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18 10:09:54

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环境下的专业外贸人才。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专业改革

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自上世纪70年代EDI(电子数据交换)和EFT(电子资金转账)应用于企业间商贸活动以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仿佛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这几年,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彰显了勃勃生机,据统计,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8万亿美元,2012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21.1%,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在网络经济下实现的新的形式,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诸多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企业以及在网上注册的外贸“虚拟”企业可以从更大的视角开展对外营销活动,可以从Internet交换各种商业活动所需的信息;在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交易磋商中,通过带有安全措施的电子邮件以及新闻组和实时讨论组可以了解和沟通商品信息;磋商达成一致时,买卖双方会形成电子订单而不必签订纸质合同。通过Internet这种便捷、低成本的通讯工具,可以在国际贸易洽谈活动中进行大容量、高效率的信息处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使用的网上支付方式与工具有银行支付、网上银行、电子支票和电子信用证;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通过统一的虚拟电子平台,货物运输中的配送企业可以将分散在全球的存储仓库和各种运输工具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综合管理运营。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交易管理和业务运营无纸化、网络化,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进入政府专门网站在网上办理电子报关、申领进出口许可证、申领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证、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等业务,大幅度降低了外贸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由此可见,开展网络贸易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重要营销模式。

二、高职国贸专业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未来合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也必然是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两者不仅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实践上也是不可分割的。国际贸易中的实务操作环节完全可以架构在电子商务之上,或者说其实也是电子商务运作的环节。从交易前的准备阶段到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开证、备货、运输、报关报检),到最后支付结算甚至售后服务,全部环节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完成或者通过网络进行控制,这些环节的信息化、网络化不正是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吗?所以说,未来的国际贸易就是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未来的国贸专业也必将是融入了大量电子商务知识和实务的国贸专业,国贸专业因此完全应该适应新的形势,顺势而动,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电子商务为重心、为方向的新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而且对于国贸专业来说,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完全可行。电子商务是集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于一身,经过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对于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电子商务的要求低于国贸专业,国贸专业在这类基础课程上完全适应电子商务方向。而电子商务中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网络支付、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等,在国贸专业中也有诸如国际结算、金融学、国际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课程相对应,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做些调整就可基本适应。对于电子商务的技术部分,可能是国贸专业与之差距最大的地方,就是在这一块,对于基础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国贸专业也已开设。而真正最大的差异可能在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程序设计等为数不多的几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技术含量大,要求高,一方面我们也不赞成不顾实际全部照搬,那样就本末倒置了,国贸专业办成了电子商务专业,与我们的初衷是违背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国贸专业更加适应新的国贸实务,加强电子商务方向的学习,而不是将国贸专业变成电子商务专业。因为我们认为国贸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两者还不是完全无二异。电子商务既可以用于国际贸易,也可以用于国内贸易,而国贸专业更注重国际商务实务。从师资来看,以上所说国贸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教师完全可以胜任或者是也很容易引入电子商务相关的知识。从硬件来看,一般的国贸专业都有专业实验室,而这种实验室稍做调整亦可适用于电子商务实训。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国贸专业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既必要又可行。

三、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从与高职院校交流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尽管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营销、交易方式、交易磋商、支付手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几乎所有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脱离社会需求和岗位实际。二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基本上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但大部分是将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这一方面说明各校已逐步加强了对新形式下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化趋势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说明这种认识还是低层次的,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因为,电子商务课的这种地位使得老师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更是觉得这只是几门凑学分的课,与自己的专业课相比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以后自己的求职利器或终身职业。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时代的发展,详细介绍当代贸易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优越性以及操作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世界的瞬息万变,电子时代的快速来临,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快地适应社会。并通过他们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推动全社会了解、认识电子商务,推广与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从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将电子商务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远不能适应当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形势。因此将自动化办公、网络营销等课程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十分必要,特别是让学生掌握一到二个常用的全球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比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的操作技能。

3.加强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带领学生到各有关单位参观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使学生有较深的理性认识;还可以请有关专业的外贸业务员到学校举办各种讲座,普及电子商务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学校、网吧上网,加强对外信息交流,同时也熟悉各种常用软件与平台的操作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的模拟实习与电子商务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鉴于目前我国70%以上外贸企业均采用阿里巴巴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阿里巴巴公司的国际贸易专员、国内贸易专员的技能培训考试,为将来进入外贸企业就业提前准备好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奎丽.独立院校本科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J]科学时代.2011(6).

[2]刘莉琼.校企合作共建《网络营销实务课程》[J].现代企业教育.20l1(2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研究课题(2015SB102),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lj2013135),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教改项目。

上一篇:用智慧构建有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儿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