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谈

时间:2022-10-18 10:07:5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谈

教学文言文,教师常常沿袭着这样的思路:1、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2、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3、理解重要文言词语,翻译全文;4、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思路自然清晰明了,也具有操作性。但是,当我再读《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教学这篇文章最多就只需十分钟,且无什么内容可讲,最多的就是花点时间介绍作者而已,似乎作者也用不着介绍,因为对苏轼其人,学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由此,我发生了如下的疑惑:1、这样教学苏轼的这篇文章,是不是漠视了这传诵千古的写景小品文了?2、我们重视了文本的知识目标的培养,但教学文言文,特别是教学苏轼写的这类的小品文,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3、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审美趣味呢?如果按照上述教学思路来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我可以斗胆地说一句,不是教者对这篇文章理解的肤浅,就是教者教学策略选择的失误。如果轻易地放弃对这篇散文小品文的教学,对这篇小品文抱着一种看不起它、瞧不起它的态度,那更是对苏轼这位文学大家的亵渎。

教学苏轼的这篇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要对苏轼的人生经历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不了解苏轼被贬黄州这一人生遭际,就不能深入理解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境。然而,向学生介绍苏轼的这种人生经历,不要机械地作为一种写作背景介绍,而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适时地介绍。要把这种简单的机械的人物介绍或写作背景介绍有机地融入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过程中。

在教学策略上,一是要重视朗读,读出人物的情态与心理,读出你想象到的景物的境界;二是教师预设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解文本内容,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参悟苏轼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材处理上,找准一个切入点,从一个“点”出发而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这样处理教材,一方面体现了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使教学内容井然有序。

基于以上理解,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

一、粗读课文,理解文中几个重要文言词的含义,疏通句意,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抓住文本关键词“闲人”切入文本,预设连续性问题,采用对话教学方式,探究“闲人”蕴情。

三、拓展阅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的教学思路如上。教与学的重点内容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又可预设如下问题:问题一:《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一幅月夜小景图,这月夜小景美妙绝伦,这样的美景在承天寺到处都有,为何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呢?文中这样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意思是说:只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罢了。可见,只有苏轼这样的“闲人”才能感受到这样的美景的。由此提出问题二 问题二:“闲人”是什么意思?要了解“闲人”的意义,学生会自然会想到“闲人”就是清闲的人。由此,引出问题三。

问题三:文章是如何写自己清闲的呢?哪些地方能表现自己的清闲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作者的叙述部分。入“夜”即“解衣欲睡”,是“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是“闲”;“无与为乐”,与张怀民“步于中庭”,是“闲”;赏景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清楚,更是“闲”了。设计这个问题,意图在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看作者是如何写自己清闲的。这个问题的设计,不是师生的简单的对答,学生不读文本,是不能回答教师提问的。

问题四:结合作者人生经历,理解作者苏轼此时为什么这么清闲。在此,教师适当地介绍苏轼的人生遭际。由于“乌台诗案”,苏轼含冤入狱,贬于黄州,身居闲职。不过,是不是有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呢?这样设计问题,我们把问题一至四绾合在一起,同时,又把对文章的探究引向更深的一个层次:探究苏轼当时的心境。要回答问题四,那就得对“闲人”作进一步的解读。

问题五:对“闲人”含义你还有怎样的理解?这里的“闲”还可解读为“闲趣”“闲情”“闲适”。这种理解,与课文注释不同了,是一种个性阅读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这里的“闲人”是指不热衷于名利、能够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种理解更切合文本内容。问题六:这是一篇小品文,叙述的部分表现了苏轼的清闲,那“闲趣”是如何表现的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要理解写景小品文中表现出的趣味,就是在一般的人也难以理解,更何况一个初中生来呢。这里隐含着的是一个艺术修养问题,一个审美能力问题。在此,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平时我们进行景物描写,描写自然景物的美,这当然包含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就体现着作者的趣味,这本身就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反映。这样看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抒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由此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写景的句子,探究作者的“闲趣”。

问题七:苏轼写景的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景物的特点:文中说景是“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景物的特点就是宁静。那作者的心境就是心如止水呀。苏轼的内心如“积水”般“空明”,非常干净,没有一点儿杂质。我们可以想象,被贬的苏轼此时拥有的是一种旷达(豁达)、明亮的情怀。这就是他这时的内心世界。他的这种旷达或者说豁达,就是不被外物所干涉,超然物外。按我们的俗语说就是“看得开,想得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问题八:从你的课外阅读苏轼的词诗句中,你还能体会到苏轼的这种情怀吗?这是一种拓展性思考。相信许多的中学生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样设计这个问题,有它的价值。一是扩展了学生的阅读,二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延伸,三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苏轼其人其诗。

问题九:苏轼果真就这么真的“闲”么?这个问题的设计,我们把问题再一次回到课文的切入点上。也是对苏轼内的世界的再探究。我们如果联系到苏轼的经历,他的被贬遭际,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样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他的“闲”,不过是他的一种,真实的苏轼内心世界充满着的是他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他只不过是擅长排解自己的苦闷罢了,用强作的欢辞掩饰自己悲怜的心。这与刘禹锡、白居易们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苏轼的豁达。再读课文,对本文的收束: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他浓抹重彩的一笔,这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在于他的文学,更在于他的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都得记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让我们洒脱在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诗意般的生活着!

这样收束文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别的设计方式,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面对生活的挫折我们应抱怎样的生活态度。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成功解读文本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下一篇:对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