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收录中国办英文学术期刊网站现状分析①

时间:2022-10-18 07:19:50

SCI收录中国办英文学术期刊网站现状分析①

摘 要:对SCI数据库收录的152种中国办英文版学术期刊网站进行调研分析,从上网方式、网站基本信息介绍、开放获取(OA)与在线预出版情况、与国外出版集团合作情况、在线投稿系统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评价网站建设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站 英文版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245-02

期刊网站是网络化时代宣传、展示期刊的重要窗口,是编辑部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期刊的市场占有率,吸引国内外读者,提高期刊竞争力,促进期刊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1]。

该文旨在从上网方式、网站基本信息介绍、开放获取(Open Acess,OA)与在线预出版情况、与国外出版集团合作情况、在线投稿系统使用情况几各方面探讨与分析评价这些英文版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该文从JCR数据库中以CHINA R PEOPLE为检索词共检索到152种中国办英文版学术期刊,纳入该文统计范围的139种(由于港台地区的办刊机制与中国大陆有一定差异,主办地区为港台的12种暂不纳入该文研究对象;另,新收录未影响因子1种未纳入该文研究对象)。

1 期刊上网形式和地区分布

通过此次调查,纳入统计的139种英文版学术期刊全部实现上网,上网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期刊有自己独立域名;二是依托主办单位网站实现上网;三是系列期刊集体上网;四是中英文双刊合并上网;五是依托其海外出版合作机构网站上网,具体表现见表1所示。

一些系列期刊,比如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系列,中国光学期刊系列,中国科学期刊系列(ABCDEF辑),浙江大学学报系列(ABC辑)等,都以集体的方式实现集中上网,在一个独立域名下各个期刊分别有独立的网页入口。这种上网方式往往是各个独立期刊有共同的主办或者主管单位,比如中国科学期刊系列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学术前沿系列期刊的主办单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笔者比较推崇这种集约化的上网方式,一方面这种系列期刊的规模化效应会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和共享。

从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我国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高校研究所聚集的大型城市,这与我国学术期刊主要依托主办单位学术背景的国情基本一致(表2),甚至有部分学术期刊的网站直接嵌套在主办单位的官网内。办刊初期,利用主办单位的声誉和传播力助其宣传推广能够起到借船出海的作用,但在期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之后还是要主动积极搭建自己独立域名的网站,为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和独立成长铺路。

2 期刊网站的基本信息和扩展内容

期刊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期刊相关情况的介绍和用于服务用户的外展信息。目前学术期刊网站内容建设的趋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学术期刊的网站越来越多的承载着信息公布,读者和作者互动交流,即时全文,高质量论文推广,客户服务等作用。此次调研结果发现139种期刊网站在期刊基本情况介绍和外展信息建设方面尚好(包括期刊介绍、投稿要求、编委会、版权转让协议、数据库收录、联系方式),90%以上的期刊网站有以上方面内容的介绍,如表3所示。但是在广告、动态信息和E-Alert等项,目前的网站还不理想,只有不到40%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建设。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的学术期刊大部分还停留在信息呈现阶段,对期刊具有推广性的内容建设方面考虑不足。在检索信息中,绝大多数的期刊网站还只能实现期刊内部检索,无法实现跨库检索。在友情链接中,绝大多数的期刊网站链接为主办单位或者其所隶属机构。此外有些期刊则是以学科为基础形成了期刊群,比如光学和地质学,在友情链接中可以点击到该学科其他期刊网站,形成了相互宣传推广的合力。不足之处是虽然有不少英文版期刊都与海外出版集团签订有海外出版协议(91种期刊),但只有少数学术期刊的网站将它们设置为友情链接项目,与Pubmed和谷歌学术等公开免费数据库的链接也较少。

3 OA与在线预出版情况

OA和在线预出版是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选择这种出版方式,加快刊物出版周期。PLoS One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没有纸质版刊物,所有论文经过快速严格的同行评议接受后即时在线,读者完全通过网络免费阅读它所刊登的所有文章全文[2]。在此次调查统计中,87种英文版期刊在自己的网站上实现了开放获取,而且全部无时滞;35种英文版学术期刊已经实现在线预出版,并且单篇文章都配有doi编码,方便用户实现跨库检索。同时实现OA和在线预出版的期刊有33种,其平均影响因子比其余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高出68%,说明OA和在线预出版能够明显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大多数英文版学术期刊已经充分意识到OA和在线预出版的前景和重要性,没有实现OA和在线预出版期刊有一部分可能受限于国外出版集团的独家合同等原因没有权限实现开放获取。此外,论文点击和下载量的统计也非常重要,这些数据有利于期刊编辑部分析得出热点文章和热点领域,从而选择热点文章进行重点推广,或根据热点领域进行稿源组织。

