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

时间:2022-10-18 09:08:44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语言纯净但真挚感人的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身上的故事。它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长居一年有余,也一度成为全美第三大畅销小说,2007年由梦工厂改拍成同名电影。电影可以解读的角度颇多,心灵救赎、替罪羊、风筝的象征意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感,等等。本文将从身份认同感的角度出发,探析《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对其身份认同感的追寻。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身份;认同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YJC740012)。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此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并很快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该部作品使很多民众认识到战争所造成的难民的困境,在2006年世界难民日大会上被授予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追风筝的人》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和其仆人哈桑身上的故事。整部小说围绕阿富汗人放风筝的习俗展开,贯穿出阿富汗社会30年的人世变迁。本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个体的渺小无助、命运的无常、重压之下人性的扭曲和脆弱,但是人性终归会弃恶向善,愧疚的灵魂终会通过救赎得到平静与安宁。2007年该小说由梦工厂改拍成同名电影。电影可以解读的角度颇多,心灵救赎、替罪羊、风筝的象征意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感,等等。本文将从身份认同感的角度出发,探析《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对其身份认同感的追寻。

一、成长阶段的身份认同感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其最具影响力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婴儿期、幼年、童年早期、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晚期。其中,认同感是这8个阶段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贯穿人一生的自我心理社会的统一能力,它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地发展为有组织的自我的感觉和确信中培养起来的。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因此,寻求认同以获得自身的存在证明,就成为生命个体在其一生中的每个时期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身份认同感包括两个方面: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感的定义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因此,一个人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地建立信心和自尊。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惟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他人认同即他人对某个个人的品质能力、行为观点的承认和认可。他人,是指除个人以外的人,如亲友、同辈等。他人的认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我认同。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二、阿米尔对身份认同感的追寻

《追风筝的人》描写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的成长故事,时间跨度为13年,即从两个孩子的出生到他们经历背叛事件导致永久分离。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心理发展的8阶段理论,这13年的时间跨越了婴儿期、幼年、童年早期、童年中期及青春期早期。换言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正是一个人形成信任、自主、罪恶感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处于重要关系范围里的关键人物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考虑到阿富汗当时独特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感主要受三个人的影响:阿米尔的父亲、同辈的仆人和玩伴哈桑及父亲的好友拉辛汗。

(一)父亲的认同

阿米尔的母亲死于难产,从小就缺少母爱的他时常感到无助和缺乏安全感。阿米尔对于父亲的认同的渴望源自于其极大的“自卑感”。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人,在当时的喀布尔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赤手空拳与一只黑熊搏斗;身材高大、魁梧,人称“飓风先生”;出席宴会时是众人关注的对象;自行设计和建造孤儿院,等等。而阿米尔生性软弱胆小,只喜欢看书和摆弄文字,对父亲所热衷的足球等运动毫无兴趣。这些不足使父亲十分失望,导致阿米尔从小就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另一方面,身为仆人且与阿米尔同龄的哈桑却更加坚强勇敢。每当看到自己的父亲因为看到勇敢、强壮、有活力的哈桑而面露微笑的时候;每当看到父亲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哈桑,甚至用拥抱来对哈桑表示赞许的时候,阿米尔就感到十分懊恼。这样一来,与哈桑相形见绌的体魄以及对哈桑能受到父亲宠爱的羡慕、嫉妒之情,使阿米尔的“自卑感”更加强烈。这种自卑感使阿米尔竭力想要找到自己的优点,以得到父亲的认同。

阿米尔11岁时,代表全班出战诗歌比赛,旗开得胜,急迫地回家向父亲炫耀。父亲知道后,只是点点头,平淡地说了一句“不错”。父亲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像他儿时那样去踢足球,所以替阿米尔报名参加了足球队。但阿米尔不感兴趣,在赛场上表现平平,父亲只好黯然放弃。有一次,父亲带阿米尔去看比武竞赛。当看到血腥场面时,阿米尔放声大哭,并且一路上哭着回家。父亲开车时,沉默不语,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次,当阿米尔兴奋地拿着自己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给父亲看时,父亲却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没有伸手接过去看。父亲对自己一次次的冷落和失望,使阿米尔想要得到父亲认同的希望一次次地浇灭。但1975年喀布尔举行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风筝巡回赛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父亲对阿米尔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巡回赛,你觉得呢?”长期以来的自卑感和父亲的失望使阿米尔暗自发誓一定要获胜,以赢得父亲的认可。正是这种需要得到父亲认同的强烈心理需求,使阿米尔赢得了风筝巡回赛的胜利。也正是由于父亲在阿米尔获胜后给予的公开赞许和肯定,埋下了他要利用父亲憎恶的“盗窃罪”赶走和自己争宠的仆人哈桑的导火索。

