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方法

时间:2022-10-18 06:49:53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35―01

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化学科学困生,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辩证唯物主义者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所以“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转化已有的“学困生”呢?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 智障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是为数极少的,即由智力因素决定了的智障型学困生。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父母遗传或者在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某些对胎儿智力发育不利的影响等。

2. 成长缺失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较为普遍,即家庭结构和成员的关系导致的。最为典型的就是隔代教育。这部分学生本来都是很不错的学生,后来由于父母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而不得不离开小孩,由其爷爷奶奶隔代进行教育,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3. 定位迷失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可以归为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因素。这主要是受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一部分人将当今社会没有读过书也能过好日子,读了书不一定能过好日子的现象夸大化,认为读书无用,以致部分学生在家长的错误引导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 学习方法不当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就是虽然没有以上三种原因,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从而学习成绩一直提高不上来的那部分学生。这部分学困生占的比例最大,同时也是转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1. 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键在于鼓励学困生。多给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多给学困生创造走向成功的机会,对于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的每次点滴成功或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能从很小的成功中获得喜悦,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同样是有能力的。久而久之,他们的信心就会自然而生。

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们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们,相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作为教师,只要平时把更多的关心放在他们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能成学优生。

2. 适当降低学困生学习要求。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导致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我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学习目标等环节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3. 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学困生的差距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造成的,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要默写,哪些要理解,让与学困生结对子的优生多读给他听,当优生会背诵时,差生也基本会读了,再多读几遍,也能背了。让差生背时,优生听写,再让差生打开书本对照,到默写时差生多多少少地能默写一些。

4. 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老师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如果我们真正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那么,那些学困生就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和敬佩一个老师,就自然而然去喜欢他所上的课,这种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十分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困生逐步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直至“乐学”。

5. 平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尊重家长也是尊重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此,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平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齐心协力,提高转化学困生的效果。对于学困生,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上,只要偶尔一次进步了,你不妨给家长打个电话,或是碰到他们时,很自豪地告诉家长他们孩子的表现,家长听到孩子好的表现后,一定也会向教师一样给予表扬,学生也一定会有新的进步。

总而言之,面对学困生,教师要有爱心,耐心,需要教师多鼓励多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变的,学困生是一个长期需要去关注去帮助的对象。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转化后进生的四点措施