4 与国外出版集团合作情况

由于我国目前的出版集团还没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一个个散在的期刊编辑部无法承担起独自冲击海外市场的责任,所以英文版期刊的海外业务通常选择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由他们海外的出版业务。一方面,加入成熟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比如Springer和Elsevier,有利于海外影响力的提升,提高期刊在国际上的显示度;一些期刊还可以选择嵌套在其主网站下,依托这些出版集团的网络平台实现上网。但是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课题组2011年调查问卷显示,与国外出版商签订的排他性合作协议是影响期刊OA的主要因素[3]。在这次统计过程中也发现,由于与国外出版集团签订的独家协议,许多期刊丧失了在其独立域名网站上全文的权利,这有悖于目前OA出版和在线预出版的趋势[4]。

5 在线投稿系统使用情况

在采编系统的使用上,目前还有一些英文刊没有实现网上在线投稿和审稿。尽管采编系统需要一些成本,可能对一些期刊来说是不小的经济压力,但是从英文版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加大对采编系统的成本投入。顺畅的采编系统不仅可以优化对稿件的管理,还能实现编辑部与用户间的互动,及时沟通解决用户的问题,提高服务用户质量。在已经使用采编系统的期刊中,以选择使用ScholarOne采编系统为最多(40.29%)。不同的采编系统各有优劣。ScholarOne在国际上最为普遍,其依托汤森路透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在我国英文版期刊的采编系统市场份额中拔得头筹,由于大部分学者对该系统比较熟悉,在邀请国际审稿人和国外作者投稿时具有较强优势。另外该系统内信息设置丰富,与数据库间链接简便流畅。但是整个系统成本较高,以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盈利能力,如果没有主办单位经费支持的话,恐怕难以维持。Magtech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采编系统,更适合国内审稿人和作者的使用习惯,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其在国际上使用率很低,不符合国际用户的使用习惯,因而对于英文版期刊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还有一些集体上网的系列期刊,经济实力相对来说比较雄厚,采用自己研发的采编系统,可以更个性化定制适合本期刊的流程和功能。所以英文版期刊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经费情况和盈利能力,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的采编系统。

总之,期刊网站要比纸质版期刊承载着更丰富更多层次的内容,发挥着更明显得宣传作用和窗口效应[5]。越是有影响力的期刊其网站建设得越好,反过来网站建设得越好也越能推动期刊影响力的提高,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通过此次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主办的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的网站现状尚好,每种刊物都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上网,130种刊物网站上载有全文或者摘要等重要内容,载有全文的网站全部实现及时,有30种期刊实现了提前在预出版,这些都充分肯定了目前我国被SCI数据库收录英文期刊网站建设的成绩。但是目前的网站建设现状还不能满足英文刊物国际化的办刊目标,许多的英文刊物网站内容还是比较粗放的,针对的服务对象还是国内的,甚至有的期刊投稿系统只有中文界面,这有悖于我国大举创办英文刊物的初衷,也不利于刊物的国外推广和传播。此外基本上所有网站的作用还仅仅限于展示和交流平台的层面,没有进一步考量和挖掘网站的运营能力,也就是说目前的英文版期刊网站还是仅仅停留在投入成本搭建网站,而无法盈利的现况。笔者通过这次调研给出的建议是:(1)结合期刊自身的发展阶段,开发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网站建设;(2)尽量丰富网站内容,尽可能的加载过刊资料;(3)全文、文摘格式应多元化,以适应目前移动阅读终端越来越普遍的现状;(4)积极探索如何在协议内争取开展开放获取和在线预出版业务的权利;(5)重视网站互动性;(6)争取在同一或者不同研究领域内形成系列期刊,集约化上网,共享资源;(7)积极探索网站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英文学术刊物承载着科技成果呈现和科技文化输出的重要作用,所以英文刊物的门户网站也要站在国际化传播的高度搭建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在学术成果的国际推广和宣传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飚,邢飞,徐威.国外科技期刊网站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20(3):479-483.

[2] 陈爱香.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网络出版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9):69-71.

[3]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49-655.

[4] 范贤容,韩欢.论开放存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9(6):79-92.

[5] 刘英,曾丽.浅谈期刊网站管理及评价系统[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148-1149.

上一篇:浅谈运动员竞赛获胜的心理条件 下一篇:航天图书市场营销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