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氮肥、营养素硅肥试验总结

时间:2022-10-18 10:30:22

硅氮肥、营养素硅肥试验总结

1、试验目的

硅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稻是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对硅需求量较多,是水稻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四位,硅肥具有抗虫、抗病、抗倒伏、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等作用,为研究其在本地水稻中的实用性和用量,今年我们特进行此项试验,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及土壤情况

供试肥料:硅氮肥、植物营养素(叶喷、配套硅氮肥施用)、植物营养素硅肥。

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

试验地:设在八五六农场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河水提灌,前作水稻,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

2.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设处理区和对照区,不设重复,本试验于4月15日播种,5月20日插秧,采用机械播种器播种,人工插秧,规格为9×4寸,每穴4―6株,苗床管理和本田管理严格按照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和“三化”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CK:常规施肥。

处理1:常规施肥+基施北大荒硅氮肥15kg/亩,

处理2:在处理1的基础上,植物营养素(Super Tho+Super Chito按1:1混合后),在水稻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各20ml/亩,叶面喷施。

处理3:常规施肥+植物营养素硅肥10kg/亩。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中可见:从叶龄进程来看,3个处理与对照的进程没有明显的差别,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叶龄进程终止时,3个处理的水稻与对照的水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叶现象,其中处理2最明显。

由表2中可见:处理区的分蘖数要多于对照区,分蘖终止时,处理1、2、3的分蘖数分别比对照多1.2个、4.1个和2.8个,但在分蘖中期对照区的水稻分蘖数要快于处理区,进入后期以后对照区的分蘖逐渐减少。

3.2 对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表3为成熟期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处理2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次是对照,再次是处理1,而处理3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少。

3.3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由表4可见:3个处理区株高均高于对照,收获穗数方面,处理3的收获穗数最多,其次是对照,再次是处理1,而处理2的收获穗数最少;对照的穗粒数最多,其次是处理2,再次是处理1,而处理3的穗粒数最少;从结实率来看,处理1的结实率最高,其次是对照和处理2,处理3的结实率最低;千粒重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在产量方面,处理1的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2,再次是对照,处理3的产量最低,处理1、2、3的增产比分别为3.0%、1.0%和-0.7%。

4、结论

水稻施用硅氮肥硅肥和硅氮肥+植物营养素与常规施肥相比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增产效果比较明显,而由于处理3的穗粒数和结实率过低,导致最后的产量比较低,所以说,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平衡好各产量因素间的关系,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同时还要保证每穗粒数,在此前提下,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各处理没有倒伏现象发生,本试验为一年试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为验证年季间的差异及结论的正确性,建议明年继续试验验证。

上一篇:玉米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 下一篇:羊寄生虫病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