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有“语文味”

时间:2022-10-18 09:47:00

我要有“语文味”

刚走上讲台,那时候很随意,也做得很好。我告诉自己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很好地驾驭语文,喜爱语文,能言善辩,写得一手好字好文。我和学生一同在班上贴着“快乐生活,享受学习”。我常常给他们读一些《心灵鸡汤》《意林》《读者》上的文章,常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浪漫的故事。

那时的语文课,我是很享受的。学生也是很轻松的,而且特别纯,特别正直,特别乖。我常常用正课带着孩子们去搞各种活动,我们很快乐。那时的我很有灵感,感觉上课是信手拈来的事,但学生的语文成绩忽上忽下。年级上八个班,八个名次基本都出过。在初三总复习的时候,学校里一个资深的语文老教师在我的课表上大大地狠狠地写了两个字:“应试”,把我的课表都划得镂空了。

学生初三毕业了,始终没拿到最好的成绩。总觉得我的教学缺点什么,是内容,还是想拿第一。又或许,两者都有。我采访了我们年级上成绩最好(一直第一)的老师。我认真记下她说的话,看了她的书。

在我的第二个三年,我基本按照她的做法。我把教师用书和练习册上的讲解和答案都一丝不苟地抄在书上,上课的时候就念给孩子们,让他们写下来。这个秋季,我觉得自己像老树一样,枯了,没了灵感,没了个性,没了快乐。我的曾经跳跃的思想,木了。

有的孩子不做作业,我会狠狠地打他们小小的手心。听了这次讲座后,我反思到,我在课堂上提的问题都太弱智了,基本都是问题还未表述完,孩子们小小的手已经举起。或者当大家都说不出答案的时候,我大都没有什么智慧的引导,而是直接说出答案,让大家记下来。对,教书匠。我一直不愿承认。可现在的我,真的,难道不是扮演着这个角色吗?我记得那时我带着学生到阅览室看书,带着他们到校园里去读课文,带着他们做游戏,搞活动。可现在,我赶课都赶不完。

可是,今天,我听了“2009初中语文优质课教学研讨会”。我觉得之前的我是在冬眠。我觉得我很激动,我再次感觉到思维的跳跃。程少堂老师的幽默,他的《成都菜单》;马老师的《离别的礼物》,勾起学生对文本的强烈渴望和安静的思考,还有他提到的《白洋淀》;李百艳的《了不起的粉刷工》,让我有了对《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强烈渴望。听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如此独到、有趣,我有种强烈的冲动,想马上把这些课文拿来好好研究后,模仿着大师们,呈现给我的学生。我想他们肯定有收获。

我又像刚拿到语文书一样。我很兴奋,很快乐,很有冲劲和灵感,我觉得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让他们走进阅览室,我要开展学生作文互评(我记得他们是很想这样做的,而且孩子们都做得很好啊)。去他的考试,去他的第一名。我要好好研究,上两堂精彩的作文课。我暑假就开始准备了,一直怕赶不完课,安排不了时间来上。今天程老师说,一辈子把学生讲哭一次,就算没白教,我一定可以再做到。我还记得,我上一个三年,讲那次有关亲情的作文课的时候。我和孩子们都流泪了。我还要在他们当中展开故事大王(讲讲名著),小老师的选拔。我相信孩子们能做得很好。而且我也相信这样对孩子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是一生的。就像如果我放《当幸福来敲门》给孩子们看,他们现在可能看得不是很懂,但等他们以后有了更多的阅历,他们会想起,他们会领悟。

太兴奋了,每个老师都有让我感动的话语和做法,“语文味”“语文的魅力”。我现在充满了底气,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我要让所有我教过的孩子们记住语文,让他们感到更美好。让他们感到语文是他们永远的享受,太震撼,太新奇,太大胆,太直观。这些想法,这些观点,这些词语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眼睛,也照亮了我未来的语文路。

让我们一起来做学生和文本的媒人,让他们尽情相爱吧。我做他们的第三者已经很久了,让急功近利见鬼去吧。让我们多多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让我们像第一次走上讲台那样,激情地回应学生亮晶晶的眼睛。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中学

上一篇:我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下一篇:携手走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