(二)同辈哈桑的认同

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对仆人哈桑的感情是多重的,既有同情,也有嫉妒,并渴望其认同。两人都幼时丧母且拥有同一个乳母,所以他们既是主仆也是玩伴、密友。阿米尔明显感觉父亲对哈桑的疼爱:打水漂时,伸手拍表现不错的哈桑的后背,搂住他的肩膀;每年都亲自为哈桑挑选生日礼物;买风筝时也从不忘记哈桑;并且在哈桑10岁的时候,从印度新德里请来了著名的整容外科医生库玛大夫为其做了兔唇的整形手术。父亲对阿米尔的无视与对哈桑的特别关爱形成反差,在阿米尔的内心留下了伤疤。他甚至希望自己也长着哈桑那样的兔唇,那样也可以让父亲多疼爱自己一些。

虽然阿米尔对哈桑十分嫉妒,在写作方面却强烈渴望他的认同。因为同辈的认同能够极大地影响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和认同。1973年,阿米尔给当时目不识丁的哈桑念故事的时候,看着书,故意编造另一个故事。哈桑听后拍手叫好,并说:“你很久没有念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了!太棒了!”哈桑的话深深地鼓舞了阿米尔,使其当晚就花了半个小时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当晚便把熟睡的哈桑摇醒,给他读这个故事。哈桑听后,称赞道:“太棒了!阿拉保佑,你肯定能成为伟大的作家!全世界的人都会读你的故事。你会很伟大,很出名!”阿米尔受到赞许,深受鼓舞。但哈桑接下来指出了阿米尔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破绽,又使他十分懊恼。由此可见,人是群体性的,人们在内心中希望被同辈人,哪怕是地位不对等的同辈人的认同,更希望被同辈接纳、肯定、喜欢及尊重。

(三)父亲好友等人的认同

虽然主人公阿米尔想要得到父亲认同的努力一次次地遭到挫败,但父亲好友拉辛汗对他的态度却让他得到了安慰和鼓励。阿米尔拿着自己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给父亲看,父亲却对他态度冷谈、置之不理。拉辛汗反而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主动接过去看,还说:“可以让我看看吗?亲爱的阿米尔?我会很高兴能读到你写的故事。”拉辛汗看后,当晚就给了阿米尔一个字条:“我非常喜欢你的故事。我的天,真主赋予你独特的天分。如今你的责任是磨炼这份天才,因为将真主给予的天分白白浪费的人是蠢驴。你写的故事语法正确,风格引人入胜。但最令人难忘的是,你的故事饱含讽刺的意味。你也许还不懂得讽刺是什么,但你以后会懂的。有些作家奋斗终生,对它梦寐以求,然而徒唤奈何。你的第一篇故事已经达到了。我的大门永远为你开着,亲爱的阿米尔。我愿意倾听你诉说的任何故事。太棒了!”来自父亲好友拉辛汗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对于一个渴望父辈认同却屡屡受挫的10岁少年而言,无疑给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边是同辈哈桑对自己编的故事的痴迷和赞赏,一边是父亲好友对自己写作才能的肯定和激励,这种协同的他人认同使阿米尔极大地增强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发现了自我价值,也成为他从此走向创作道路的基石。

除此之外,主人公阿米尔试图通过获得他人认同来加强自我认同感还体现在父亲所建孤儿院的落成仪式上。父亲不顾众人的劝阻,花费三年的时间,自行设计和建造了一所孤儿院,令众人对他加倍地刮目相看。在孤儿院的落成庆典上,父亲正在发表致辞,他的帽子被风吹落。父亲示意阿米尔将其捡回来,阿米尔为大家看到自己是爸爸的儿子,摸他的头发和他握手而倍感自豪。

三、结 语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道德和人性的史诗,以忠诚—背叛—忏悔—救赎为主线展现。通过对主人公阿米尔所经历的种种,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看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其身份认同感的苦苦追寻。这让我们看到,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同感是如何通过他人的认同来实现的,正如影片中的阿米尔具有得到父亲、同辈哈桑、父亲好友拉辛汗等人赞赏的强烈心理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追风筝的人》无疑引起了超越国界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慧丹.可悲的替罪羊——评《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J].时代文学,2011(10).

[2] 陈棠.《追风筝的人》中哈桑人物解读[J].文学教育,2011(03).

[3] 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 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J].大众文艺,2008(01).

[作者简介] 曾志宏(1979— ),男,湖南耒阳人,硕士,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两个维度:要素生产力和协... 下一篇:在路上情迷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