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的应用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时间:2022-10-18 10:12:21

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的应用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护理对策。方法 将到本院行手术治疗后置双J管引流的9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并发症护理对策。结果 9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7/92),其中尿路刺激症3例,双J管移位1例,尿液反流1例,管内尿盐结痂1例,伤口渗尿1例;经过精心护理后,并发症均消失,后期随访患者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上尿路梗阻患者采用双J管引流,引流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辅之以优质的并发症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上尿路梗阻;双J管;并发症;护理

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内引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置管成功后,患者一般会在家中或者院外疗养,由于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预后[1]。本院对9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置双J管引流,并提供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服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92例均为从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本院泌尿科收治的上尿路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57例,女22例;年龄23-78岁,平均(41.5±6.8)岁;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6例,输尿管吻合术20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成形术10例,输尿管狭窄扩张术5例,防止石街形成术4例。

1.2 置管方法 双J管选择:双J管口径为6-8F,根据0.125*身高+0.5cm计算双J管长度。置管方法:可选择逆行置管法、开放手术置管法两种置管方法。①逆行置管法:在膀胱镜下选6F的输尿管导管试插,若插入顺畅可将其继续插入肾盂,拔出后采用推进管将双J管缓慢推入输尿管、肾盂,将导丝拔除,待J管放置妥当后将膀胱镜退出。②开放手术置管法:对于实施肾、输尿管手术的患者,将导致贯穿双J管,使双J管伸直,从肾盂方向插入膀胱,如无阻力继续下插2-3cm,再将导丝抽出,双J管一端卷曲部分抵达肾盂,适当挤压下腹部,如果有尿液上溢则说明双J管已顺利进入膀胱。置管完成后经C臂X光机确定J管位置是否适当,必要时在B超或X线引导下复位[2]。

2 结 果

9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置管时间1周-5个月,平均(2.3±0.2)个月。置管后有7例出现并发症,占7.61%,其中尿路刺激症3例,J管移位1例,尿液反流1例,管内尿盐结扎1例,伤口渗尿1例。针对并发症提供针对性护理,并发症均治愈,在膀胱镜下经尿道采用膀胱异物钳拔管。术后3-6个月行IVP、B超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肾积水均缓解或消失,肾功能恢复良好。

3 并发症护理

3.1 尿路刺激症 尿路刺激症是上尿路感染患者术后置管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例置管后出现尿路刺激症,占3.26%。尿路刺激症以尿痛、尿急、尿频为典型表现,可能与双J管过硬、过长有关。对于轻度尿路刺激症,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做适当的心理疏导,告知其不应过度紧张,调整、多饮水症状会自行消失;对于血、尿常规异常,且伴有高热的患者,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应考虑异物排斥反应,及早拔管。

3.2 双J管移位 双J管移位是置管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感染、漏尿等,严重的需要将肾切除。双J管移位可能因双J管过短,远端无法再膀胱中充分盘曲而移动,主要发生于采用开放手术置管法置管中[3]。本组1例出现双J管移位,占1.09%。对于症状轻的患者,重新置管后症状可消除;对于膀胱刺激明显的,应考虑及早拔管,置管后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禁止腰部与四肢同时伸展,避免突然下蹲、剧烈跑动。

3.3 尿液反流 术后置双J管后可将尿液不断引流出体外,肾盂输尿管圆锥因此失去了尿液充盈刺激,输尿管的蠕动因此而减弱,其开口处抗反流机制减弱,使得膀胱压力大于肾盂压力,尿液反流至肾盂内[4]。本组1例置管后出现尿液反流,占1.09%。置管后要尽量保持患者尿管通畅,以减轻膀胱内压;叮嘱患者多喝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等水果、蔬菜,使大便保持通畅,减少腹内压力;置管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可以取半半坐卧位后方可拔管,注意控制拔管前的夹管时间,避免因夹管时间过长而引起患者憋尿;在成功拔管后应及早指导患者勤排尿、站立排尿,并2h排空一次膀胱,防止膀胱充盈而加重尿液反流。

3.4 管内尿盐结痂 置管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导致管内尿盐结痂,一般出现在置管后2-3个月。本组1例拔管后发现管内尿盐结痂,占1.09%。管内尿盐结痂有可能会导致双J管阻塞,影响引流效果。置管后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尿液的酸碱度,多饮水,可在水中或者食物中加入适量的食醋,使尿液呈弱酸性,减少尿盐沉积而形成结石;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应拔管,如果不能按时拔管的,应定期检查并更换双J管。

3.5 伤口渗尿 伤口渗尿、漏尿是置管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因尿中血块、黏液、沉淀物等阻塞双J管所致。本组1例置管后出现伤口渗尿,占1.09%。护理人员置管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及尿色变化,如果患者有血尿,且持续3天以上尿色未变淡,应检查尿液是否有血块,并及时告知医师处理,防止血块阻塞双J管;置管后应定期冲洗尿路及膀胱,防止官腔梗阻;对于伤口渗尿严重的应更换双J管或者考虑拔管。

4 小 结

双J管具有优良的支架及引流作用,能有效解除输尿管水肿、炎症等引发的梗阻,而且因其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相通,了减少肾造瘘所致的感染、出血,安全舒适。为了防止置管后继发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尿路、膀胱,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活动,尽量及早拔管,给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治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晁彩霞.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术后留置双J管363例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43-44.

[2] 孟繁林,陈斌,张文,等.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附64例报告)[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6):3057-3058.

[3] 金桂月.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85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77.

[4] 谢冰洁,罗敏,周小双,等.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2B):41-42.

上一篇:建立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 下一篇:人体内(钙)元素缺乏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