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承包商努力推进实施绿色建筑施工

时间:2022-10-18 08:37:40

总承包商努力推进实施绿色建筑施工

摘要:绿色建筑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总承包商是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的主体,绿色建筑施工是施工总承包商努力推进实施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绿色建筑施工;四节一环保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绿色建筑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落实到具体的方面,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与舒适空间的要求。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当然,绿色建筑施工除了封闭施工、降低噪音扰民、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外,还应该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有人将绿色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绿色建筑施工具有“四化”的特征,即系统化、社会化、信息化、一体化,这实质上是将施工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需要强调的是,总承包商是推进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的主体

总承包商在实施绿色建筑施工中,不但肩负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肩负着带动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实施绿色建筑施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有助于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保障;也有助于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顺利接轨。因此,绿色建筑施工应该是总承包商努力的方向。其实,绿色建筑施工的一些内容总承包商在工程施工实践中一直在做,所以绿色建筑施工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特别是一些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或正在着手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有计划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文明施工目的。

2.以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为例

在每个工程施工之前,都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在满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与生态协调。让我们来看一下2007年在南通承建的某建筑施工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该环境管理计划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2.1环境管理承诺。包括了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2.2环境方针。即:倡导积极健康的环保文化,包括全体员工应遵守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清洁生产),使业主、周边的社会公众和员工满意;致力于降低资源消耗及减少废弃物产生;使员工充分意识到对环境的责任,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督促供应商和分包商改进环境行为,以符合公司的环保要求;

2.3在追求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塑造国家级绿色总承包商的形象。

2.4向公众宣传中建的环境方针和取得的环境绩效。

2.5法律与其他要求。集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

2.6本项目有可能出现的重大环境管理因素。包括:噪音排放、现场扬尘、运输遗洒、污水排放、光污染、固体废弃物弃置、资源浪费等。

2.7环境目标指标。对各种环境因素提出的具体达标指标。

2.8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包括了组织机构和职责,管理程序以及环境意识和能力培训等。

2.9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

3.实际上,目前的绿色建筑施工评估体系是在评估措施本身,而不是评估采取措施后的结果,而结果才是绿色建筑施工最重要的方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各种环境因素的定量指标,也没有保证绿色建筑施工在材料、设备、施工工艺方面的定量指标,从而也无从建立评定结果的评价系统。要更有效地推进绿色建筑施工的实施,能够定量评价绿色建筑施工的效果,必须要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的研究。施工造成的环境因素有噪音、扬尘、光污染、水污染等,已有各类文章对此提出了很多的控制措施,但少见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深入研究,从而缺少相应的定量指标。有的文献对建筑施工噪音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包括了对常用设备的使用调查、不同施工阶段的场界噪音调查、施工噪音的衰减测量、施工现场场界噪音24小时变化调查等,积累了一些有用的数据,也给我们得到了一些启发。特别是场界噪音24小时的变化情况,应该引起施工企业的关注与思考。需要说明的是扬尘包括厂区道路尘、市区道路尘、土壤尘和建筑材料尘,与建筑施工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扬尘对大气的污染是明显的。建筑扬尘的粒径一般要比汽车尘等工业尘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粒径达到10μm,可以预计可吸入颗粒物中建筑扬尘的贡献率会更大。

4.绿色建筑施工对建筑扬尘的控制,应该建立在整个大气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作为研究,应该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在场地周边及一定距离范围内,采集大气样本,进行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在积累大量数据的此基础上,才可以建立施工扬尘控制标准。对其他的环境影响因素也应该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把基础数据的研究做扎实了,建立的指标控制标准才能成为有本之木。要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是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很大,北京、上海每年的排放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堆放或填埋均占用大量的土地;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建筑垃圾的淋滤液渗入土层和含水层,降低土壤环境,污染地下水,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同时忽视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因此重视施工垃圾的管理与研究,将涉及到节地、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建筑垃圾的重复利用。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产出的建筑垃圾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种类、数量、产生原因、可再利用程度等,为减量化和再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建筑垃圾的调查仅仅是基础,除了减量化外,关键是要研究建筑垃圾的下游出口问题。如果出口不畅,则建筑垃圾面临的只能是堆放或填埋。只有解决了建筑垃圾的下游出口问题,才能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或堆放,为绿色建筑施工创造条件。绿色建筑施工还应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尊重基地环境,采用与基地相适应的基础形式。比如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地下支护锚索回收、避免对周边构筑物的扰动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很多大城市地下水资源超负荷抽取,随着深基坑降水工程的实施,加重了城市地下水水位的大幅降低。工程施工中如何减少地下水的抽取,是绿色建筑施工所关心的一个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施工技术上,除了采用隔水支护外,采用施工降水动态控制也是一个途径。如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的工程南通市某工程,基坑占地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坑深17.20米,局部坑深20.20米。根据工程勘察的水文地质资料,通过技术分析和工程实践,采用了施工降水动态控制技术,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抽取量。

5.绿色建筑施工有赖于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的支持。施工管理中引进信息化技术,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绿色建筑施工就要适应这样的变化,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进,也有助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实现。比如逆作法可以降低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低基础施工阶段噪音对周边的干扰;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表面不作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节省资源,减少垃圾产出量;新材料如免振捣混凝土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噪音的产生。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进,是绿色建筑施工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也是绿色建筑施工的根本。施工机械的改进,不但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直接为绿色建筑施工作出贡献。如低能耗、地噪音、环境友好型机械的开发,有利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开展。目前国外公司开发了一种一体化作业工程机械,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建筑施工提供保障。

6.结语

绿色建筑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专业和各个方面。它需要总承包商、业主、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绿色建筑施工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

参考文献:

[1]《绿色施工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2.

上一篇:止水帷幕(TRD工法)施工工艺及监理工作方法 下一篇:EPS外保温系统开裂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