雨作业4架次。

重庆、浙江、安徽、上海等多地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及时天气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并与其他部门加强联合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西安市人防纳凉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时间为每天13时30分至21时30分,将持续开放至9月中旬;武汉1460个社区纳凉点帮助困难群众清凉度夏,全市纳凉专项资金按每个社区5000元标准补助,730万元用于纳凉点正常运转;上海气象部门共为30多个高温敏感行业“量身定做”了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有效降低了持续高温对上海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以及经济生产的影响。

极端高温条件下,部分企业还推出“带薪高温假”。从7月26日到8月4日,杭州西湖电子集团近千名员工集体放“高温假”,这期间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而工资、高温补助等照常发放。此外,宁波、湖州等多个城市部分企业也相继推行了“带薪高温假”,引发不少网友羡慕。(本刊综合)

上一篇:《疯狂外科医生3》评测 史上最恶搞的外科医生 下一篇:创新商业模式 提升制造业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